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宋遼歷史上的“澶淵之盟”,在歷史上有何影響?

揭祕宋遼歷史上的“澶淵之盟”,在歷史上有何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傾國之軍南下深入宋境,擺出一副要攻滅北宋,一統天下的架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揭祕宋遼歷史上的“澶淵之盟”,在歷史上有何影響?

消息傳到汴京,宋廷頓時慌了,很多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爲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爲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上面是百度詞條“澶淵之盟”的簡介,而對宋遼兩國間締結的這個整整維持一百多年的和平條約,後世的解讀分成兩個涇渭分明的陣營:第一種,大多數是在宋朝當世直到清朝以前,認爲這是一種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是一種極其屈辱的條約;第二種,近現代隨着人文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愛思想出發,認爲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了武力衝突,從而避免了慘烈的戰爭帶來的生命財產的巨大犧牲,兩國統治階層的勇氣和智慧都值得高度讚賞。

首先,我們來看看前因——遼朝爲何要興師動衆,討伐宋朝。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期間,先後兩次對遼朝發動進攻(979年和986年),其戰略目標是收復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將契丹的勢力逐出,從而確保大宋北部邊境的安全,達到復興中原王朝的目的。雖然這兩次戰役都以宋軍的慘敗收場,但由於戰場是在宋遼邊境的遼朝一側,不可避免的對當地造成了嚴重的混亂和破壞(燒殺搶掠是古代軍隊的習慣性作風,尤其在敵國境內,幾乎是肆無忌憚的),再加上被稱爲“關南”的莫州和瀛洲自始至終都在宋軍手中,這對於遼朝內部的強硬派來說,是一種難以接受的恥辱。

不難看出,遼朝大舉南進不過是虛張聲勢,真實戰略目的不過是想收復關南兩州而已,但由於宋軍的頑強抵抗,和遼軍缺乏攻堅能力,始終沒有辦法奪取最重要的堡壘瀛洲,於是乎臨時改變攻擊目標,繞過堅固設防地區,向南推進——單純從戰略角度來說,這已經是失敗了,或者套用軍事術語,叫戰略上的失敗,戰術上的勝利。

揭祕宋遼歷史上的“澶淵之盟”,在歷史上有何影響? 第2張

接下來,我們再來詳細分析遼、宋雙方在澶淵對峙時的戰略優劣。

宋軍擅長防禦作戰,遼軍則擁有野戰的優勢,而澶州的戰略位置不是特別重要,又是個普通的州城,並非重點設防地區,故而城防工事不可能跟太原、瀛洲等地相比,儘管如此,遼軍非但止步於城下,反而被宋軍伏弩射殺了統帥蕭撻凜。由此可見,遼軍要麼是沒有攻堅的思想準備,要麼是完全不具備攻堅能力,甚或兩者兼而有之。

真宗皇帝在寇準的強逼下御駕親征,到了澶州,假如遼軍有能力破城而入,將其俘虜,北宋會不會滅亡兩說,但絕對可以在接下來的談判中獲得絕對的優勢地位,如同百多年後的“靖康之變”。

顯然,遼軍願意接受談判,是在評估自身實力無法破城,後路又有隨時被切斷的危險之後做出的決定。由此可見,當時的戰略優勢實際上在宋朝一方。

遼軍是戰爭的發起方,是入侵者,並且在處於相對劣勢的情況之下,竟然能夠在獲得歲幣之後安然撤退,故而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上,“澶淵之盟”都不能算作公平的協議,所以算作屈辱的城下之盟並不爲過。

最後,再來仔細探討一下“澶淵之盟”對遼宋兩國的影響。

單純的從維持和平的角度來看,協議的確保證了兩國間持續百二十年相對的、總體上的和平(中間遼朝有過幾次虛張聲勢的入侵,訛詐北宋增加歲幣)。對於遼國來說,歲幣的獲得,相當於財政收入的非常重要的補充,幫助維持了遼國的財政平衡,減輕了遼國百姓的負擔,間接的維護了遼國統治的穩定。而對於遼國軍方來說,則深刻領悟了宋軍能戰而不敢戰的致命弱點,建立起居高臨下的勝利信心。

誠然,支付的歲幣對於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宋朝來說影響不是特別大,而隨後在兩國邊境開設的榷場交易中,處於優勢地位的宋朝商人又能輕易的賺取巨大的利潤,等同於把歲幣當中的很大一部分又給收回來了,因此,單純的從經濟角度來說,損失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然而,王朝軍人浴血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優勢被輕易的葬送掉,無論是參戰的軍人,還是其他地方的軍人,必然會產生對自我價值的疑問:我們的戰鬥是否真的有意義?既然朝廷期望用錢來解決與敵國間的軍事衝突,並且還真的解決了,那爲什麼還要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冒險呢?再進一步,軍人的使命已經不是爲了保家衛國而戰,那平日裏爲什麼還要流血流汗的訓練?

隨着和平的延續,北宋的軍隊逐漸蛻化(駐紮在西夏前線的禁軍除外),變成了朝廷用鉅額資金供養起來的擺設,只能吃白飯,不能打仗,其中,與遼朝對峙的北部邊境則墮落的更加徹底,久而久之,連正經人都不願當兵,士兵素質之低,可謂空前絕後,等到金朝崛起之時,需要他們戰鬥之時,如何還能指望?

“澶淵之盟”的簽訂,典型的是短期利大於弊,長期弊大於利的選擇,很好的詮釋了偉大領袖的名言——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