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于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歷史上的于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于成龍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其實于成龍這個名字,在清朝時期出現過兩次,有兩個于成龍,而且他們之間還曾經一起共事,而今天要說的這個于成龍,是1617年出生,也就是年紀大一些的于成龍。曾經有一部以于成龍爲主角的電視劇,這裏面的于成龍是一個清官,但是作爲電視劇,必然還是對真是的歷史有過很多的改動,那麼,真實歷史上的于成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他們之間又有什麼差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上的于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1.歷史上的于成龍簡介

于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龍被任命爲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等職。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爲太子太保,賜諡“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于成龍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爲“清官第一”。

歷史上的于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2張

2.電視劇中於成龍是怎樣的人

《于成龍》的劇情主要就是講述作爲廉吏能臣的于成龍在爲官的二十三年中,跨越廣西、直隸、福建、兩江等地方,一直堅持着爲百姓做主,勤政愛民、刻苦廉潔,從小小知縣,成爲封疆大吏,國之棟樑,深受君王的敬重和百姓的愛戴的故事。電視劇沒有太多戲劇化這個人物與具體劇情,走的路線更偏向於正劇。

《于成龍》中對於各個人物的設定都是結合史實加以編撰的,因爲要突出各方性格特點,所以可能看起來好人過於好,壞人過於壞,過於強調以人爲本、忠義廉孝的主旋律,但這並不影響觀劇體驗。就像劇中的于成龍,他剛正不阿,不畏強權,但也會急於求成,固執的想把事情解決好,可能有人認爲劇中他只是靠着師爺的決策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但別忘了,如果不是他自身品質足夠優秀,又怎麼能吸引來有才能的人甘願爲他所用呢。劇中的人物大多有着鮮明的角色特點,這也更容易讓觀者喜歡他們,像是一直陪在於成龍身邊的智囊周瑞和,雖然有時候和于成龍互懟,但關鍵時刻又一心爲他出謀劃策,很難讓人討厭起來。

《于成龍》的演員團隊中並沒有看到小鮮肉,反而是清一色的實力派和老戲骨,要知道,在如今這個追星成狂的時代,沒有流量明星就相當於自動放棄了一部分市場,但因爲想要拍出一部合格的《于成龍》,導演選擇了以成泰燊、王雅捷、巫剛、修慶等人爲主演的實力派陣容,所拍出來的結果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成泰燊在劇中飾演剛正不阿、清廉爲官的主角于成龍,成泰燊本不是科班出身,在意外主演了一部話劇之後,開始正規學習,走上了演藝道路。因《世界》成名,出演過多部優秀的電影電視劇,是名副其實的老戲骨。在《于成龍》中用堅毅的眼神、深厚的臺詞功底完美的詮釋了一身鐵骨兩袖清風的清官于成龍。在一場私開皇家糧倉賑救災民的戲份中,他將拿起鑰匙,緩慢卻又堅定的走向糧倉大門,毫無猶豫的眼神,將那個一心爲民的于成龍刻畫的入木三分。除了成泰燊,還有王雅捷扮演的知書達理卻命運坎坷的石玉蘭、巫剛扮演的與于成龍既是冤家又是好友的周瑞和、修慶扮演的于成龍發小柳晉陽等等,豐富而生動的各種角色依次出現在電視劇中,爲電視劇增彩。

歷史上的于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3張

3.對於成龍的評價

于成龍是個大器晚成的人。于成龍在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曾經參加過鄉試並中副榜貢生,但因爲父親年邁需要照顧而沒有出去做官。直到四十五歲才以明經謁選清廷吏部,被授以廣西柳州羅城縣知縣。此後,他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等地方官,一直做到藩臬二司(按察使、布政使)、督撫大員,所到之處,皆有政聲。尤其是始終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愛戴。

歷代評價

康熙:“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破例親自撰碑文並題寫“高行清粹”匾額給予褒揚。

乾隆:乾隆數次遣官祭于成龍之祠,並御書“清風是式”四字。

戴震:成龍清嚴忠直, 勤勞治事,官吏無不敬畏, 歸於廉慎。

李中素:古人得一節,足以傳之無窮,公則萃於一身,無往而不備矣。

歷史上的于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4張

範鄗鼎:餘讀《明史》,而嘆廉吏之難。其人也,三百年來首軒輗,輗之後有吾陽城楊繼宗,厥後有佈政張黼、副使劉俊、嶽州知府張舉與吾邑洪洞衛英數人,前輩石公瑤言之彰彰哉!餘觀數人,廉也而或短於才,才矣而或疏於學或餒於氣。才、學、氣備矣,而或不得於君,不獲於上,政事止及於一時一隅之間。君子惜其用廉之未盡善也。本朝養士四十餘年,得於先生,先生之廉可不謂其盡善乎!廉則心清,心清則理明,理明則才全,理明則學優而氣壯。

武祗遹:其剛毅自矢,不畏強禦,則包孝肅也;其精白一心,可對天地,則趙清獻也;其安上利下,扶危定傾,則司馬溫公也;易簀之日,僅餘竹簍敗笥,污衣舊靴,銀錢毫無,則海忠介之蕭條,棺外無餘物,冷落靈前有菜根也!所謂“言顧行,行顧言”,公之謂也。

熊賜履:嗚呼!餘考傳記,三代而後以廉幹稱者代不乏人,然類多矯飾沽激,流爲刻核,以納於偏畸。故措施建樹、表裏初終之際,往往難言之。未若公之狷介性成,質任自然,略無矯強刻厲之跡。而誠意感孚,無不服教畏神,不疾而速,直有超越於古人之上者。然後嘆公爲真不可及,而益信誠中形外之爲不誣也!

彭紹升:操執似海中介,智略似王文成。行成於獨,不言而人自化。用能保聖天子始終之恩,立百爾在官之準,永斯人沒世之慕。區區發奸禁暴,豈足以見公之厓量哉。

於準:先清端平生從不講學,而所行未嘗不合於道。素景慕者,漢則江都、隆中,唐則鄴侯、宣公,宋則魏公、溫公,明則文清、文成。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