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攻城戰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三國演義》當中出現了很多戰爭鏡頭,其中不乏攻城戰。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古代攻城好像沒有多大的難度。只要有攻城的鏡頭,好像沒有攻不下來的。其實,古代攻城,除了守城將領主動投降外,如果強攻,難度都非常大。古代戰爭電視題材,真的把中國古代攻城戰還原,那成本可能有點高。所以,我們真正要了解古代攻城戰,只能在史書裏面去尋找他的影子了。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古代攻城戰

從古代城池,看攻城的難度?

古代的城市又稱之爲“城池”,其中“城”指的是“城牆”,而“池”指的是“護城河”。意思是每座城市的城牆周圍有護城河環繞,作爲城牆的防禦。那麼,古代護城河的城牆,有多高呢?由於每個時代的城池大小,城牆高度都不同,我們就選幾個典型的代表來說一說。就以十三朝古都長安(西安)城爲例,漢朝時期的長安城城牆有多高呢?按照《中國城池史》的說法:

古代的長安城全城城圍25100米,全城用土築城牆,相當堅固,夯土城牆最厚的部位達到16米。據記載每個城門上都有重樓。每個城門都有3個門洞,各寬8米,12輛車可以並行。在城的東北角、西南角還顯示出當年護城河的痕跡。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第2張

護城河

按照《中國城池史》的說法,古代長安城呈四方形,城牆夯土16米,每個方位有3個城門,各寬8米,12輛車可以並行。不過,近代考古發現,東漢時期的長安城南門也就是安門,有3個門洞,每個門洞寬10米,高18.5米,門道做夯土路基,道路兩側還做出排水溝。說明,古代長安城經過歷代王朝加固了的,城門寬度已經達到了10米,高達18.5米,大約五六層樓那麼高。

現存的西安城牆爲明代建築,全長13.7千米,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13.74千米。護城河在城牆外側20米—60米處,壕溝深二丈(6.4米),廣八尺(2.56米),環城一週。現在北京紫禁城外的城牆高10米,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襄陽城的護城河有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所以易守難攻。

從考古發掘,和現代的古城牆來看,古代的城牆高度基本都在10米以上,護城河的寬度都在3米以上。隨着歷史的發展,雖然很難掌握隋朝以前長安城護城河的數據,我們拋開護城河的寬度不說。就以古代如此高大的城牆,運用近代史上的大炮,估計也難以撼動。冷兵器時代,其攻城的難度,可想而知了。

因攻城難度大,而衍生的攻城器械!

我們知道了古代城牆高達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攻城時靠人力肯定是無法攀爬上城牆的。所以,必須藉助攻城器械才能達到攻城略地的目的。估計很多人在古裝電視劇裏面見過,古代的攻城方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搭竹梯(木梯),然後士兵爬上城牆攻城。其實,春秋早期的攻城方式並非竹梯(雲梯),而是築土爲山以攻敵城。當軍隊到達敵軍的都城時,將帥命令士兵挖土,填平對方的壕溝城池,當築土高度與城牆一樣高的時候,士兵可以跳上城牆,攻入城中。

所以,《左傳·襄六年》記載:“晏弱城東陽(今山東省臨胊縣),而遂圍萊。甲寅,堙(土山)之環城,傅於堞(女牆)。”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弱,圍攻萊國。築土山攀登上了萊國的城牆,萊共公出逃棠地,晏弱率兵攻打,滅亡了萊國。

還有《公羊傳·宣十五年》也有記載:“楚子圍宋,使司馬子反乘堙(土山)而窺宋城,宋華元亦乘堙而出見之。”東漢儒學大師何休解釋說:“堙(yin),距堙,上城具也。”古代攻城時,積土爲山,藉以觀察城內虛實,然後登城,稱之爲“距堙”。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第3張

安市城

韓國有一部古裝喜劇電影叫做《安市城》,裏面有一個情節就是,唐太宗進攻高句麗,攻打安市城時一直攻不下來,唐太宗就採用了“距堙”的辦法攻城。當土堆的高度接近安市城時,唐軍正準備雲梯攻城的時候,高句麗人挖掘了地下的夯土。土山垮塌,唐太宗最終沒能把安市城攻下來,還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故事情節誇大就不用說了,只要涉及到古代歷史,韓國一貫採用的手法。不過韓國電影也再現了我國古代採用築土爲山的攻城辦法,雖然有誇大,但是細節還是很到位。

中國早期的攻城方式,好像在中國古裝影視劇裏面,沒有看到這樣的故事情節。我們大多看到的是利用雲梯攻城,普遍認爲雲梯是魯班發明的,所以在魯班之前是沒有云梯的。根據《墨子·公輸》的記載:“公輸盤(bān)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公輸盤爲楚國發明瞭雲梯準備進攻宋國,墨子聽說以後派弟子禽滑釐等300人爲宋國城守,墨子親自前往楚國遊說,打破了公輸盤進攻宋國的陰謀,楚國不敢攻宋。從《墨子》一書的記載來看,春秋末期纔出現雲梯,此後雲梯攻城也越來越頻繁。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第4張

雲梯攻城

什麼是雲梯呢?估計很多人以爲是古裝電視劇裏面攻城時出現的竹梯,其實雲梯和竹梯不同。根據《武經總要》的記載:“雲梯,以大木爲牀,下施大輪,上立二梯,各長二丈餘,中施轉軸。”雲梯是用於攀爬城樓的車子,以大木頭製成牀板,下面安裝車輪,一般有6個輪子。上面樹立兩個大梯子,各二丈(一丈3.33米)多長,中間有轉軸,可摺疊。車子的四面用生牛皮遮擋,並以人力推進,靠近城牆以後,將上面可以摺疊的飛梯豎起來,可以觀察城中的敵情。由於梯子高聳入雲,因此取名爲“雲梯”。

雲梯除了可以觀察敵情,上面可以摺疊轉動的梯子還可以搭在城牆上,士兵沿着這個梯子可以爬到牆上去,所以又稱之爲“飛雲梯”。隨着改朝換代,很多城池的城牆加固後越來越高,後來就出現了“飛梯”。和雲梯的不同點在於,飛梯要輕首貫雙輪,沒有防護,且長度達10米左右,主要用於攀登城牆。

還有竹飛梯,和影視劇當中不同的是,古代的竹飛梯是用一根獨竿大竹,中間插上木頭,用來攀登城牆。影視劇當中出現的攻城梯,一般是我們家用的那種由兩根竹竿(木頭)製作成的梯子,這樣的梯子比較穩固。但是,古代的城牆高達十幾米,一般的竹梯很難達到那個長度,所以要藉助雲梯才能爬上城牆。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第5張

古代雲梯

古代除了雲梯攻城,還採用發石車(拋石車),據《范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爲機發,行三百步。”說明春秋時期已經有了拋石頭,來攻城的車子了。《三國志·袁紹傳》當中也出現過發射石頭的車子:“太祖乃爲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衆號曰霹靂車。”曹操利用發石車,攻擊袁紹的城樓,袁紹幾乎無法抵擋。說明,拋石車在古代戰爭當中也很常用。

古代攻城戰當中,除了雲梯和拋石車,用得最多的就是衝車。這個不用解釋,很多人都知道,由八個車輪,載着的巨型圓木,用來衝撞城門用的。還有尖頭木驢(木牛),車形和轀車很接近,形狀像一個活動房子,上面有木板,木板上面蒙生牛皮,裏面可以隱蔽十幾人,當推到敵軍城下時,以攻城挖地道。此外,古代還有一種攻城器械叫“火車”,車上有鍋爐,裏面有熱油炭火,點燃推到敵軍城門樓下,可以將城門燒壞,稱之爲“火車”,如果對方倒水,據說火勢更猛。這種攻城器械,在古代也很常用。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裏面我們經常看到硝煙瀰漫的場景,其實古代有專門製造塵灰的車子,稱之爲“揚塵車”。這種揚塵車,可以放置在移動的飛車和板屋上,將揚塵車推到城牆邊,守城的人聞到濃煙,必迴避,攻城人可利用雲梯登城而上。古代這麼多的攻城器械,一旦運用到戰爭當中,大概知道古代攻城有多不容易了。

古代的攻城戰,到底有多難?

《孫子兵法》上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古代用兵有很多種方法,首先採用謀略取勝,其次採用外交手段,讓敵人屈服,最後就是攻城,這是萬不得已的做法。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進攻陳倉,當時守衛陳倉的是魏國將領郝昭。諸葛亮先 採用招降的辦法,讓郝昭投降,結果不管用。當時外交手段已經不奏效了,所以諸葛亮只能圍攻陳倉。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第6張

諸葛亮

諸葛亮採用雲梯和衝車,逼近城門。郝昭利用火箭逆射雲梯,蜀軍的雲梯被點燃,梯上的人皆燒死。郝昭又以繩子鏈接石磨,壓蜀軍的衝車,衝車被擊毀。諸葛亮以井字形木蘭,以向城中射箭。蜀軍又以泥土填護城河,築土牆攀城,郝昭又在內重新築重牆。諸葛亮又挖地道,想從地道攻入城中,郝昭又於城內挖地道,橫向攔截蜀軍。兩軍晝夜激戰了20多天,最終諸葛亮無計可施,於是撤兵。看來古代攻城,要比守城的難度要大得多啊!諸葛亮智慧超羣,還是沒有把陳倉攻下來,攻城難度可想而知了。

古代攻城難度就不說了,其古代攻城的殘酷程度,比古裝影視劇殘酷得多。唐朝趙元一在《奉天錄》當中記載了“奉天之難”的過程:建中四年((783年))正月,唐德宗李適(kuò)因爲削藩導致軍閥兵變,避難奉天(今陝西乾縣)。叛軍推舉朱泚(薊州刺史朱懷珪之子)爲首領,史稱“涇原之變(奉天之難)”。

唐德宗逃亡奉天后,朱泚(薊州刺史朱懷珪之子)率軍猛攻,開始他在奉天城東南隅下營,建造了木檻(木欄杆),據說人可以藏在裏面觀看奉天城牆上的情況。唐德宗招募了一個善於拋物的崇福寺僧人昭悟,此人利用拋石,將對方的木檻砸碎了。朱泚沒能在建造木檻,於是建造雲梯攻城,也就是“雲梯之役”。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第7張

攻城略地

朱泚招募來善於建造雲梯的工匠,當天建造,第二天就造好了。雲梯高百尺(大約33米高),闊十二丈(大約40米長),梯子上可以容納500名力士。當時奉天城人人驚慌,神武軍使御史大夫韓澄,曾經管理劍南道八州,見過這種陣勢,唐德宗將其看作韓信,非常高興,讓其禦敵。

韓澄領命,挖地道穿行,並布幹馬糞二百車,作爲火攻備用。城牆上每30步用一口大鍋裝滿膏油,佈滿城上。將易燃的細松脂準備了50車,陌刀(唐代長柄刀)5000把。朱泚利用雲梯攻城,韓澄利用守城器械反擊。

根據《奉天錄》原文中的記載:“城外羣兇,三軍齊叫,雲梯既動,鋒鏑雨集,城中木石,飛聲雷震。”頃刻間,雲梯塌陷,叛軍進退兩難。開始,雲梯上面有溼氈,弓箭射不進去,當雲梯塌陷以後,煙火焰然。叛軍跳入地面,此時松脂亂下,熱膏雨散,數百步之內,松脂燃燒的火焰達數千尺,火光沖天,哀鴻遍野。據說,還突然起了大風,吹向叛軍。大家可以想象,當時的慘烈程度,差不多人都被烤熟了。奉天危機很快解除,叛軍未能攻下奉天城,朱泚後來被部將所殺,朱滔(朱泚之弟)病死,李懷光(朔方將軍李嘉慶之子)兵敗自縊。

最後,我們來看看火器時代的攻城戰。根據明末著名的史學家許重熙《江陰城守後紀》的記載:清兵入關南下進攻江陰城(今江蘇江陰市),利用火炮攻北門,城上的矢石如雨點一般密集,清兵不敢靠近,火炮的距離不行。清軍主帥,命令上將九人架設雲梯攻城,登城的時候,守城士兵用長槍刺殺,死了四個傷了五個,有身中三箭的,有劈去頭顱的,有掉下雲梯成齏紛(粉末狀)的,有被火箭燒死的,總之觸目驚心。

主帥大怒,獨身而上,來勢洶洶,城牆上一個叫劉耐的年輕人,用短槍刺過去,主帥竟然對方用嘴巴咬住了短槍,對方拔刀砍劉耐。突然旁邊出現一個人,用一挺槍刺中其咽喉,清兵主帥墜入城下。清兵兩個都督聽說後,大怒,傳令十營內選了幾員猛將,步軍三萬人,造雲梯十張,次日分十處,進攻江陰城,怕死逃跑的斬。

古代攻城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演的區別有多大 第8張

八旗兵

次日,清晨清兵放炮吶喊,三萬軍士造了十條浮橋,一齊過了護城河,分十處登雲梯上城牆。城上守衛的士兵,用磚石投擲而下,長槍刺敵。清軍以船遮蔽進入城內,炮石落下,沒有不碎的。凡從城牆上入的清軍士兵,全部被對面所發的炮弩擊斃。在攻城腳的清兵,被城牆上的石頭亂砸,死傷無數。

兩個都督仗着自己勇敢,穿了三層衣甲,腰間懸掛了兩把刀,肩上還插了兩刃,手上也拿了兩把刀,獨自登上雲梯,跳上城垛手執大刀就亂砍。城上的守軍以棺木抵禦,用短槍刺其身,都刺不進去。於是,一羣士兵刺其臉,城垛旁邊一湯姓童子,手持鐵鉤鐮,用力鉤斷了都督的喉管,一個竹匠割斷了他的頭,身體墮落城下。外兵都都來搶奪屍體,城上梆鼓齊鳴,磚石箭鏃如雨點一樣落下,死傷大約千餘人。清兵只好用牛皮帳擋住城牆上的矢石,纔將都督的屍拖走。後來清兵用銀子買都督的人頭,被戲弄一番以後纔得到。

其實,歷史上很多這樣的例子,足以證明攻城的難度實在太大。尤其是清軍入關南下,頒佈剃髮令後,很多人反抗,且堅守城池拒不投降。當城被攻破以後,清軍進行了屠城。從史書的記載來看,真的是一部血淚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