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爲何被終生流放?

揭祕: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爲何被終生流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大氣磅礴、雄渾激昂,讓很多人記誦傳唱。這首歌的歌詞並不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所寫,而是出自明代楊慎的《臨江仙》詞。楊慎與解縉、徐渭並稱爲明朝三才子,楊慎排名首位,被稱爲大明第一才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揭祕: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爲何被終生流放?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是四川新都人,出生於一個世儒世宦之家,其家族有“一門七進士,科第甲全川”的美譽,楊慎的祖父、父親、叔叔們都是朝廷官員,而且品級很高。父親楊廷和歷仕四朝,是武宗、世宗兩朝的內閣首輔,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含着“金鑰匙”出生的楊慎自幼聰慧,才氣過人,24歲時狀元及第、名滿天下。隨後進入了號稱“內閣宰輔歷練之地”的翰林院(明代有“非翰林不進內閣”的說法),擔任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編纂皇帝實錄,爲皇帝講解經史,成爲御前高級幕僚。

像楊慎這樣的高官子弟,又有狀元的顯赫聲名,按常規一般會走一條由翰林院修史到六部歷練、再由六部進入內閣的仕途道路,這是一條萬人仰慕的“金光大道”。但出人意料的是,楊慎沒有走“金光大道”,卻走了一條崎嶇坎坷的人生道路,這裏面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筆者認爲跟楊慎的性格、跟他服務的皇帝的秉性有很大的關係,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

楊慎是個清正剛直、嫉惡如仇的人,凡事都很較真、都要理論出個是非曲直,一旦認準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絕不妥協,有時顯得有點“軸”。這種性格在官場上很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招惹禍患。他先後服務了兩位皇帝,第一位是武宗朱厚照,這是位癡迷玩樂、胡鬧透頂的荒唐皇帝,幹了太多的奇葩事。楊慎多次上書進諫,勸朱厚照以國家社稷爲重,收斂玩樂之心,爲天下萬民做出表率。朱厚照雖然頑劣,但對手下大臣還比較客氣,總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嘻嘻哈哈、一笑了之,既不聽勸,也不會懲處大臣。楊慎多次勸諫無果,一氣之下辭了官,直到嘉靖帝繼位,他才重新復出任職。

剛繼位的嘉靖帝不像武宗那樣愛玩,但他敏感多疑、剛愎自用,十分抵制楊廷和等元老大臣對自己的擺佈,甚至不惜以狠辣手段維護自己的至高地位。他上臺不久,就因爲他父母的尊號問題,與楊廷和爲首的前朝大臣展開了激烈爭論,史稱“大禮議之爭”。“大禮議”之爭的焦點在於誰爲皇室正統的問題,嘉靖帝執意尊自己父親爲“皇考”,則意味着皇位傳承實際由明孝宗一脈轉到了嘉靖皇帝父親一脈,這讓楊廷和、毛澄、楊慎等講究正統論的大臣很難接受。同時,大禮議之爭也是皇權和相權之爭,嘉靖帝和楊廷和等人都不肯輕易讓步。

揭祕: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爲何被終生流放? 第2張

雙方爭論得異常激烈,嘉靖帝爲了達到目的,曾多次向楊廷和、毛澄等人示好,封敕他們的先人,蔭官他們的子弟,希望他們退一步,滿足自己孝敬父母的心願,但沒有得到滿意的迴應,嘉靖帝的內心充滿了羞辱和憤恨。但皇權是至高無上的,朝廷大臣也並非鐵板一塊,隨着嘉靖帝地位漸穩,朝廷大臣中也有一些人積極向皇帝靠攏,支持皇帝的主張,楊廷和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索性以退爲進,向嘉靖帝提出了辭呈,想以辭職來要挾皇帝讓步。沒想到嘉靖帝根本就沒挽留他,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楊廷和只能鬱悶地回到老家四川新都養老。

爹走了,兒子接續戰鬥。楊慎扛過了楊廷和的旗幟,繼續跟嘉靖帝抗爭。但此時的嘉靖帝羽翼已豐、心意已定,執意稱父親興獻王爲“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並要下策文祭告天地、宗廟。楊慎、何孟春等人聯絡了200多名大臣在左安門一起哭諫,從早上一直哭到中午,哭聲震天,楊慎更是連連拍打宮門,請求皇帝接見大臣。嘉靖帝長久以來壓抑的怒火終於爆發了,將哭諫的大臣按品級分別給與停職、下獄和杖責懲處,結果活活打死了16人。爲首的楊慎被嘉靖帝給與了特殊關照,捱了兩頓板子,被打得皮開肉綻、奄奄一息,但仗着他身體好,總算留了條命。

嘉靖帝取得了“大禮議”之爭的最後勝利,他沒有輕易饒過楊慎,將其削職爲民,充軍發配到了雲南永昌衛,楊慎從此在滇南開始了30多年的流放生活。楊慎的內心是強大的,他沒有消極頹廢,而是寄情山水,潛心創作,爲白族修史,保持着梅花那種“生在窮山絕域而絕世獨立、自放清香的風骨”。他依舊關心政治,關心百姓疾苦,當地方官員和豪紳以修治海口爲名,強佔民田、坑害百姓時,他寫下《海門行》《後海門行》等詩痛加抨擊,並專門寫信給雲南巡撫請求制止。安銓、鳳朝文等人發動叛亂時,楊慎率領家僮積極參與平叛戰鬥,爲剿平叛亂做出了貢獻。

嘉靖帝對楊氏父子始終耿耿於懷,經常打聽楊慎在雲南的動向。雲南的地方官跟楊慎關係比較好,替他打馬虎眼,說楊慎現在年老多病,頹廢潦倒,嘉靖帝聽了挺高興。楊慎知道皇帝的心思,也配合表演,有一次他假裝喝醉了酒,臉上塗上紅粉,頭髮梳成兩個髻,還插上花,然後讓歌妓們扶着他招搖過市。靠着這些手段,“頹廢潦倒”的楊慎在狠辣的嘉靖帝手裏活了下來。其實,楊慎可以活得更好一些,甚至可以重回朝廷任職,前提是他要向皇帝誠懇認錯,用他狀元才子的聲名爲嘉靖帝的“賢君”形象加分。但終楊慎一生,他都沒有向皇帝上書認過什麼錯。所以朝廷六次大赦,楊慎都不在赦免之列,嘉靖帝鐵了心要讓楊慎老死雲南。

楊慎在異域他鄉堅持了30多年,遠離故鄉親人,有時難免心情壓抑、思緒惆悵。好在他有一位心意相通的妻子,始終用一種精神的力量在慰藉、支撐着他。他的妻子叫黃娥,是工部尚書的女兒,擅長詩詞散曲,婚後與楊慎過得卿卿我我、十分幸福。楊慎被貶南下時,黃娥毫無怨言,千里護送杖傷未愈的丈夫。在其後30多年的歲月裏,夫妻兩人雖然大部分時間相隔一方,但書信不斷、情思不斷、詩文唱和不斷,留下了許多情真意切的詩詞佳作。

1559年七月六日,楊慎在雲南昆明病逝,享年72歲。死後,他的棺槨被運回四川新都安葬,漂泊了半輩子的遊子終於落葉歸根,回到了親人的身邊。楊慎一生坎坷,這種坎坷的經歷也激發了他的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使他成爲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學家。他不僅對經、史、詩、文、詞曲、音韻、金石、書畫無所不通,而且對天文、地理、生物、醫學等也有很深的造詣,一生著作有四百餘種。《明史》記述道:“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