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鰲拜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鰲拜

康熙時期的大臣鰲拜,身爲順治欽定的"輔政四大臣"之一,身份高貴。然而世人對其最深刻的印象卻是"智擒鰲拜"中那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身影,卻往往忘記其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和忠肝義膽。

一代名臣悲慘落幕

公元1669年,一代名臣鰲拜病死獄中,這位滿清開國功臣經歷過硝煙四起的戰場,體驗過權傾朝野的盛氣凌人,最後卻在疾病交加中在昏暗的牢獄中死去,令人嘆惋。

對於鰲拜的評價,世人普遍的看法是驕橫跋扈,把持朝政誤國誤民。但是這往往是人們只看到了他在康熙年間的所作所爲而得出的結論,過於片面。其實,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囂張跋扈只是他在晚年時期的表現,在其青年時期,倒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忠臣,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2張

康熙

從軍生涯功勳顯著

鰲拜的戰功大都集中在其跟隨皇太極和順治征戰期間,即清軍入關前和入關初期。而鰲拜首戰是在一處叫皮島的地方,即今天的朝鮮半島,這次戰事不僅打出了鰲拜的名聲,並且使鰲拜獲得了爵位。可以說,這次戰爭作爲鰲拜從軍的首戰,是極其成功的。

在皮島戰役中,鰲拜針對軍情,主動請纓到戰爭前線,並大膽的提出了聲東擊西的戰術。果然,敵軍在鰲拜所率清軍的重重迷惑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潰不成軍,金軍乘勝追擊並一舉攻下皮島。戰後鰲拜憑藉此功被皇太極封三等男爵,並賜號"巴圖魯",意爲"勇敢的猛士",可見鰲拜在當時在皇太極心目中的印象。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3張

電視劇中的鰲拜形象

不僅如此,鰲拜還爲清軍入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打下這基礎的戰事便是鬆錦會戰,交戰的雙方是金軍和明軍。在此戰中,鰲拜跟隨濟爾哈朗進攻錦州,在鰲拜的帶領下大敗明軍。此戰過後,明軍敗局已定,已經無力和金軍對抗,此戰爲清軍入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鰲拜憑藉此戰晉升護軍首領,成爲金軍中響噹噹的人物。

而在清軍入關後,鰲拜更是愈發勇猛,前後總共征戰13次,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打擊李自成和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軍。順治元年,鰲拜率軍追擊李自成的農民軍,並將其重創,進而致使李自成在九宮山滅亡。而後又在順治三年再次率軍阻擊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軍,一舉打敗敵軍並殺死了首領張獻忠。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4張

李自成

經過這兩次對農民軍的打擊,愛新覺羅氏在關內已經徹底站穩了腳跟,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清軍入關前還是入關後,鰲拜都爲清朝立下汗馬功勞,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功臣。他在皇太極和順治心目中的分量,不亞於徐達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對皇太極忠心耿耿

鰲拜不僅在軍事上功勳顯著,在政治上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忠肝義膽之人,對皇太極忠心不二。在皇太極死後,全力幫助他的兒子福臨登基,並穩固皇位,這期間最著名的就是他和攝政王多爾袞之間的恩恩怨怨。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5張

皇太極

崇德八年皇太極駕崩後,他的長子豪格與他的弟弟多爾袞開始了對皇位的激烈爭奪。在這時,鰲拜以一句"共立盟誓,死生一處",力主由皇太極之子豪格繼位。鰲拜率領武裝力量守在崇政殿外,對多爾袞,怒斥到:"吃穿先帝之衣飯,蒙受先帝深恩,不立先帝之子,吾等願隨先帝而去"。後來在豪格和孝莊太后的重壓之下,多爾袞妥協了,最後年僅6歲的福臨繼位爲帝。

可以說,順治能夠坐上皇位,除了有孝莊太后的大力支持外,鰲拜也是功不可沒,如果沒了鰲拜牽制多爾袞,給了他巨大的壓力,單憑豪格是根本不足以抗衡多爾袞,也就不會有順治的登基,更別說後來的康乾盛世了。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6張

順治

康熙爲什麼一定要殺鰲拜

順治登基後,鰲拜盡心盡力,成爲了順治的心腹大臣,而在順治逝世後,年僅8歲的玄燁繼承了皇位,鰲拜也由於失去了制衡而變得囂張跋扈,但最終讓康熙下定決心除掉鰲拜的是因爲鰲拜做了兩件事,使得他感到皇權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這第一件是鰲拜擔任輔政大臣時,利用職權將費揚古及其子處死。事情的起因費揚古父子是在出巡時擅自乘坐御馬,這本來是一件小事,最多處罰一下便可,但是鰲拜藉機將事情無限放大化,上升到費揚古對大清朝不忠的層面上,結果費揚古及其兩個兒子最後都被處死。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7張

費揚古

第二件事是"換地"。順治爲了報答開國功臣立下的汗馬功勞,給諸位大臣特批了圈地,其中鰲拜的圈地在定興一帶。但鰲拜不滿,便想利用職權,換來京城東邊的圈地。但不料遭到蘇納海、朱昌祚的極力反對並上疏孝莊太后,最後被駁回了。鰲拜爲此心生忌恨,不顧滿朝大臣和康熙的強烈反對,捏造罪名陷害兩人並最終私自處死。

不僅如此,因爲京城東邊一帶的圈地屬於正白旗,而旗主是蘇哈克薩,鰲拜便一不做二不休,羅織了20餘條罪狀,向康熙進言欲要處置蘇哈克薩。面對着莫須有的罪名,康熙自然不肯同意,但是鰲拜竟接連上奏數日,並對康熙實施人身威脅。最終,在鰲拜的胡攪蠻纏下,蘇克薩哈被處死。

這兩件事看似是鰲拜利用自己的權勢陷害他人,但是在康熙心裏,這是對皇權的挑戰和漠視,康熙也明白,要想獨攬大權,鰲拜必須除掉,康熙已經把鰲拜列入了必殺名單之中。但無奈當時康熙還年幼,沒有親信,雖有心但力不足,只得韜光養晦,在暗中積蓄力量。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8張

孝莊太后

這也是鰲拜留給世人普遍的印象,但他爲何與年輕時候的鰲拜判若兩人,是什麼原因導致鰲拜由一個忠肝義膽的開國功臣轉變成一個驕橫跋扈的權臣?

導致鰲拜轉變的原因

其實不難猜想,歷史上許多大功之臣都在後期居功自傲而引得皇帝不滿,最終落得悽慘下場,鰲拜也不例外,但細數下來,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鰲拜的出身決定的,作爲武將出身的他,在思考問題的方面上遠不及那些文官,這導致了鰲拜給人一種"大老粗"的感覺。說白了就是鰲拜是一個頭腦比較簡單,心裏率直的人,說話做事不考慮後果,這樣的性格導致了他爲人處世常常剛愎自用、狂妄自大。

歷史上的鰲拜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電視劇的區別有多大 第9張

智擒鰲拜

第二個方面是他的累累戰功給了他驕傲的資本,這也是許多功臣的通病,鰲拜也沒能倖免。在這樣的戰功下,加上他那剛愎自用的性格,自然會驕橫跋扈,氣量狹隘。

第三個方面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方面,在四位輔政大臣中,索尼早已經去世,蘇哈克薩被鰲拜陷害至死,遏必隆又對鰲拜馬首是瞻。在這樣的環境下,無人能夠制衡鰲拜,加之康熙此時還未成年,導致了鰲拜自然會目中無人,竟敢篡改聖旨,欺下瞞上。

鰲拜是一個忠臣,他的赫赫戰功爲清軍打下了不少江山,對皇太極忠臣耿耿,但是可惜的是,鰲拜效忠的對象僅僅是皇太極而已。可以這麼說,鰲拜對於皇太極來說是一個忠臣,但是對於整個大清來說,鰲拜則是一個佞臣。

在康熙初登帝位時,由於沒有了顧慮,加上剛愎自用的性格,以致於鰲拜擺不清自己的身份,作威作福,造成了自己不得善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