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的宦官之禍爲何會如此嚴重?只因太監們太有文化

明朝的宦官之禍爲何會如此嚴重?只因太監們太有文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監不可怕,就怕太監有文化。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歷朝歷代都有宦官,可有些朝代的宦官乘風破浪,很能作妖。

譬如說明朝,明粉兒腰桿再硬氣也總不至於對明朝的宦官之禍視而不見,非要把魏忠賢洗白成“忠賢”,這就沒法聊了。

網絡上一直流傳着所謂“明朝四大權閹”的說法,這四個人分別是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按照我來說,這四個宦官之所以毫無廉恥、作惡不斷,恰恰是因爲沒好好讀書,教育上出了問題。

本來,明朝開國皇帝就很重視教育。

朱元璋自己是個粗人,深知文化人的厲害,時時刻刻提防着。讓太監識文斷字,那不等於擺一堆文化人放到自己跟前兒了?越發顯得自己沒文化,真可怕。太監就做些粗淺的體力活得了,嚴禁太監接受文化教育!甚至樹立了“內臣不得干政”的鐵碑,嚴厲限制宦官,不允許他們干涉政務。

但他的子孫們卻並不這麼想,越是有權的地方越喜歡高學歷。堂堂九五之尊的皇帝家裏,養着一羣大字不識的蠢貨怎麼能行,恨不得連掃樓梯的都是985的名校畢業生纔好!

一、內書堂:再窮不能窮教育

時代在變,人性不變,朱元璋的子孫們書讀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喜歡跟有知識的人在一起。於是漸漸忘了祖訓,不斷重視教育,提高身邊人的知識文化水平。

明初,太監多是來源於貧困無生計的底層人民,甚至有強制閹割外國戰俘入宮的。這些人幼年失學,爲了能吃飽飯只得選擇入宮當太監。可以說,這是一羣別無選擇的可憐人。他們入宮後,一般都從事灑掃侍奉等雜活,沒有高額薪水,沒有五險一金。他們識字都不多,更談不上有什麼文化修養。

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

再窮不能窮教育,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爲了提高太監的文化水平,便下旨開設了“內書堂”,宮裏有志於學的太監們有了“專升本學習班”。內書堂挑選聰明伶俐的小太監,教他們學習四書五經、練習書法,學期三年,學成以後,分配新的工作。

內書堂這個機構,看似不起眼,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是作爲“後備太監骨幹”培養的,師資力量強得驚人。內書堂中的老師,都是從翰林院延請,最低檔次也是編修,最高甚至有翰林院侍講、侍讀等官員。所謂侍講、侍讀,都有資格給皇帝上課的學者。也就是說,內書堂的小宦官們,不用買學區房,也不用通過高考,就能享受到皇帝才配擁有的教育資源!

相比之下,名義上的明朝“最高學府”國子監,裏頭很多老師也不過是舉人而已。但內書堂的老師,不僅全是進士,而且都是進士中的戰鬥機——庶吉士出身。連寫出《農政全書》、翻譯《幾何原本》的著名科學家徐光啓,都有在內書堂教書的工作經驗,讓他們來教太監認字,那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師資力量如此之強,教學要求當然也非常嚴格。

《戒庵老人漫筆》記載,翰林院出身的陳沂回憶當年教書的情形,說這內書堂中四五百個小太監,每天都要檢查學習情況,不過關者受罰,每次受罰的都有二百七八十人,超過一半。處罰方式就是打,輕者穿着衣服捱打,重則“褫衣露體”,脫下衣服跪在一起,按照順序,一個一個用大棍子揍。

而太監們回憶自己在內書堂的求學經歷,那就更悽慘了。明末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中寫道,小太監在內書堂中一旦違反學規,就要捱打、罰跪。有一種叫做“兩手扳著兩腳”的處罰方式,特別驚悚,它有點類似現在體能測試的“坐位體前屈”,不同之處在於,這個動作要站着完成,且一站就是幾炷香的工夫,受此處罰者,都苦不堪言。

明朝的宦官之禍爲何會如此嚴重?只因太監們太有文化

▲就這個動作,維持一小時,確實比較痛苦

內書堂雖然艱苦,但宦官們依然把內書堂視爲“正途”,教育能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啊!

從內書堂裏走出來的精英宦官們,有資格進入一個大名鼎鼎的部門——司禮監。

二、知識改變國運

如果說內書堂是太監心目中的國子監,那司禮監,就是太監心目中的內閣。

司禮監這個部門,洪武年間便已經設立,但當時只不過是一個掌管宮廷禮儀的普通機構。它在後來一躍而升爲宦官部門之首,據說還是託明宣宗朱瞻基的福。

內書堂普及教育之後,朱瞻基就擁有了大批識文斷字的宦官,這些宦官進入司禮監,並獲得了司禮監批紅的權力。

所謂“批紅”,是明朝皇帝行使決策權的一種方式。臣下送來的奏本,內閣草擬好批覆,再經由六部審議之後,還要皇帝批紅,才能確認爲旨意。但皇帝日理萬機,不是每一本都能親自作答,寫不過來的,朱瞻基就讓司禮監按照擬定好的意見,用硃筆抄錄,然後下發。

太監能接觸到帝國核心權力,便是由此而始。

教育能改變命運,教育也能改變國運啊!

朱瞻基怎麼都沒想到,自己讓太監們接受教育這個“好事兒”隱隱中埋下了大明朝亡國的禍根。

只是朱瞻基也不想這樣,還不是他的暴躁爺爺朱元璋留的鍋。

朱元璋誅殺胡惟庸和汪廣洋,並以此爲由頭廢除丞相,是明初的一件大事。教科書上寫的大家都看過,廢除丞相與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皇權得到空前加強。但是廢除宰相的副作用就是,一切繁雜政務都壓在了皇帝身上。

除了朱元璋這個精力異常旺盛的超人級皇帝之外,後面的皇帝,包括朱棣,都沒有足夠的精力一人擔負起全部工作。即便是朱元璋也需要大臣草擬聖旨,更不要說後世那些能力平庸的子孫了。所以皇帝辦不完的事,終究要靠人幫忙,這就是內閣的起因。

只是習慣於乾綱獨斷的皇帝,已經廢了宰相,怎麼會放心把權力重新給出去呢?

大臣只有上朝那會兒是天天見的,況且上朝隔那麼遠,還未必能說上幾句話。而太監卻是隨身侍奉,不敢缺席。那麼,大臣與太監之間,孰親孰疏,孰遠孰近?

如果作爲外人的大臣都是飽讀詩書、文化水平極高的一羣人,大字不識的太監怎麼能跟文官士大夫抗衡?掌握帝國算法的是一羣大神級的程序員,太監們至少得懂個五筆吧!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明朝皇帝都會作出同樣的選擇——讓宦官接受文化教育。

無論內政還是外交,在各個方面,皇帝都需要太監去分文官的權,這分來分去,就分到了批答奏本的頭上。不會識文斷字怎麼去搞批答奏本?

朱元璋不許內官識字,文化水平高的太監雖然不是不存在,但畢竟鳳毛麟角。而內書堂的出現,打破了知識被文官壟斷的局面,皇帝擁有了一批新的通曉文墨的助手,司禮監繫統的建立也就順理成章了。

明朝的宦官之禍爲何會如此嚴重?只因太監們太有文化 第2張

經歷了內書堂的教育,部分宦官終於也一隻腳邁進了文化人的行列,即使是最末端的一股泥石流。

《金臺紀聞》提及內閣與司禮監之間,有一個很明顯的地位升降變化過程:英宗時期,首輔接見司禮監太監,只需穿便服,而司禮監太監要向首輔作揖行禮,然後告退。到成化朝,雙方會面結束後,內閣首輔卻要親自將太監送出內閣。等到正德年間,司禮監掌印太監甚至都不必親自到內閣來,只派幾個少監過來傳口信。司禮監與內閣,宦官與文臣,已然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如此,一個皇帝心目中的合理結構形成了——內閣雖然可以草擬聖旨和對題本奏本的批覆,但在外,要受到外朝大臣的監督,在內,又要受到司禮監“批紅”的制約,既保證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又省心省力,減少皇帝的工作量。皇帝只需要防止內閣與司禮監達成合作同盟——例如萬曆首輔張居正和馮保,就能高枕無憂。

而這,無疑是朱瞻基精心設計的結果。

三、權閹原來不讀書

再說“四大權閹”,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沒有一個是內書堂出身。

魏忠賢是半文盲,成年後才入宮;汪直是被閹割的幼童戰俘,得寵是因爲軍事;劉瑾更是靠着依附其他太監才得以入宮,這三個人都沒有在內書堂學習過,文化水平相當一般。而王振雖然有點墨水,但他進宮時,內書堂可能都還沒成立。這幾個流氓無賴無法無天,禍亂朝綱,與內書堂實在扯不上什麼關係。

相反,當我們再來看看明朝名聲較好的“賢能”宦官,如懷恩、李芳、陳矩等人,他們是明史蓋章認證的“賢者”,符合士大夫道德標杆,這些人可都是內書堂走出來的。

有時候還真的不能不相信教育的影響力。

內書堂的教育,相當注重對學員道德的培養,說白了就是“洗腦”。

宦官們的學習教材中,有大量有關倫理道德、典章制度的內容。翰林院的老師們,也不會放過這個道德教育的機會。狀元焦竑在內書堂教書時,就常常給學生們講前朝宦官的故事,以史爲鑑,警示宦官不可胡作非爲。

明朝的宦官之禍爲何會如此嚴重?只因太監們太有文化 第3張

因此,有內書堂教育經歷的宦官,往往具有更高的修養。

以萬曆年間的陳矩爲例,他爲人“平恕識大體”,管理司禮監和東廠期間,非但沒有趁機作亂,反而還平反了不少冤獄,簡直是一位恂恂儒者。而另一位司禮監太監懷恩,極力嚮明憲宗進諫不可廢太子,最終保住了明孝宗的太子之位。

由此看來,內書堂不僅不該爲“權閹專權”背鍋,反而還是一個提高宦官道德水平的好機構。明朝宦官作亂,不是因爲作亂的宦官讀書太多,恰恰是因爲他們讀書太少。這些大老粗因爲沒有什麼道德上的束縛,所以在鑽營權力上可以放開手腳,不擇手段,取得皇帝的歡心。而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太監,就因爲不夠魏忠賢之流無恥,無法獲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權力。

以明朝的政治體系而論,爲了鞏固皇權,宦官參與政治,是皇帝的必然選擇。

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宦官通過接受教育站在了風口,將知識文化作爲晉升的階梯,順利成爲皇帝約束文官士大夫的工具,也收穫了超越前代的權力地位財富。

如此覆盤下來,明朝的太監真的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實踐者,只是悄然被改變的,還有大明王朝的國運。

有些歷史細節推敲起來真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