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吳元老張昭在赤壁之戰前,爲何建議孫權主動投降曹操?

東吳元老張昭在赤壁之戰前,爲何建議孫權主動投降曹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東吳元老張昭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對於熟悉漢末三國的朋友們來說,張昭肯定不是陌生人物。張昭是東吳的奠基元老、文臣之首,與周瑜並列爲“文武雙璧”。《三國演義》形容是“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據說孫策在臨死前甚至允許張昭可以取代孫權(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在孫策去世後的幾年裏,張昭是東吳名副其實的頭號大臣,地位和影響甚至在周瑜之上,直到赤壁大戰之前。

東吳元老張昭在赤壁之戰前,爲何建議孫權主動投降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數十萬大軍南征,準備一舉消滅劉備和孫權。在危急時刻,作爲東吳首席重臣的張昭卻建議孫權主動投降曹操,讓孫權大失所望,採納魯肅和周瑜的意見與曹操開戰。

隨着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張昭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很多學者都指出:張昭後來人生遭遇的各種不順乃至如今的歷史評價不高,起始都是在赤壁之戰前主降。那麼張昭爲什麼要主降呢?

首先,《三國演義》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其實可以理解爲“外事不可問張昭”,軍事戰略確實張昭此人的能力短板。在得知曹軍多達數十萬時,張昭認爲東吳完全沒有勝算,不如投降。

東吳元老張昭在赤壁之戰前,爲何建議孫權主動投降曹操? 第2張

其次,張昭生於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在東吳內部屬於北方流落士族的代表。作爲北方士族,張昭在政治立場上比較傾向於北方統治者曹操,所以纔會在覺得無法保全東吳的情況下主張降曹。

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張昭對於赤壁之戰的誤判讓他與孫權的關係也產生了很大裂痕。在孫權登基稱帝時,張昭想要表示祝賀,結果孫權說:“如果我聽了張公的建議,現在恐怕就得要飯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