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善長回家耕田種地,最後爲何還是被斬首了?

李善長回家耕田種地,最後爲何還是被斬首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李善長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明太祖朱元璋年間各色血雨腥風的大案裏,大明開國“左相國”李善長的被殺,可以說樁讓當時多少人想不到的事兒。

要知道,這位大明開國的“蕭何”,朱元璋時打天下年間功勞苦勞一堆的“大管家”,明朝六部官制禮儀制度的制定者,多年來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哪怕洪武十三年,著名的“胡惟庸案”震驚天下,各色“胡惟庸黨羽”手拉手上法場。與胡惟庸有着特殊關係的李善長,依然得到明太祖的保護。之後的幾年裏,李善長父子多次得到朱元璋賞賜,李善長的兒子還曾被委以重任。乍一看去,朱元璋與這位“老搭檔”的關係,依然其樂融融。

可僅僅十年後,即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就突然把臉一翻:僅僅因爲幾名御史的奏劾,就把正在崇明安度晚年的李善長揪出來,翻出了十年前“胡惟庸案”的舊賬,逼得這位七十七歲的“老相國”含恨自盡,其全家七十多口老幼也慘遭株連。這位明朝開國公認的“百官之首”,人生就此悽然收場。

可爲什麼?曾經視漢高祖劉邦爲偶像的朱元璋,會用如此“翻臉比翻書快”的手段,對待自己的“蕭何”李善長呢?

首先一個原因,就得說說李善長所屬的“派系”,那叫朱元璋自登基以來,就讓朱元璋如鯁在喉的“淮西勳臣”集團。

朱元璋能夠得天下,其核心力量,正是從一開始就跟隨其出生入死的“淮西籍”功臣們。早在朱元璋以“吳王”身份佔據東南時,當時就有“城中高簪半淮人”的說法。待到明王朝開基建國後,“淮西人”的勢力更是滾雪球膨脹,包括李善長在內的明朝“開國六國公”,清一色淮西人,左右丞相更是由李善長徐達兩位“淮西文武”領銜,五十七位侯爵也大多淮西人。朱元璋每次上朝議事,只要放眼望去,幾乎個個“老鄉”。

李善長回家耕田種地,最後爲何還是被斬首了?

對這些“老鄉”,朱元璋一開始確有“和諧”的意思。得天下後的朱元璋,還曾吐槽過“偶像”劉邦“殺功臣”的往事,多次表示要和“淮西勳臣”們“卒皆保全”。開國時一向節儉的他,更不惜血本興建鳳陽中都,就盼着有一天能和“淮西勳臣”們“榮歸故里”。但“骨感”的現實是,這羣曾爲他出生入死的老弟兄,開國後就放飛了,尤其是拉幫結派,那是駕輕就熟,沒幾年下來,排斥異己的鬧劇就一樁接一樁。

比如劉基楊憲等“非淮西”的重臣,在明初開國的幾年裏,都受盡了“淮西勳臣”們的圍堵。縱是智如泉涌如劉基,也是想辭官避禍亦不可得。最後在“淮西勳臣”們的構陷裏身患重病,落得不明不白離世。“淮西勳臣”裏的“新貴”胡惟庸,坐上了左丞相寶座後,更是從此撒了歡,沒幾年就培養出自己一套“團隊”,還與北元倭寇“勾勾搭搭”,終於“作”出了“胡惟庸大案”,招來朱元璋的一通大殺。

更爲嚴重的是,這些爲大明建國流夠了血的“淮西勳臣”,明朝開國後沒幾年,就成了新生大明王朝的毒瘤。由於這些人各個掌握着肥沃的土地,享受着強大的特權,於是也越發肆無忌憚,破壞國家法度乃至腐化墮落,幾乎都成了常事。特別是“腐化”,那更成了流行風氣,這羣人治國無能,收受賄賂乃至“享樂廢法”,幾乎樣樣都不用教。倘若由着這些人鬧騰下去,初建的大明王朝,百分百要走上諸多“農民起義政權”短命的老路。

所以,對於明太祖朱元璋來說,這羣他曾盼着“一起慢慢變老”的“淮西勳臣”們,早就變成了一羣必須惡整的人。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大案”,別看株連極多,其實也只是開始。身在其中的李善長,自然也是朱元璋的“目標”之一。但對於李善長,這事兒卻還是不一樣。

在“淮西勳臣”裏,李善長是個核心人物。他雖然不似徐達湯和等人手握重兵。但明朝開國戰爭裏,他其實就是“朱元璋團隊”的“管家婆”,乾的就是苦活累活,根子也扎得極深。而比起漢朝的蕭何來,同樣有着“蕭何”美名的他,權力慾卻更重。以《明史》的形容說“外寬和,內多忮刻。”典型外寬內忌的角色,大明第一智囊劉基的晚年悲劇,雖是胡惟庸親手製造,但劉基的失寵與獲罪,也同樣有李善長一次次推波助瀾。

而且在“淮西勳臣”內部,雖然李善長早在洪武四年就早早隱退,但後來呼風喚雨的胡惟庸,最初只是寧國縣一個小小的知縣,就是李善長一手提拔起來。李善長的侄孫李佑,又做了胡惟庸的侄女婿,倆家正是“親上加親”。如此親密關係,也令李善長在胡惟庸倒臺後,惹來一陣陣喊殺聲,卻被當時的朱元璋硬生生摁下去。

爲什麼這時朱元璋不“動”李善長?一是以《明實錄》的說法,朱元璋念舊情,不忍心“動”。李善長與“半路躥紅”的胡惟庸不同,和後來被殺的藍玉更不同,這是在朱元璋“創業”早期就跟隨他的老臣子,多少次爲他排憂解難。“舊情”當然極深。更重要的是“不能動”,如前文所說,李善長是一個擅長“退到背後做文章”的人,自己退休前就能“捧”起胡惟庸,對劉基也能“放暗箭”,這樣一個樹大根深的人,當然輕易動不得。

放在洪武十三年,那時的明王朝,北方與西南都面臨北元殘餘勢力的威脅,經濟民生更是一片凋敝,輕易亂不得。“追殺”李善長?在洪武十三年時,並不現實。所以,就算沒“舊情”,朱元璋也要先忍下這口氣。

而這事兒,對於李善長來說,其實也是他最好的“全身而退”機會。如果李善長能夠明白自己的處境,瞭解朱元璋的用心,主動“知退”,七十七歲那年的慘劇,未必就會發生。比他與朱元璋更有“舊情”,也同樣有“威脅”的“淮西勳臣”湯和,不就成功脫身了?

李善長回家耕田種地,最後爲何還是被斬首了? 第2張

但這,也恰是李善長悲劇的第二個重要原因,看他七十七歲之前的表現,幾乎就是步步“作死”。洪武十八年時,朱元璋就免去了李善長“勾結胡惟庸”的“罪過”,將他安置在崇明養老。但李善長卻心安理得,這,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七十七歲的李善長,又接連“作”了兩個事:一是找“老鄉”湯和借三百士兵,只爲給自家修宅子。別看只是三百人,“借兵”這事兒,就觸犯了朱元璋的忌諱。二是給自己的黨羽求情,請求朱元璋赦免部分被充軍的“故舊”。兩件事合在一起,也就讓朱元璋明白了:這看似公益無害的李善長,既能“借兵”,還念着“黨羽”。接下來的血腥一幕,已是可以想。

與其說,是做久了高官的李善長,在人生關鍵時刻犯了傻,不如說,這是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外寬和,內多忮刻”的李善長,到了這個處境,必然會這麼“爭一爭”。既然不能思退,自然也就栽進萬丈深淵。

而在李善長自盡後的第二年,郎中王國用憤怒上書,一字一淚痛陳了李善長的冤情。幾乎是做好了上書後被朱元璋處死的準備。但朱元璋卻“雖不能用,亦不罪也”。確實,他何嘗不知道李善長是冤枉的,但事情重來多少遍,他都會這麼對李善長。

封建皇權爭鬥的無情冷血,看過朱元璋李善長這對老哥們的“舊情”,就有多少唏噓在其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