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徐達放元順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公元1368年,徐達率軍渡江,直達河北通州。在徐達率軍距離元朝王都,僅一天路程時,卻出現了令人費解的一幕:徐達下令大軍就地駐紮通州,暫緩攻打元朝王都,這一駐紮就駐紮了七天之久。面對大兵壓境,卻又圍而不打的徐達,元順帝當即被嚇得六神無主。在陳兵待戰的七天時間裏,元順帝抵抗的決心一點點被磨滅。第七天夜裏,元順帝乾脆命人打開建德門,倉皇逃跑。等到元順帝離開王都後,徐達率軍才姍姍來遲。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公元1369年開平戰役,大兵壓境的徐達,同樣可以活捉元順帝。但當時的徐達依然故伎重施,讓大軍留下一個缺口,放跑元順帝。因放跑元順帝一事,常遇春曾質問過徐達。當時徐達十分從容地對常雲春說道:雖然元順帝是夷狄,但他畢竟是天下共主。如果我們抓住了他,你讓我王{朱元璋}如何處理他呢?我們該賞賜給廢帝{元順帝}一塊封地,還是將他誅殺呢?我覺得兩種選擇都不能高枕無憂,不如放了元順帝,不讓我王爲難。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第2張

常遇春聽完徐達的回答很是不滿。隨後心中頗有怨言的常遇春,班師回朝後主動向朱元璋上奏彈劾徐達。不想朱元璋看完常遇春的彈劾奏章後,並沒有怪罪徐達。這又是爲何呢?請聽編者向您詳細道來。

據傳徐達在渡江北伐前,就關於如何處理元順帝的問題,曾和朱元璋密談過一次。《明史》記載:在朱元璋身在汴梁時,徐達曾請示朱元璋:一旦元順帝逃跑了,咱們要不要乘勝追擊,將其活捉呢?朱元璋回答徐達說:只要將元順帝趕出中原就可以了{趕到塞外}。天下混亂之時,元順帝是各地起義軍爭相推翻的對象。但推翻的方式,卻有待商榷。

剛剛統一南方,就渡江北伐的朱元璋,開始面臨新的問題:一、擒獲元順帝,自己是該殺死對方,以絕後患,還是賜給對方一塊封地呢?殺死元順帝,蒙古人會同仇敵愾。蒙古人經歷一段時間的內亂後,會重新出現一位強勢君主,對手自然要選軟弱無能還畏懼自己的{元順帝}。擒殺元順帝,不如削弱元蒙實力來得實際一些。失國的元順帝活着,才更符合朱元璋的利益:元蒙內部會因爲元順帝的無能,而發生內亂。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第3張

二、自古打天下,都是由北向南打,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北方士兵的戰力要強於南方士兵。朱元璋雖然統一了南方,但他麾下的士兵卻是善於水戰,不善於攻城戰的南方人。一旦徐達快速攻城,元順帝拼死抵抗,勝負如何就會是個未知數。不如故意放跑元順帝,在追擊戰中消滅元軍的有生力量。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第4張

三、其實徐達故意放跑元順帝的目的,和三國時諸葛亮故意放跑曹操的目的是一樣的。剛剛渡江北伐就擒殺了元順帝,中原大地會再度分裂,新的起義軍會在北方大地上紛紛崛起。逐一攻打各地起義軍,比單一追趕、剿滅元軍更費時費力。朱元璋、徐達要的就是大兵壓境,驚走元順帝。相比起擒殺元順帝,迅速佔領北方纔是朱元璋的當務之急。就兵法而言,朱元璋、徐達此舉,要的是攻心戰,要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第5張

結束語:大兵圍攻元朝王都,元順帝會拼死抵抗。這就會將追擊殲滅戰,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消耗戰。可以說故意放走元順帝的朱元璋、徐達,是對麾下軍隊戰力極度不自信的。還有一點讓徐達,不敢擒殺元順帝。朱元璋麾下大軍能夠順利統一南方得益於五個人:李善長{後勤}、徐達、李文忠、朱文正、常遇春。渡江北伐時,朱元璋麾下大軍的主導者只有兩人:徐達{統帥},常遇春{先鋒}。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屢立戰功的徐達再立下擒獲元順帝之功,難免會有功高震主之嫌。因此徐達纔不敢擒殺元順帝。對此有一點可以證明,後來平滅元蒙餘孽的主將是誰?是彈劾過徐達的,常遇春妻弟:藍玉。可以說這就是朱元璋在刻意分功。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被參 朱元璋爲什麼對此視而不見 第6張

朱元璋命令徐達放跑元順帝,史書是怎麼評價的呢?史書上說,朱元璋此舉是:知順天命,退避而去。換言之,朱元璋故意讓徐達放跑元順帝,是看清了天下大勢,選擇了避其鋒芒{不和元順帝來一場魚死網破的戰鬥}。

參考資料《明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