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衛青的評價怎麼樣?爲什麼衛青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歷史上衛青的評價怎麼樣?爲什麼衛青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衛青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到衛青,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可能都非常好吧,在很多人看來,衛青是一個和霍去病齊名的漢朝大將,他們都是抗擊匈奴的非常厲害的將軍。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歷史上,還有在漢朝時期,人們對於衛青的評價其實是非常低的,可以說對衛青是一種根本看不起的狀態,這是爲什麼呢?爲什麼人們對衛青的評價這麼低?

歷史上衛青的評價怎麼樣?爲什麼衛青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1.衛青簡介

衛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外戚、軍事家,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爲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爲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爲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於茂陵東北1000米處,諡號爲“烈”。

衛青才幹絕人,對士大夫們有禮,對將士們有恩,戰場上也能與之同甘共苦,即使常有人評價衛青過於“和柔”,但作爲七戰七捷,自立漢以來始破匈奴的將軍,亦或出入禁中掌議論的侍中、太中大夫和參決政事、秉掌樞機的內朝大司馬大將軍,都需過人的能力和魄力。對外辱強敵有力回擊;而對待同仁,則謙和仁讓,氣度寬廣。

《資治通鑑》記載太子和皇后爲日漸寵衰後常常擔憂,漢武帝主動找到衛青表示太子溫厚好靜能安天下,是最合適的守城賢主,並讓衛青轉告。衛青在世的時候,從無人敢構陷衛太子,直到他去世之後,很多臣下認爲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圖陷害太子的才逐漸多了起來。武帝后期許多爲禍之人,如李廣利、巫蠱之禍時的江充等也均是在衛青去世幾年或十幾年之後,纔開始擔任職務。

歷史上衛青的評價怎麼樣?爲什麼衛青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第2張

2.漢朝人真的對衛青評價很高嗎

首先,漢朝有很多人都曾高度稱讚過衛青,最簡單而言,漢武帝本人對衛青都非常認可,他在衛青死後,特意在茂陵東北修建了一座陰山形狀的墓冢,“起冢象廬山”,並賜他諡號“烈”,取《諡法》“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之意。

還有,淮南王“八公”中的伍被曾評價衛青說:“大將軍材幹絕人,對待士大夫有禮貌,對將士有恩德,衆人都樂意爲他效勞。大將軍騎馬上下山岡疾駛如飛,才能出衆過人。”

不僅如此,淮南王劉安打算謀反時,曾派謁者曹樑出使長安,他在歸來時也說:“大將軍號令嚴明,對敵作戰勇敢,常身先士卒,即使古代名將也無人比得過!”

從這層意義上說,和衛青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評價都非常之高,至於西漢之後,人們對衛青的評價,就更是以稱讚居多,甚至而言,衛青直接成爲絕世名將的代言人。既然如此,爲什麼我們很多人在翻開歷史時,會覺得漢朝人們對衛青的評價普遍都不高呢?

歷史上衛青的評價怎麼樣?爲什麼衛青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第3張

3.爲什麼歷史上對衛青評價很低

其實,這主要是大家的一種錯覺,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覺,最主要是因爲一本書,它叫做《史記》。因爲,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大家所瞭解到的衛青,大都是來源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而在《史記》一書中,司馬遷對衛青的評價並不高,甚至還帶有某些貶義。

最簡單而言,司馬遷把衛青記錄在《佞幸列傳》中,說他是以外戚的身份纔得到皇帝寵幸,相當於是“漢武帝的男寵”,只不過因爲他才華橫溢,又不願自甘墮落,這才取得偉大的功績。

並且,在司馬遷《史記》中的《衛將軍驃騎列傳》中,總給人一種欲說還休的感覺。因爲,但《史記》這篇著作中,幾乎所有的列傳或者合傳,在文章的結尾處,司馬遷都會對文章中的人物做個非常深刻的評價,但唯獨沒有對衛青和霍去病做評價。

對此,我們可以看下《衛將軍驃騎列傳》這篇文章,在文章的結尾處,司馬遷只是引用蘇建(蘇武的父親)的說過的這樣一段話:“太史公曰: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驃騎亦放此意,其爲將如此!”

翻譯一下就是,蘇建曾讓衛青養賢納士,以增加聲譽,但衛青卻認爲臣子應當奉公守法,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就好,何必招士!最後司馬遷自己只點評了一句話:“霍去病也是這麼認爲的,而這應該就是他們爲將之道!”

反觀同時代的李廣,司馬遷那是不惜花費重墨,在《李將軍列傳》結尾處用了近百字對李廣進行高度評價:其身正,不令而行;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爲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可謂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也正因爲類似的評價和對比,才讓後世人在讀史時,纔會出現類似“漢朝幾乎沒有人稱讚衛青”的錯覺。對此,肯定很多人會好奇,司馬遷爲什麼要這樣寫衛青呢?其實,只要我們翻開司馬遷寫《衛將軍驃騎列傳》的時間,就會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歷史上衛青的評價怎麼樣?爲什麼衛青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第4張

據史書記載,司馬遷完成《史記》的時間,是在公元前91年,這在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中有提到,在這一年,司馬遷完成了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記載,主要有三篇文章,分別是《孝武本紀》、《三王世家》和《衛將軍驃騎列傳》。也就是說,司馬遷評價衛青的文章,是在公元前91年時寫的。

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在這一年初,漢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巫蠱之禍”,這個事件直接導致太子劉據起兵造反,而衛青的長子衛伉則選擇跟隨太子一起。最終,太子劉據造反失敗被殺,皇后衛子夫被迫自殺,衛青的長子衛伉被處死,衛、霍兩家都遭到重創。

雖然,這個事件後來被證實是太子遭人陷害,但在公元前91年,這個事件那可標準的謀反,所以衛、霍兩家那都是標準的亂臣賊子。只不過,漢武帝念在衛青和霍去病的惜日之功,沒有擴大打擊面,只是將參與者處死,但衛、霍兩家終究因此走向末落。更可怕的是,站在漢武帝皇權的角度,他們兩家都還必須做淡化處理。

也正因爲此,司馬遷在這一年末寫《衛將軍驃騎列傳》時,就無法公開去稱讚衛青和霍去病,也不好對他們做任何點評,因爲一個搞不好,可能就是殺頭之禍。要知道當年司馬遷只是替李陵說了兩句好話,結果就因爲不和漢武帝的意,就被活活閹割成太監。

在這種背景下,司馬遷又哪裏敢稱讚衛青這種敏感人物呢?直等到後來漢宣帝劉病已繼位後,巫蠱之禍得以全面平反,衛青和霍去病的形象,又才因此變得“高光偉正”。但此時,《史記》早已經完稿多年,司馬遷已早已經去世多年,所以也就無法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