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武則天夫妻使用的年號到底有多少 比明清的總和還要多

武則天夫妻使用的年號到底有多少 比明清的總和還要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武則天夫妻年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年號作爲古代紀年名號是封建王朝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現在也常用年號代指皇帝,比如嘉靖帝、萬曆帝、康熙帝、乾隆帝,但這種用法並不是適用於每一個朝代,因爲明清時基本上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所以這種用法明確又方便,但是其他朝代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一個皇帝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的情況都有,其中的冠軍就是武則天,執政21年(從684臨朝稱制算起,到705年退位止,而改國號爲周後在位是15年),年號17個,亞軍就是武則天的親老公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年號14個。這夫妻倆人的年號加起來竟然比明清兩朝五百多年的總和還多。

武則天夫妻使用的年號到底有多少 比明清的總和還要多

武則天的17個年號包括臨朝稱制時用的四個年號:光宅(1年),垂拱(4年),永昌(1年),載初(1年);和正式稱帝后的13個年號:天授(3年),如意(1年),長壽(3年),延載(1年),證聖(1年),天冊萬歲(2年),萬歲登封(1年),萬歲通天(2年),神功(1年),聖歷(3年),久視(1年),大足(1年),長安(4年)。如果加上最後只用了一個月的神龍年號(唐中宗繼位後繼續用了3年,說17個就是把神龍劃給了唐中宗),那就是18個了。這平均一年換一個年號的速度,也真是夠頻繁的了,最誇張的公元695年,竟然一年換了“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三個年號。

武則天夫妻使用的年號到底有多少 比明清的總和還要多 第2張

我國古代從先秦到漢初一直沒有年號,到了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才首創年號“元狩”(之前的“ 建元”、“ 元光”、“ 元朔”都是追稱的),中國便有了使用年號的習慣。年號這個發明還是很有用的,寓意美好,又方便紀年。現在我們要比較兩個人年齡大小很容易,比如,A是1990年出生的,B是1994年出生的,那麼A就比B年長,一目瞭然。如果是在明清時候,A是康熙五十八年生的,B是雍正元年生的,那麼A比B年長,比較起來也不困難。但是如果是在武週年間呢,A說他是天冊萬歲元年生的,B說他是萬歲通天元年生的,這歷史學得不好的人,根本分不清誰長誰少。所以,同一個皇帝,年號太多是很不方便的。那麼,武則天爲什麼要頻繁改年號呢?

武則天夫妻使用的年號到底有多少 比明清的總和還要多 第3張

歷代通常都遵循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隻有遇到天降祥瑞或大事發生時才改年號。武則天執政期間年號多,是因爲祥瑞多、大事多嗎?武則天執政期間雖說發生的大事確實不少,但是她頻繁更換年號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源自她的女皇身份,她比其他帝王更想要證明自己的正統和光明偉大。比如武則天稱帝后的第一個年號“天授”,其含義很明顯就是強調她雖是女子,但是坐上皇位乃是天命所歸。而“神功”則是因爲大敗突厥和阿拉伯帝國,打了勝仗,慶賀一下,改個年號,以這種方式宣揚她雖是女皇,但是功德不輸男皇帝。

武則天夫妻使用的年號到底有多少 比明清的總和還要多 第4張

心理學角度分析,武則天以頻繁換年號的方式強調自己的功績和正統,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一會想“永昌”帝業,一會想“長壽”不衰的,每個年號背後都有武則天想表達的意思,可見她的思想活動是有多麼活躍。

武則天夫妻使用的年號到底有多少 比明清的總和還要多 第5張

至於爲什麼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也頻繁改年號,除了喜事(比如立太子、平定西突厥)、災荒和祥瑞,和武則天也有一定的關係。唐高宗在位時,武則天已經以“天后”身份參與政事了,由此引發很多臣民不滿,再受到武則天熱衷於改年號的影響,所以唐高宗也想通過改年號的方式尋求認同、加強統治。也有陰謀論者認爲,武則天是通過頻繁改年號實現對高宗、睿宗的控制,進而讓人們慢慢適應改變,爲日後稱帝做準備。

總而言之,唐高宗、武則天頻繁改年號的原因既是個人愛好、性格使然,更是政治需要,是加強統治的手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