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馬謖爲什麼會被罵千年?真相是什麼

馬謖爲什麼會被罵千年?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謖爲什麼會被罵千年?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三足鼎立之後,魏強而吳、蜀弱,蜀吳聯合一起對抗強大的魏國。孫劉建立了同盟關係後,吳蜀兩國還真就再沒紅過臉,所以諸葛亮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國家與討伐曹魏這兩個工作重點之上。當時魏據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盤,而吳盤踞富足的江南,只有可憐的蜀國人少地窮。但事在認爲,諸葛亮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對強魏發動了6次北伐戰役,並且也取得了一些戰果,其中第1次北伐可謂最爲精彩。

公元227年,諸葛亮以《出師表》對外"官宣"了北伐的號角,並正式出兵攻打魏國。起初,蜀國的第1次北伐之戰打得比較漂亮:不但節節勝利,而且拿下了天水、安定、南安3城,尤其還收降了年輕的名將姜維。意氣風發的諸葛亮見形勢大好,甚至還產生了可以拿下長安的念頭。然而就在蜀國一路高歌猛進之際,馬謖卻把咽喉要地街亭給整沒了。別看街亭雖小,可卻至關重要,諸葛亮的第1次北伐大業就因爲街亭丟了而宣告破產。

馬謖爲什麼會被罵千年?真相是什麼

《三國演義》裏失街亭的橋段寫得十分精彩,"三笑拒諫丟街亭"是馬謖在這個關鍵之地的真實寫照。簡單來說,人們一直都這麼認爲:馬謖不聽諸葛亮的命令,便把兵駐守在山上,結果弄得幾乎全軍覆沒。因此,街亭之敗的"鍋"全扣在了馬謖身上,他也被人罵了將近幾百年。那麼馬謖守山真的是昏招嗎?其實從正史的記載裏可以得出結論:馬謖守山一點毛病沒有。

街亭一戰,魏派出了張郃與5萬大軍攻取街亭,而蜀則以馬謖爲大將在當地據敵。雙方在綜合實力上根本不對等。第一,張郃是魏國的五子良將之一,其統兵能力與武藝比馬謖要強得太多。三國後期的張郃有點開掛的感覺,整個蜀國除了魏延似乎沒有人可以打得過他。第二,這次張郃領來的5萬人全是魏國精銳,其中馬軍驍勇,步兵猛壯;而《三國志》裏沒有指出蜀軍的具體人數,但演義中卻提到了守軍只有2萬5千人。人數佔據優勢的驍勇魏軍打2萬2千沒什麼戰力的蜀兵似乎具有壓倒性優勢。綜合來看,馬謖率領的兵馬應該在1到2萬之間。第三,這個險地沒有城池,除了旁邊有座山外,幾乎一片空空如也。

馬謖平時也是位飽讀兵書的人才。雖然他沒有實戰經驗,但對於打仗的各種應對方法還是懂得的。他一看對方來勢洶洶,魏軍無論在人數還是實力上都佔據着上風。街亭之地一片空曠,1萬多蜀軍若在平坦大道下營寨鎮守,絕對扛不住敵人的猛攻。當時魏軍騎兵不少,而人數不多的蜀國兵力一經分散,力量就顯得非常薄弱。魏兵再一衝擊,就算蜀兵齊放亂箭也只有被全滅的命運。

馬謖爲什麼會被罵千年?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恰好這個時候,馬謖看到了旁邊的山地,因此他決定把兵駐紮在山上。客觀來說,據山而守也有優勢。古代冷兵器時代,空闊的平原是騎兵盡顯戰鬥力的舞臺,但攻城攻山卻恰恰是騎兵的短板。馬謖覺得,他把蜀兵駐紮在山上就可以讓魏軍的騎兵發揮不了作用,而山上的守軍可以藉着山勢用弓箭、投石來擊退攻山的魏軍。而且《孫子兵法》上說,置之死地而後生。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時,往往會發揮比平時多出幾倍的本領。馬謖因此斷定:"蜀兵在危急時刻一定可以盡全力死戰,到時候肯定可以擊退對手。"

那麼馬謖的這2個論點有沒有成功的戰例呢?其實在古代還真的有成功的先例。

公元前208年,項羽在鉅鹿以破釜沉舟之勢而打敗了秦將章邯。當時項羽只有幾千人,而秦兵前線主力有10萬之多。項羽故意只帶3天的糧食,並燒燬了船隻。他這麼做的用意非常明顯,故意斷掉自己的後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計來激發手下的鬥志。結果項羽果然打得秦兵大敗,鉅鹿之戰可以說直接吹響了滅秦的前奏曲。

三國時代後期,姜維出兵北伐,終於把司馬昭困在了鐵籠山。當時姜維領着蜀兵把整座鐵籠山層層包圍,司馬昭有6000魏兵在山上死守。姜維怎麼攻就是打不上山,而司馬昭的魏軍也並沒有出現不戰自亂的現象,後來硬是熬到了救兵來解圍,最後成功逃離險境。

馬謖爲什麼會被罵千年?真相是什麼 第3張

項羽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計成功了,而司馬昭死守鐵籠山也沒被姜維攻破,那麼爲何馬謖偏偏就輸了呢?

這裏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項羽能夠以幾千人大破10萬秦兵,這與他個人的勇猛有很大的關係。項羽力能扛鼎,打起仗來幾乎到了無敵的境界。鉅鹿一戰,他身先士卒衝向敵軍,秦兵被他的氣勢所嚇到了,而其他楚兵也因此受了鼓舞並一舉擊潰了10萬秦軍。而且楚軍在發動進攻前都還吃得非常飽,並沒有餓着肚子打仗。同時項羽軍是主動進攻的一方,秦兵非常被迫。

馬謖守街亭的情況就不同了。當時山上守軍飲水的地方被張郃派人給佔據了,而蜀兵又本身糧食不太充足。後來士卒還因爲沒有水喝而不戰自亂,蜀兵根本毫無戰心,同時也沒有什麼戰鬥力了。而馬謖也不是項羽那樣的猛男,並不是身先士卒的猛將,所以他也不可能身先士卒去衝擊魏軍。沒吃沒喝的蜀兵幾乎沒了戰鬥力,而人數上就佔劣勢,加上主將又不夠勇猛,所以最終差點全軍覆沒也在情理之中了。

司馬昭死守鐵籠山時,山上水源充足(演義上說司馬兄一哭就哭出了泉水),而且士兵沒有出現自相混亂的局面,相反他們團結一心死磕姜維。鐵籠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姜維死活也打不上山去。而且當時外圍還有陳泰、郭淮兩支救援隊伍。這兩人利用羌兵擊破了姜維,也就把司馬昭從包圍裏救了出來。

馬謖爲什麼會被罵千年?真相是什麼 第4張

而街亭的馬謖卻幾乎沒有外援。據《三國演義》描寫,"萬能"的諸葛亮爲了防止馬謖寡不敵衆,特地安排了高翔、魏延2路救援之軍。但他們卻遠沒有陳泰、郭淮給力,幾乎輸得一塌糊塗。就在高、魏2人被魏軍耍得團團轉之時,街亭的蜀軍已全線潰敗。換句話說,馬謖的友軍太不給力了,沒能達到諸葛亮安排的預期效果。

街亭周圍有泉水,因此全名街泉亭。馬謖輸就是輸在沒能派人把守住飲水的地方。客觀來說,張郃過於驍勇,魏軍人數衆多,馬軍衝擊力極強;而蜀兵在數量上佔劣勢,主將馬謖又沒對方大將勇猛;因此馬謖守山沒啥太大毛病。他不派兵守住水源卻是吃敗仗的主要原因。馬謖本來熟讀兵書,他不可能不懂這個淺顯的道理,可他爲何沒有分兵守汲水之道呢?

歸根到底,當時的蜀國人才凋零,國小人窮,百姓人口數量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鎮守街亭的蜀兵數量不多、主將不猛的局面。可以假象一下,如果蜀軍的主將是關羽、張飛或者巔峯時期的趙雲,兵力達到5萬,那麼無論蜀兵怎麼也不可能讓魏軍吊打,街亭也就不會丟。換句話說,蜀國的國力決定了這場街亭保衛戰的結果:無論馬謖把守要道還是鎮守在山上都擺脫不了輸的命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