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龔遂:七十歲纔出名的西漢大臣,他的一生有哪些政績?

龔遂:七十歲纔出名的西漢大臣,他的一生有哪些政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龔遂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龔遂,山陽郡平陽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早年因熟讀儒家經典而聞名鄉里,舉孝廉出仕爲官。可惜的是,龔遂的運氣不太好,他的老闆乃是昌邑王劉賀。劉賀本是漢武帝劉徹之孫,其父昌邑哀王劉髆(bó)早亡,因此劉賀在五歲時就承襲王位。值得一提的是,劉賀的祖母正是有着''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之稱的武帝寵妃李夫人,舅公則是李廣利。武帝晚年時,李廣利爲了日後富貴,聯合丞相劉屈氂等大臣謀劃擁劉髆爲太子,事情敗露後兩人被腰斬,李家盡數被誅,原本很受漢武帝寵愛的劉髆被迫就藩昌邑,不久便抑鬱逝於昌邑封地。

漢武帝駕崩後,霍光通過一系列鬥爭掌握大權,在漢昭帝病逝後,權臣霍光並沒有直接迎立戾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爲帝,而是選擇迎立昌邑王劉賀爲帝,這其實就註定了劉賀的悲劇結局。據史料記載,霍光迎立劉賀之前,並沒有仔細調查劉賀的爲人,考慮到他是昭帝唯一在世子侄,便從山東迎接他來到長安登基。殊不知劉賀自小喪父,缺乏管教,性格輕佻、言行浪蕩,本身行爲很不檢點,而劉賀的惡劣品行,也害苦了昌邑國的一幫屬臣,這之中就有龔遂。

龔遂自幼立志成爲忠良正直之臣,可惜剛入仕途便碰上了劉賀這樣的奇葩主公。爲成爲青史留名的千古忠臣,在昌邑國任職期間,龔遂一有機會就苦口婆心地勸導劉賀,教他如何行事、爭取百姓支持,還時不時援引古代各種反例,痛陳其中弊端。然而即使龔遂痛哭流涕,也無法阻止劉賀的胡作非爲。

劉賀初登帝位後,壓根沒搞明白形勢,以爲還可以像之前在封地那樣肆意胡來,於是整日同宮中侍者一起嬉戲玩耍,龔遂見此自然苦苦勸諫,但是結果和以前一樣,沒有起到絲毫作用。二十七日之後,權臣霍光聯合其他朝臣,直接以上官太后的名義將劉賀廢爲庶人。漢宣帝劉病已登基後,又下詔封其爲海昏侯。劉賀的一衆跟班,幾乎被霍光全數下令處死,除了名聲較好的龔遂與中尉王陽二人。這兩人因曾多次規勸劉賀而逃過一劫,只是被剃掉頭髮貶去邊境從事苦役,五年後得以釋放。

龔遂:七十歲纔出名的西漢大臣,他的一生有哪些政績?

霍光病死後,宣帝劉詢逐步穩固了朝政大權。彼時渤海郡饑荒嚴重、盜賊並起,朝廷一時沒有合適人選,於是在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一致推薦下,龔遂於是出任渤海太守。至此,龔遂的仕途終於苦盡甘來,時年七十歲。在赴任渤海之前,宣帝按照慣例會見了他,想要親自考察一番。由於之前大臣們的一致吹捧,漢宣帝以爲龔遂應該是一個偉岸高人,結果見面發現是個白髮糟老頭,不免有些失望,冷淡地問道:''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

換做是其他人,皇帝第一次召見就潑了冷水,或許早就驚慌失措了。不過龔遂早年經歷了太多波折,因此神色沒有絲毫變化,而且回答還很不客氣。漢宣帝一說到渤海,就認爲當地人不是盜賊就是亂民,但龔遂卻直接說哪有什麼盜賊,都是“陛下之赤子”。當然,在刺激到漢宣帝后,他又將渤海百姓飢寒困餒、盜賊興起的原因歸結於地方官吏,''海瀕遐遠,不沾聖化,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宣帝聽後,認爲龔遂年事雖高卻很有見地,是朝廷難得的賢臣,便允許龔遂可以便宜行事。

龔遂:七十歲纔出名的西漢大臣,他的一生有哪些政績? 第2張

短短數年,渤海郡''盜賊悉平,民安土樂業''。宣帝見此龍顏大悅,詔令龔遂調回中央,擢升爲水衡都尉(秩二千石)。水衡都尉一職始設於漢武帝元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 ,掌上林苑,兼管國家貨幣制造、皇室財政收支等,權力極大,由此可見龔遂在宣帝心中的地位。龔遂回到長安數年後,老死於水衡都尉任上,忠直之名廣傳天下。後世常將其與黃霸作爲“循吏”的代表,並稱爲“龔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