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對社會的舉措及影響:普免錢糧,興修水利,社會危機

乾隆對社會的舉措及影響:普免錢糧,興修水利,社會危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統治時期,一方面社會安定、經儕繁榮、國力強盛,另一方面卻潛藏着巨大的危機。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普免錢糧

弘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執政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據統計乾隆時期蠲免了正額賦銀兩億兩,加上歷年“災蠲”等的一億多兩,共計三億兩以上。

乾隆對社會的舉措及影響:普免錢糧,興修水利,社會危機

興修水利

弘曆關心水利建設。下令完成的水利工程,較大的有:河南南陽至商丘黃河河堤新築170餘里,清口及江南運河疏浚,江南淮陽運河挑浚,清河千里堤岸培築。此外,在他關心下,修了江蘇寶山至金山242里長的塊石簍塘和浙江金山至杭縣500裏海塘。這些水利工程起了防洪、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

人口壓力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時期“攤丁入畝”;另外,康乾時期社會穩定、精耕細作推廣、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引進等等原因都使人口激增,乾隆五年清查人口時,帝國人口1.4億,到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已經超過兩億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大關。然而耕地數目的增長卻遠遠趕不上人口的增長,乾隆末年人均耕地佔有量只有3.5畝,而當時的警戒線是4畝,因而經濟上取得的成就就被衆多的人口抵消,人民生活在飢餓貧窮之中。英使馬戛爾尼來華期間,發現北京街頭乞丐很多,許多百姓甚至蓬頭垢面,衣杉襤褸;他們當垃圾扔掉的食物被搶着吃。乾隆朝後期起各地爆發的一系列農民反叛也與此有很大的關係。

乾隆對社會的舉措及影響:普免錢糧,興修水利,社會危機 第2張

社會危機

乾隆朝後期弘曆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對吏治也沒有初中期抓得緊了,弘曆在位後期重用大貪官和珅二十餘年,致使這二十年間貪污成風,政治腐敗。

危機一是人口危機,自從康熙的“盛世茲丁,永不加賦”和雍正的“攤丁入畝”等刺激人口增長政策以來,社會人口暴增,對於一個以農業爲核心經濟模式的中國來說,人口已經相對過剩。簡單經濟模式有限的容納能力,和迅速暴增的人口之間的矛盾日益增大。這是各種社會危機產生的主要根源之一。

危機二是社會財富分配危機,到乾隆後期,清朝立國已經一百多年了,集權社會必然的社會財富集中的問題日益顯現。大量在康乾盛世創造的財富,受權力集中的影響,大規模向權力集中點集中,這就使得社會財富分配差異日益增大,不患寡而患不均,日益擴大的財富差異,成爲了社會不同階層矛盾的根源。

危機三是貨幣危機,在乾隆後期,以英國爲首的歐洲國家已經無法忍受在茶葉,絲綢,瓷器貿易中,中國長期處於大規模貿易順差地位的狀況。在要求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失敗後,英國開始嘗試使用鴉片來扭轉自身的貿易逆差狀況。當時中國的銀-銅錢的貨幣體制,在白銀大量外流的情況下,將受到嚴重的衝擊,產生巨大的通貨膨脹問題。而巨大的通貨膨脹將會對中國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農民造成近乎毀滅性的經濟打擊。在通貨膨脹中破產的農民,將會成爲各種嚴重社會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