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宋孝宗趙昚平反岳飛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1141年除夕,宋高宗趙構下達命令“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以“莫須有”罪名處死了岳飛。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1162年,趙構養子趙昚被立爲太子,隨即趙構禪讓傳位趙昚,史稱“宋孝宗”,趙構自己做起了太上皇。宋孝宗趙昚一即位,立即就給岳飛冤獄平反。

趙昚爲岳飛平反,這實際是對養父趙構決策的否定,如果趙構已經去世,爲了抗金大業鼓舞人心,一定程度上還可以理解,但在歷史上,趙構56歲退位,一直活到81歲,做了25年的太上皇,1162年時還能活蹦亂跳,而且趙構剛剛退位,並未完全丟掉權力。既然如此,爲何趙昚敢於給岳飛平反,爲何趙構還沒有出面阻止?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1140年,發動政變掌握金國大權的完顏兀朮,廢除了對宋和議,撕毀和議南侵,親統大軍,分三路大舉南下,重佔東京。但與以往對宋戰爭不同,經過多年戰爭,南宋逐漸穩定,且涌現了一批戰神級統帥,最廣爲人知的是岳飛。

面對金國南侵,南宋不僅抵擋住了,而且岳飛還趁勢發動第四次北伐,進兵距離開封只有45裏的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地區,逼得金兀朮逃出開封,金國這一次南侵完敗。岳家軍勢如破竹,讓金兵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收復故土即將成爲現實。但此時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班師回朝,北伐之功毀於一旦。

1141年,金國以宋高宗生母和生父的遺體、與兩國議和等爲交換條件,要求趙構殺掉岳飛。這一年除夕夜,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岳飛、岳雲、張憲,製造了一個千古奇冤。

梳理史料不難發現:岳飛之死,趙構是主謀人,秦檜是執行人。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第2張

無論是爲尊者諱,還是孝道考慮,前一個皇帝犯下的錯誤,繼任的皇帝往往都會爲之掩飾,讓冤者難以昭雪;退一萬步來說,即便繼任皇帝基於某種政治考慮,不得不爲冤者平反,但往往也不應該一即位就給岳飛平反。但真實歷史卻顛覆認知,廟號定爲“孝”的宋孝宗一即位就爲岳飛平反,幾乎是直言趙構錯了,趙昚爲何如此不孝,趙構又爲何沒有出面反對,其中隱藏了什麼鮮爲人知的歷史是非?

這裏還有一個歷史背景,趙構是趙光義一脈,趙昚是趙匡胤一脈,熟悉宋朝歷史的都知道,宋初趙匡胤與趙光義關係複雜,按照“金匱之盟”,趙光義最後應該要把皇位再還給趙匡胤兒子的,但實際上卻沒有,整個北宋期間,一直是趙光義後代爲帝。因此,趙構將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不說有多偉大,但對趙昚而言絕對恩重如山。既然如此,趙昚爲何還要“打臉”趙構?

筆者認爲,趙構、趙昚這一反常舉動,既與當時宋金形勢有關,還與趙構、趙昚性格與志向有關,也與趙構、趙昚、岳飛、秦檜四人關係有關。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第3張

1161年,金帝海陵王完顏亮南侵,撕毀了《紹興和議》,這讓趙構非常鬱悶,一度準備逃離臨安府。宋孝宗當時還是太子,但是態度非常明確,要領兵和金軍決戰。幸運的是,虞允文在采石之戰中打敗金兵,金海陵王渡江失敗,隨後又被部下所殺。

這一次戰爭對趙構產生巨大影響,當初爲了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趙構付出巨大代價,包括殺死岳飛等,但在1161年卻被金人無情的撕毀了。其實,在與金人交往過程中,金人一次又一次隨意撕毀條約,毫無信用可言,除了有損趙構威望之外,更讓趙構有一種被戲弄的感覺。

由於金人過於失信,反襯岳飛的正確和趙構的錯誤,而趙構與趙昚在此戰中的表現,又形成鮮明對比。因此第二年趙構退休之後,對趙昚爲岳飛平反,或許因爲理屈就採取了一種默認態度。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第4張

金帝海陵王完顏亮的結局,也讓趙構警醒。完顏亮渡江失敗,是被反對自己的部下殺死的,這讓膽小的趙構非常擔心自己結局。

1,當時皇太子趙昚已經36歲,一直主張對金戰爭,在朝廷有衆多支持者。尤其是金國屢次背信棄義,讓南宋朝廷非常憤怒。趙昚繼位第二年,就發動了隆興北伐,顯示出當時南宋朝廷的對金態度。

2,趙構一味主和,卻屢次被金國撕毀條約戲弄,加之趙構非常膽小,金國南侵時曾一度躲到海船上。因此,趙昚和朝廷對趙構形成巨大壓力,讓趙構擔心會被自己部下殺死或囚禁。

在這種情況下,趙構第二年就主動退休養老,宣佈不問政事。右相朱倬認爲“靖康之事,正以傳位太遽,盍姑徐之”,認爲靖康恥就是因爲傳位太倉促,反對趙構倉促禪讓,但趙構直言“老且病,久欲閒退”!最終,趙構退休之後,儘管並未100%放權,但對趙昚爲岳飛平反之事,也沒有橫加干涉。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第5張

趙構、岳飛、秦檜、趙昚四人關係比較複雜,總的來說趙構與秦檜不和諧,岳飛有恩於趙昚,秦檜與趙昚有仇,趙昚爲岳飛平反,既有主戰的政治需要,又有報恩和否定秦檜的需要,趙構不好直接干涉。

岳飛與趙構的其中一個矛盾,就在趙昚身上。趙構唯一兒子趙旉,早在1129年就去世了,對江山社稷而言,無後代表不穩。岳飛曾向趙構建議,立趙昚爲皇太子,以穩定國家人心,當時趙構對此非常不滿,岳飛這是干涉皇家內部事宜,宋高宗就嚴厲斥退了岳飛,君臣關係不復當初。

相反,秦檜與趙昚關係就比較差了,儘管史書上沒有直接說,但在趙構封趙伯琮(趙昚)、趙伯玖(趙構另一養子,也是趙匡胤一脈)爲國公與節度使時,趙鼎、王庶等人強烈反對封趙伯玖這一官職,“並後匹嫡,此不可行”,但這兩人問秦檜時,秦檜卻“無一語”,意思是同意趙構決定,贊成對趙伯玖的分封。趙伯琮、趙伯玖雖然同是趙匡胤一脈,但在皇位問題上卻是政敵,秦檜儘管沒有明確反對趙伯琮,卻支持了趙伯玖。而且,秦檜在世時,不僅幾乎是權傾天下,更對主戰派一直強勢打擊,必然引起趙昚反感,雙方政治路線完全相悖。

趙構與秦檜的關係,也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秦檜在世時權傾天下,趙構不可能不反感不警惕,1155年秦檜病重提出讓兒子秦熺繼任相位,卻被趙構否決;秦檜去世之後,宋高宗平反大批冤案,又對秦檜一黨嚴厲打擊。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第6張

最爲重要的是,岳飛實在太冤,南宋支持者衆多,讓趙構根本壓制不住。

1142年,《紹興和議》簽訂之後,韋太后從金國返回南宋時迎接大典中,金使劉祹見面頭一句話就是“岳飛以何罪而死?”讓南宋羣臣無比尷尬,此後韋太后見過韓世忠後問“岳飛呢?”一大臣悄悄告訴她:“岳飛已死獄中”。據說韋氏臉色大變,轉身斥責宋高宗:“岳飛是國家棟梁,威名遠播,打得金人望風而逃!你爲什麼殺他?”之後憤然表示要出家。

1154,南宋狀元是張孝祥,他中狀元后即上奏:“岳飛忠勇,天下共聞,一朝被謗,不旬日而亡,則敵國慶幸,而將士解體,非國家之福也”,要求給岳飛平反,捅了一個馬蜂窩。但奇怪的是,趙構並未治罪張孝祥,對岳飛態度保持原狀。

1161,完顏亮南侵,御史杜莘(杜甫13世孫)老上奏說“岳飛,良將也,以決意用兵.......文致極法,家屬盡徙嶺表。至今人言其冤,往往爲之出涕”,強烈請求爲岳飛平反“以激天下忠臣義士之氣”。隨後,趙構將杜莘貶到四川遂寧。

因此,儘管趙構一直不願爲岳飛平反,但南宋都知道岳飛之冤,甚至不少人強烈要求爲岳飛平反,形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於是趙構在1162年退位,讓接任者趙昚爲岳飛平反。

宋孝宗趙昚上位後給岳飛平反 身爲太上皇的趙構爲何不反對也不阻止 第7張

不過,宋孝宗爲岳飛平反,卻沒有直接否定宋高宗,只是說岳飛之殺是秦檜原因,將罪名推到秦檜身上。而且,在行文上比較講究,“會中原方議於櫜弓,而當路力成於投杼,坐急絳侯之系,莫然內史之灰”,用西漢周勃、周亞夫父子冤獄暗指岳飛之冤,雖暗示嶽案是冤案,卻又沒有明說,而在給岳雲復官的聖旨中說岳飛“困於讒誣”被殺。總之,趙昚爲了照顧各方態度,又爲了達到目的,很是爲難,只能遮遮掩掩的爲岳飛平反,對秦檜也沒有過多譴責。直到宋高宗去世之後,秦檜惡名才逐漸彰顯。

參考資料:《宋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