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九千歲”的魏忠賢鬥不過17歲的崇禎,原因是什麼?

“九千歲”的魏忠賢鬥不過17歲的崇禎,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年僅17歲、根基未穩的崇禎,之所以能夠在短短一個月之內,鬥倒權勢熏天、不可一世的“九千歲”魏忠賢,除了他異於常人的少年老成外,其實最爲關鍵的因素,則是明朝中後期極盡完善的政治權力制衡體系。

明朝中期,爲抗衡日益興盛的文官集團,皇帝們亟需培養一支完全從屬於皇權的力量。於是,與皇帝親近的太監,從此參與到了朝廷的核心事務。

演化到極致,“皇帝、內閣、司禮監”三權平衡體系正式成型。

“九千歲”的魏忠賢鬥不過17歲的崇禎,原因是什麼?

在此政治框架下,帝國的最高決策流程,一般先由文官掌握的內閣,對各種事務開出處理意見。這道手續稱之爲“票擬”。

“票擬”交到內廷,再由皇帝和司禮監太監對內閣的處理意見作出批覆。因批覆的文字是由硃砂筆書寫,於是這個環節被稱爲“批紅”。

爲了防止太監內部權力過於集中,司禮監內又做出了分權。跟皇帝一起“批紅”的太監被稱爲“秉筆太監”,雖然能參與批閱奏章,但是最終批覆的生效,卻要掌管印章的“掌印太監”蓋章方能下發施行。

整個決策流程,司禮監“秉筆太監”看似能掌握最終的“審批權”,權力大得嚇人,然而其能控制的“審批權”的大小、多寡,很大程度上要看皇帝對他們的信任程度有多少。

天啓皇帝自小沒有經過系統的帝王之學教育,幾近於文盲。即位後,又沉迷於木工手藝活,對繁雜的朝政毫無興趣,如此就給了魏忠賢專權的機會。

本應由天啓皇帝佔據主導的“審批權”,大多下放給了他所信任的魏忠賢。掌握了最終批覆權力的魏忠賢,再加之手中握有東廠、錦衣衛兩個嚇人的特務機構,怎麼看都像是權傾朝野的“九千歲”。

然而,根據內閣與司禮監的權力分工,魏忠賢即便佔據了所有的“審批權”,也無法越權將勢力延伸至外朝和地方政府的事務。這樣一來,太監的權力就被關進了“制度的籠子”。

東漢、中晚唐時期的宦官,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破壞性,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不僅能掌控內廷,還能明目張膽得將黑手伸向外朝的政治,甚至掌握一定量的軍隊操縱皇宮和京城的佈防,等同於達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

但明朝的太監,卻是極難接觸到兵權的。

拿魏忠賢來說,他手頭上能掌控的,無非是東廠和錦衣衛兩個特務機構,雖然平時整起人來十分順手,可一旦上升到與軍隊抗衡,就又很拿不出手了。更別提像東漢的十常侍一樣,動輒廢立皇帝,連國舅爺兼大將軍的何進也敢騙進宮裏砍腦袋。

因而,魏忠賢的權力來源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皇帝對他的信任。

面對草包皇帝天啓,魏忠賢操縱起來自然是沒有問題。可是等到對他有敵對情緒的崇禎繼位,魏忠賢就不那麼能罩得住宮廷和外朝的場子了,只消崇禎一道命令,管你什麼九千歲,也得乖乖接受倒臺身死的命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