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管仲爲什麼不除去易牙三人?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齊襄公十二年,齊襄公諸兒被公孫無知弒殺,早年逃亡國外的兄弟公子糾、公子小白動身回國,兩人都有繼承齊侯之位的權力,誰先回國誰就是新的齊國之主。

管仲讓自己的主君公子糾往齊國趕,他本人則去阻攔公子小白。管仲埋伏半道上,一箭射向公子小白。一聲“啊”的慘叫傳來,公子小白身上插着箭躺在地上,不再動彈。

公子小白的護從怒吼連連,紛紛向管仲衝來。管仲看任務完成,毫不戀戰,立即抽身覆命,根本沒想到公子小白是炸死。公子糾收到兄弟的死訊,失了警惕,懈怠下來。

公子糾趕回齊都的時候,等着他的不是衆臣的歡呼,而是公子小白的士兵,最後公子糾被殺,而公子小白成爲齊侯,他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齊桓公心有大志,想爲這紛亂的天下出分力,於是他不僅饒恕了差點要他命的管仲,更對他予以重任——拜管仲爲相國。管仲則投桃報李,拿出看家的本事來幫助齊桓公。

管仲一面從制度上入手,改組官制、軍制,一面發展齊國經濟,創造財富。管仲也是第一個打破“世卿世祿制”的人,他的舉措給齊國帶來大量的人才,而人才是一國發展壯大的根本。

齊國用管仲之前和之後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還有回到齊桓公和公子糾的恩怨上。公子糾有自己的支持勢力,其中之一便是魯國,而齊桓公老想着報復魯國的“幫弟之恩”。

齊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齊桓公發兵攻打魯國,齊魯兩軍決戰於長勺。齊國這麼一個大國,被小小的魯國打得大敗而歸。曹劌論戰的典故便出於此戰。齊國之敗固然有曹劌的因素,卻不能忽視齊國戰力低下。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第2張

有長勺之敗的奇恥大辱,齊桓公大力支持管仲改革,而管仲也不負衆望,助齊桓公登上霸主寶座,開啓齊國霸業。可以說,沒有管仲就沒有春秋的第一位霸主。

管仲身爲相國,又負責改革齊國弊政,在齊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有些事卻管不了。什麼事呢?那就是易牙、豎刁、衛開方三奸的問題。

三奸做了什麼事呢?易牙將自己的兒子做成“美食”,來討好齊桓公。豎刁爲侍奉齊桓公則自閹。衛開方是衛人,爲取悅齊桓公,十五年不歸家看望父母。

管仲臨死前告誡齊桓公:萬萬不可用此三人,否則後患無窮。結果“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第3張

管仲能革除一國之弊端,既然發現三奸的問題,爲何不出手除掉他們?其實不是管仲不想,而是不能,其中涉及的“職場”潛規則連諸葛亮都不得不避讓。

我們看看管仲是怎麼形容三奸的:易牙“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豎刁“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衛開方“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

管仲用三人的“私事”行爲套用到齊國的“公事”上,認爲他們至親的家人都不管不顧,怎麼能處理好“彼此無關係”的國事呢?但我們以齊桓公的視角來想想,便會豁然開朗。

齊桓公認爲,易牙三人爲了自己,放棄血脈親人,難道不是更忠於自己的表現嗎?易牙他們侍奉齊桓公是私事,對待自己家人是私事,治理齊國是公事,但在齊桓公眼裏:侍奉自己的私事和治理國家的公事,有什麼區別?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第4張

一國之君(對某些上司、領導一樣適用)沒有嚴格的公私之分,下屬眼裏的公事,也許是君主的公事,反之亦然,管仲便明白這點。

管仲可以革除國家弊端,因爲國家是死物,沒有“七情六慾”,但君主有喜怒哀樂,管仲怎麼革除的了?管仲也不能過分插手,以“公事”之名干擾君主“私事”,這是大忌。

三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他也很明白“職場”的潛規則,哪怕以他的權勢、地位,也不得不小心避讓,以防陷入“公私不分”的險境。

建安十九年,劉備平定成都後大封功臣,諸葛亮爲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這時候劉備的合法官位是大漢左將軍,左將軍府便是管理益州的小朝廷,諸葛亮其實相當於丞相。而此時的法正爲蜀郡太守,相當於宋朝的開封府尹。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第5張

法正這個人小心眼,“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有人看不下去,找到諸葛亮,想讓他出手管管法正,至少給主公劉備提一提,諸葛亮拒絕了。

京城長官權力雖大,卻比不得一國丞相,但諸葛亮爲何不敢管法正的事?諸葛亮原話是:“法孝直爲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隱藏的意思是法正正受劉備信任,沒法管。

法正“睚眥必報”這是私事,輔佐劉備是公事。究竟私事重要還是私事重要,不在諸葛亮,而在主公劉備。劉備認爲法正能幫自己平定天下,那所謂的私事便不重要。若法正只是個佔據高位的庸人,也不能討得劉備歡心,“私事”也許會成爲他的催命符。

管仲死前警告齊桓公遠離小人,爲什麼不直接將他們除去呢? 第6張

身爲下屬,首先要搞明白主君的“私事”、“公事”之分,不能輕易踏入其中,否則會陷入險境。歷史上諸多的小人,不是他們多厲害,而是有個強勢的後臺,因討得皇帝歡心而如同坐火箭般上升的人,還少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