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讀唐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唐朝的皇帝經常被廢,導致政治混亂不堪。唐朝不僅出了個女皇武則天,太后當權、外戚當權、公主當權、宦官當權,這些現象在唐朝一應俱全,最終拖垮了大唐的國運。

是什麼原因導致唐朝有如此政治亂象呢?

翻開唐朝的歷史就會發現,這個禍根其實從唐太宗李世民那裏就早早埋下了。因爲,李世民公然破壞了中國古代自周代流傳下來的皇子繼承的制度——”嫡長子繼承製“。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圖 |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什麼是”嫡長子繼承製“呢?爲什麼李世民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會有如此大的影響?下面我們通過拆解中國古代君主的繼承製度演化,逐一來說明。

中國上古時期的繼承製度

中國古代的嫡長子繼承製是周代出現的,之前的上古時期,部落聯盟執行的是“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也就是作爲領導的哥哥死了,從同輩的兄弟中推選出一個繼承人,這就有點兒“唯纔是舉”的意思了。

這時候,你可能想不通,“兄終弟及,唯纔是舉”這麼先進的制度爲什麼沒有執行下去,反而改用“嫡長子繼承製”呢?你不能保證每個嫡長子都是賢君吧,萬一出現個笨蛋怎麼辦?

這些問題我們接下來逐個進行拆解:

上古時期的部落首領,實質上跟商周以後的那些君主有很大的差別。

因爲,上古時期的社會生產力非常低,物質貧瘠,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所以,部落的首領的待遇與普通人差別並不十分大,無非就是能多吃點,多得些戰利品。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第2張

圖 | 原始部落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既然大家推選你當領導,你相應的得承擔起首領的責任。遇到事必須帶頭衝鋒陷陣,而不是躲在後面指揮別人,只有這樣,大家才服從你。

正是這樣,部落的首領通常都很命短,想想也是,古代戰爭頻繁,首領總是帶頭衝鋒陷陣,誰也難以保證自己沒有馬失前蹄的那一天。所以,上古時期的首領既沒有多少富貴可以享受,遇到事情還得頂着雷向前衝,着實不是一件人人願意當的差事。

還有一個原因,部落社會中沒有一套權力自動運轉的政治體系,一切事務都由首領做最後的定奪。這樣一來對接任者的要求必須是“即插即用”,因爲沒有條件和時間慢慢地讓接班人學習和適應。

所以,“兄終弟及”的制度在上古時期能夠執行下去。

爲什麼古代的“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沒有執行下去?

中國社會發展到商周時期,由於生產工具以及耕作技術的改進,農業生產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首領需要管理的人口和資源,已經與上古時期不可同日而語了。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第3張

圖 | 殷商時期君王的生活已經很奢侈了

生產力提高帶來的直接變化是,社會發展出了國家政治體系,首領凡事不用親力親爲,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資源。有了自行運轉的政治,“父死子繼”就成爲了必然趨勢。因爲,“讓自己的權力和財富延續下去”是人的基因本能。

人都是自私的,佔有慾人人皆有,這是基因爲了保護自己所產生的本能。爲什麼天下父母大多數都會無條件的爲子女付出一切?甚至有些父母在生死關頭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孩子。這都是基因“延續自己”的本能。

還有一點,“父死子繼”兩代人的年齡有一定的差距,新的首領不會短時間就死了,權力轉移的頻率降低確保了政治的穩定。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會明白了,只要條件成熟,古代“兄終弟及”的繼承製,最終必然會走向“父死子繼”的世襲制。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第4張

圖 | 子繼父業的世襲制

所以,在商朝出現了“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交替的繼承製度。到了周代,不光要“父死子繼”,還嚴格規定要執行“嫡長子繼承製”。

繼承人爲什麼必須是嫡長子?

我們已經對“父死子繼”的世襲制沒有異議了,那麼問題來了:

繼承父業的兒子爲啥必須是嫡長子呢?如何保證他是兒子中最賢能的,萬一他要是個笨蛋怎麼辦?

關於爲何選擇嫡長子做繼承人,總結起來有以下原因:

一、嫡長子是一個可量化的標準,確定了繼承人的唯一性。

“唯纔是舉”的制度是很美好,但在古代,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一個皇子是否是“賢才”,很難拿出一個可以量化的客觀標準,只能憑藉個人的主觀判斷。皇子的背後都會有政治勢力支持,在古代不那麼透明的制度中,他所謂的賢能也很可能是別人給他裝扮的。

所以,追求唯纔是舉而“立賢不立長”,最後皇帝死後,在權力的真空下就會造成內鬥,最後誰有槍江山就是誰的。

而嫡長子繼承製,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而且繼承人只有一個。這個規則一旦被確定下來,就比較容易貫徹,誰也不用爭搶。

三、嫡長子繼承,確保的是程序正義。

關於法律,我們都聽說一句話叫“正義不僅應該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這就是“程序正義”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司法判決,不但要追求結果正義,最重要的是確保審判過程是公正的。有時甚至結果存在爭議,也要保證程序的公正。

所以,“程序正義”是相對“結果正義”來說的。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在路上上抓住一個人販子,我們心想,人販子喪盡天良,必須揍他一頓才能解心頭之恨。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第5張

圖 | 抓住壞人就地打一頓,才符合我們

我們追求的結果正義就是揍人販子一頓,甚至直接將他打死。但是這並符合法律的程序正義,在程序正義下,法律要保證這個人販子的人權,不能打不能罵,哪怕我們親眼看到他販賣人口了,在他接受法律審判前,他都是個受保護的“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罪犯。

耶魯法學院著名的程序法教授羅伯特·科弗(Robert Cover),講過一個正義女神的神話故事:天庭上衆神之間衝突不斷,馬上就要天下大亂。那誰來裁判糾紛,恢復秩序呢?一位女神挺身而出,拿出一塊布,蒙在自己眼睛上,說:我來!大家都同意了:因爲她蒙了眼睛,看不見糾紛雙方的樣子和身份,就能夠秉公裁斷了。所以,科弗教授說了一句名言:“程序,就是正義女神的矇眼布。”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第6張

圖 | 程序正義就是女神的矇眼布

所以,在成熟的法制社會中,程序正義一般大於結果正義。也就是說,假設法院經過對這人販子的調查,發現證據不足以證明這個人販子的罪行,即使很多人認定他是罪犯也得把他放了。就好像我們看的港片中,很多惡貫滿盈的黑老大,在其團伙殺掉了證人,銷燬了證據後打贏了官司,最後從法院脫險而出,春風得意的畫面

爲什麼一定要保證程序正義呢?

因爲結果正義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每個人的立場各不相同,眼中的“正義”就不同。比如對於我們來說,結果正義是當場打死那個人販子。但是對於那個人販子來說呢,他的結果正義是自己逍遙法外。

假如我們認爲自己所相信的結果正義比其他人的結果正義更正確,那唯一貫徹這種“正義”的辦法只能是暴力。最終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充滿私刑的社會:誰有槍,誰武力強大,誰的實力強,誰就能貫徹自己所相信的正義。這個社會就會充滿暴力,毫無秩序可言了。

在複雜多元的社會中,人們很難達成實質正義上的共識,經常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所以,法律會盡量把程序做到公正、公開。在糾紛解決過程中,儘量實現程序正義。

因此,比起結果,法律更關心判決是怎麼得出的。只要程序是公正的,最後的結果即使看起來不合理,也好過沒有結果。 法律不追求最好的結果,只追求最不壞的結果。

“嫡長子繼承製”就是這樣一個符合“程序正義”的典型代表。

我們乍一看,“嫡長子繼承製”很不合理:皇帝這麼重要的位置,怎麼能“立長不立賢”呢?怎麼能把國家隨便交給一個能力和品格都是未知數的人來管理呢?萬一他是個笨蛋,這國家能好得了嗎?

“立賢不立長”,理論上挺好,但就像結果正義沒有客觀標準一樣,“賢”或“不賢”也沒有一個客觀標準,這就給皇子們以爭鬥的藉口。追求“立賢不立長”,就像追求結果正義的社會一樣,最後也會造就一個誰有槍誰就是“正義”的暴力社會。每一次皇權的更替,都會造成全面的宮廷鬥爭甚至內戰,這國家折騰不了幾次就完蛋了。

古人之所以堅持“嫡長子繼承製”,就是寧可以“讓笨蛋當皇帝”的巨大代價,來儘可能減少這些內鬥。

李世民爲大唐埋下的禍根

李世民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這程序正義,爲大唐埋下的禍根,這個禍根就是”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李淵能平定隋末的亂局,李建成和李世民這兩個兒子功不可沒。按照傳統,李淵立長子李建成爲太子。可是,李世民是個野心家,他的秦王府又是人才濟濟,於是,李世民召集一些親信,用盡手段與哥哥爭搶皇位。

李淵對李世民的舉動非常不滿,就剝奪了李世民的兵權,安排他做中書令,是最高等級的文官。李淵想讓李世民收回野心,將來好好輔佐自己的哥哥。但是,李世民很清楚,政治博弈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哥哥李建成也不是善茬,李世民一旦露出爭權的野心,將來李建成絕不會寬恕他。

所以,李世民決定孤注一擲,發動一場政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故事的過程和結局我們都知道了: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第7張

圖 |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使了個計策,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第二天來皇宮議事。二人完全沒有戒備,第二天輕裝簡行,穿過皇宮的大門玄武門,走進皇宮。李世民早已帶領衛隊埋伏到皇宮裏,此時突然發動襲擊,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隨後李世民立刻奔向父皇李淵的住所,用武力控制住李淵和在場的大臣。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衛隊以及長安城的大批守衛蜂擁趕來的時候,李淵已經被控制,大局已定。

李淵在李世民的脅迫下只能宣佈立李世民爲太子,將權力移交給李世民。然後又補充了退位詔書,手刃親兄弟的”好兒子“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登基後,還下令誅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霸佔了李元吉的老婆,最後他還破壞了”皇帝不能干涉歷史記錄“的傳統,改寫了歷史:李淵昏庸無能,膽小怕事,在李世民的勸說下才起兵,江山主要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建成出於嫉妒,多次想謀害李世民,在危機關頭,李世民不得不自衛反擊。

唐朝的政局爲何亂象叢生?是李世民打破了該有的規則! 第8張

圖 |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到了晚年,原本立嫡長子爲太子,但他又非常寵愛四子。於是太子惶恐不安,四子蠢蠢欲動,兩個兒子展開了皇位爭鬥。要說太子,真不愧是李世民的好兒子,他在競爭失利的時候先是陰謀刺殺競爭者,刺殺不成又策劃謀反,企圖武裝政變,想把李世民一起端了。這兒子等於把他老子那“玄武門之變”重演一遍。結果這位太子本事不如老爹,政變在策劃階段就被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大爲震怒,一氣之下什麼太子、四子,統統剝奪了繼承權,最後把皇位給了最年輕、最老實、從不結黨營私的小兒子李治。

李世民領頭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的程序正義,後面的子孫們也就沒有顧忌了,經常發動政變爭搶皇位,。你不服怎麼着?咱們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他老人家,當年也是這麼幹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