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蘇武出使匈奴的代價有多大?真的值得嗎?

蘇武出使匈奴的代價有多大?真的值得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蘇武出使匈奴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漢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多年戰亂不斷,蘇武奉命出使匈奴,最終卻慘受無妄之災,被匈奴強行扣留。期間,匈奴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次勸說他投降,蘇武多次回絕,寧願付出性命也絕不投降。

時過境遷,蘇武到了垂暮之年才被漢朝接回,妻子因他出使匈奴一直沒有音信,最終選擇改嫁。他的母親日夜擔憂,終日鬱鬱寡歡,早已離世,他的兒女也因無人照料生死未卜,蘇武爲保全自己的忠義之心,付出這麼慘重的代價,這真的值得嗎?

蘇武出使匈奴的代價有多大?真的值得嗎?

漢武帝天漢元年,單于爲與漢朝交好,主動送回曾經扣留的使臣,漢武帝爲嘉獎單于,便派蘇武護送匈奴使臣回去。匈奴單于性情驕縱,蘇武到匈奴那裏後,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匈奴和漢朝也根本無法締結友好關係。

正當蘇武打算返回漢時,曾經投降過漢朝的緱王和虞常,便與蘇武的副使張勝商議說:“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爲漢伏弩射殺之。吾母、弟在漢,幸蒙其賞賜。”

說罷,虞常便與部下商議在單于外出打獵時,發動叛亂控制他的母親。一個月後,虞常等人按計劃行事,沒想到竟有一人臨時叛變,將計劃全盤托出,告訴了單于子弟。在單于子弟奮死抵抗下,緱王當場身死,虞常也被生擒,而此事蘇武卻一概不知。

張勝知曉匈奴單于早晚知道自己與虞常的謀劃,便主動將此事告訴了蘇武,蘇武氣急敗壞地說:“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說罷,便舉劍自殺,幸得張勝等人阻止才保得性命。

單于知曉此事後,本想結果了張勝的性命,可身邊人進言說:“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因此事波及衛律,單于便把勸降一事交給衛律,蘇武得知單于打算後,不願辱沒使命,便拔劍自殺,衛律大吃一驚,急忙叫來大夫幾經治療,最終才保全他的性命。衛律當着蘇武的面,舉劍逼迫張勝投降,企圖用張勝的懦弱擊潰蘇武的心理防線,可蘇武卻不爲所動。

此計不成,衛律又想用榮華富貴勸降。

《漢書 匈奴傳上》有記載,衛律說:“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衆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君因我降,與君爲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

蘇武出使匈奴的代價有多大?真的值得嗎? 第2張

衛律前半句還許以福貴,可後半句就飽含威脅之意,他恩威並施,若是尋常人,早已經感恩戴德地投降,可蘇武卻破口大罵衛律,忘恩負義之徒。明知自己不會投降還來勸降,是要挑撥匈奴與漢朝的關係,衛律拿蘇武沒有辦法,只能將此事稟告給單于。

蘇武的忠義激發了單于招攬之志,爲讓蘇武投降,他將蘇武關在地窖裏,還不允許任何人給蘇武食物,妄圖利用他求生的本能逼迫他投降。蘇武在地窖中靠着喝雪水吃氈毛活了下來,匈奴人敬鬼神之說,他們以爲有神明在幫助蘇武,便不再折磨他,反而將他流放到北海。

匈奴單于後許諾:若蘇武能讓羊羣生下羊羔,便放他回去,可單于卻給蘇武一羣公羊,單于交給蘇武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本意便是讓蘇武自生自滅。蘇武在北海這荒無人煙的地區,整日挨餓受凍,生活雖苦,可蘇武每天拄著漢節牧羊,他的內心是滿足的。

許是蘇武的誠意感動上蒼,四五年後,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巧遇蘇武,因崇拜蘇武編制的手藝,便把他封爲上賓,蘇武也因此不再窮困。可於靬王沒幾年便去世了,他的部下也受不了北海的悽苦紛紛選擇遷離,偌大個北海,又只剩蘇武一人。

匈奴單于見蘇武還無投降之意,便派他昔日好友李陵前去勸說,李陵見到蘇武所處的環境不禁潸然淚下。李陵用“獨處在艱苦環境中所守的信義節操無人可見”勸說蘇武,可蘇武守節,爲的卻不是讓世人知曉。

隨後李陵便說“足下兄弟二人,前皆坐事自殺,來時,太夫人已不幸;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苦如此”。

李陵說完此話後,蘇武早已泣不成聲,當今聖上昏庸,兄弟幾人皆因聖上而死,朝廷上忠義之人也因皇帝猜忌被奪權,這樣的君主早已經不值得追隨。自己守節多年,雖保全自己忠義之心,卻讓父母妻兒白白受苦,蘇武思量至此,雖有怨恨,卻無半點動搖之心。

蘇武猶記得自己年幼時並不出衆,父子二人皆因皇帝賞識才謀得生計,爲報效皇帝,他即使斧鋮加身,燙鍋烹煮,也在所不辭,即使在漢武帝死後,蘇武仍舊保持那份報答之心。

蘇武出使匈奴的代價有多大?真的值得嗎? 第3張

漢朝與匈奴交好後,漢朝派遣使者來尋找蘇武等人,許是匈奴人不願看到漢人流芳百世,便謊稱蘇武早已去世。幸得常惠暗中稟報,衆人才知曉蘇武爲漢守節十餘載的故事。漢朝使者謊稱皇帝射下一隻大雁,雁腿中藏有寫着蘇武所在地的帛書,匈奴人無從辯解,皆以爲是神明幫助蘇武,這才放蘇武回了漢朝。

當初與蘇武一同出使的人大多早已因各種原因投降,一同返回漢朝的竟然只有九人。在蘇武回到漢朝後,雖得到高官厚祿,卻失去了自己至親之人,自己曾經生活的地方也早已物是人非。蘇武出使匈奴時正值壯年,在匈奴受十九年摧殘後,他早已白髮蒼蒼,身體竟然比垂暮之人還要差。

有人說蘇武因副將之錯受這等苦難,實在不值,可若無蘇武這樣的人,“忠義”二字又該如何傳承?

蘇武守的不僅是自己的忠義,還是整個國家的風氣,他報答的不僅是漢武帝,更是整個漢朝。於小家而言,蘇武不仁不孝,可於大家而言,蘇武便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蘇武守節十九年他要的不是名,不是利,更不是流芳百世,而是自己問心無愧,李陵、衛律等人雖享受榮華富貴,可他們的內心定然受到後世譴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