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孝恭爲唐朝打下半壁江山,最後結果怎麼樣?

李孝恭爲唐朝打下半壁江山,最後結果怎麼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孝恭的故事大家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大唐立國之後,李孝恭被任命爲山南道撫慰大使,領兵經略巴蜀之地,打敗朱粲之後,因爲妥善處理了朱粲的餘部,在當地留下了不錯的名聲,爲後期成功招降三十多個州做了鋪墊。

620年,平定天下的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而李孝恭也請求攻打江南的蕭銑,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準備,戰船和士兵都已經集齊,621年,李孝恭以荊湘道行軍總管的身份帶着副手李靖領十二路水路大軍向江陵之地進發。

最初的戰爭極爲順利,讓李孝恭生出了輕敵之心,等他們遭遇鎮守清江的文士弘的時候,李孝恭和李靖關於進攻策略產生了分歧,李靖主張避其鋒芒,尋找機會一舉擊破,而李孝恭主張直接進攻。

其結果就是李孝恭帶兵進攻文士弘,讓唐軍吃了一個大敗仗,所幸李靖果斷找到了文士弘軍隊的弱點,反敗爲勝,繳獲戰船數百艘。

包括後面繼續南下進攻江陵,唐軍繳獲的戰船不計其數,但李孝恭並沒有將這些戰船佔爲己用,反而全部棄之於河中。這一反常的舉動讓很多將領看不懂,有人就將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得舟當濟吾用,棄之反資賊,奈何?”

將戰利品佔爲己有是一種慣例,而李孝恭的這種行爲自然讓很多人看不懂。實際上,李孝恭是考慮到蕭銑的勢力地盤很大,如果有援兵到來,會將唐軍置於不利地位,而棄船在一定程度上能故佈疑陣,讓援兵看不明白,自然會給唐軍爭取更多的時間。

李孝恭爲唐朝打下半壁江山,最後結果怎麼樣?

後來的事實也說明李孝恭的策略是極爲得當的,江陵很快就被攻下,坐擁四十萬兵力的蕭銑被迫投降。李孝恭因功拜荊州大總管,自此“開置屯田,創立銅冶,百姓利焉。”然後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繼續向南撫慰各州,相繼有四十九州降唐,都歸李孝恭統管。

623年,輔公祏發動叛亂,李孝恭奉命平叛,在犒賞大軍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李孝恭命人取來一杯水,結果水變成了血水,這對於即將出徵的士兵來說,通常是不吉利的,但是李孝恭不急不忙的說: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自顧無負於物,諸公何見憂之深!公祏惡積禍盈,今承廟算以致討,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後徵。”

這一番言論穩定了軍心,而平叛也非常順利,江南之地全部成爲唐朝的地盤,李孝恭再次因功拜爲揚州大都督,“江淮及嶺南皆統攝之。”這樣的影響力直追李世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江南的老大。

等戰事結束之後,李孝恭在揚州修建府邸,設立哨所護衛自己,儼然是要常駐此地。就在這個時候,遠在長安的李淵坐不住了,雖然李孝恭是他的侄子,但是難保不會生出什麼心思,如果真有了那樣的心思,真的就是一個大的禍患。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就上疏李淵說李孝恭有反心。李淵順水推舟將李孝恭召回長安,然後命人徹查,李孝恭並沒有想過要反,自然查不出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但是李淵既然已經將他召回了,怎麼可能還放他回去,這樣的人必須放在自己身邊才能安心,於是就在長安給李孝恭安排了一個職位,即宗正卿。

宗正卿是一個從三品的官職,簡單來說,就是負責管理李唐宗室和外戚各項事務的長官。這自然和帶兵打仗完全不搭邊,手中也沒有了任何兵權。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李孝恭再也沒有上過戰場。

李孝恭爲唐朝打下半壁江山,最後結果怎麼樣? 第2張

李孝恭本人倒也看得開,自從接下這個工作後,就與過去做了一個徹底的告別,工作之餘,他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就趕緊買了一百多個歌姬、舞女,然後在自己府中設置專門的場所,喝喝酒,聽聽歌,看看舞,生活休閒自在,彷彿過去那個征戰沙場的人不是他似的。

在與外人交往的時候,他也“寬恕退讓,無驕矜自伐之色。”完全沒有居功自傲的神色,始終本本分分。李淵看到這樣的李孝恭甚是安慰。只可惜李淵能防得了自己這個侄子,卻沒有防得了自己的親兒子。

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後逼着李淵退位,自己做了皇帝。李孝恭在這個過程中因爲毫無兵權,自始至終都沒有站隊,也沒有和誰過多接觸,所以政變並沒有波及他。

李世民登基之後,對這個從兄也是挺看重的,讓李孝恭做了禮部尚書。李孝恭越發的低調,他常常對身邊的人說:

“吾所居宅微爲宏壯,非吾心也,當賣之,別營一所,粗令充事而已。身歿之後。諸子若才,守此足矣;如其不才,冀免他人所利也。”

640年,五十歲的李孝恭暴薨,李世民很是悲痛,追封其爲司空、揚州都督。

李孝恭作爲李唐宗室中戰功赫赫的存在,雖然爲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但卻能在李淵忌憚的時候迅速轉換身份,不僅將兵權全部交出,做了宗正卿。更是爲了讓皇帝放心,選擇了安逸、閒散甚至有些縱情聲色的生活。

這未必是他的本心,但正是這樣的選擇讓他遠離了殘酷的政治鬥爭,從而保全了自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