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債臺高築”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周赧王借錢打仗還不起怎麼辦?

“債臺高築”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周赧王借錢打仗還不起怎麼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債臺高築”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親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出於某種原因向我們借錢。當我們把錢借給他們之後,大部分人都會信守諾言,按時還款。而有小部分人卻賴着不還,拒絕履行“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義務,這樣的人我們俗稱爲老賴。

古代不乏存在着老賴,他們或貴爲天子,亦或是市井小民。我國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國君,落魄到向國內的貴族們借錢,最後因爲沒有辦法償還,狼狽不堪的躲在後宮的高臺之上當起了老賴,令人啼笑皆非。成語“債臺高築”便因此而來。

“債臺高築”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周赧王借錢打仗還不起怎麼辦?

老賴

這位國君,便是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

說起周赧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他“既不幸,又幸”。說周赧王不幸,是因爲他即位之時,周王室已經行將就木,不得不仰大國鼻息以苟延殘喘。春秋時期,各大諸侯國爲爭奪霸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周天子尚有利用之處。進入大爭之世的戰國時期,歷史的主旋律由爭霸轉爲了統一,周王室成了俎上魚肉,任人宰割。

但是周赧王又是幸運的,其是周武王後代子孫中活得最長的天子,在位時間達五十九年(公元前314年至公元前256年),親眼見證了秦國的崛起以及蠶食天下。同時,周赧王雖是周朝的末代國君,但他本人壽終正寢,“五十九年,王赧崩,秦並西周,周民遂東亡”。也就是說,周朝在周赧王駕崩之後才正式滅亡,他本人並不需要對周朝的滅亡負多少責任。

“債臺高築”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周赧王借錢打仗還不起怎麼辦? 第2張

“既不幸,又幸”的周赧王

周赧王大抵是歷史上最可哀的君主

· 居無定所,寄人籬下

《史記·周本紀》載:“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西周”。戰國末年,原本小的可憐的周王室又分裂成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周於是始分爲東西,王室衰微,政在西周”。周赧王或是寄住西周,或是寄住東周。不過,象徵周天子權威的九鼎卻始終爲西周擁有,所以說是“政在西周”。

同時,所謂“天下共主”周赧王所轄的城邑不過三十六座,所屬人口不過三萬。而戰國末期,隨便一場大戰的兵力投入都在數十萬上下,如秦趙長平大戰,雙方投入總兵力逾百萬。而到了這時候,周天子所屬子民僅剩三萬,可謂是悽悽慘慘慼戚。

“債臺高築”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周赧王借錢打仗還不起怎麼辦? 第3張

· 借錢打仗,債臺高築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攻取韓國負黍,陳兵西周,“王赧恐,背秦,與諸侯約縱”。疲於奔命的周赧王聯絡山東六國,集結天下之師於伊闕,合縱攻秦。此時的王室財政捉襟見肘,周赧王砸鍋賣鐵,東拼西湊總算是集結了一支五千餘人的王師。然軍隊有了,尚缺車馬錢糧,周赧王於是向洛陽城內的貴族富戶借款以爲軍資。

爲了籌集到軍資,周赧王給這些貴族富戶們頒發欠條(借券),答應等到與山東六國合縱攻秦凱旋後以戰利品償還。周赧王王師五千將屯於伊闕,以待諸侯之兵如期而至。但當時魏國、韓國被秦軍攻打,自保尚且不足,談何攻秦。趙國剛剛經歷了長平大戰,尚未從陰霾中走出,齊國與秦國交好,不願加入合縱。

“債臺高築”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周赧王借錢打仗還不起怎麼辦? 第4張

躲在高臺當老賴的周赧王

楚、燕兩國雖派軍前來,然畏秦如虎,皆列營作觀望狀。五千王師屯於伊闕數月,軍資糧草殆盡,兵無戰心,遂無功而返。周赧王此次出兵,既徒費無益又欠下鉅額軍資。“王赧負債,無以歸之,主債急,乃逃之於此臺,後人因以名之”。債主們手執周赧王的欠條聚於宮門,執券索債。

羞愧難當的周赧王不得不逃往南宮高臺之上以躲債。後世因此將此臺戲稱爲“避債臺”,成語“債臺高築”由此而來。周赧王合縱攻秦雖然無功而返,卻也因此觸怒了秦昭襄王,使秦將摎攻西周。結果,“西周君奔秦,頓首謝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受其獻,使其歸於周”。

“債臺高築”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周赧王借錢打仗還不起怎麼辦? 第5張

周赧王羞憤而逝

結語

同年,周赧王於太廟祭拜先祖文王、武王后,羞憤而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並西周,周民遂東亡”,國祚800多年的周王朝至此滅亡。《說文解字》雲:“赧,從赤(因羞愧而臉紅),故羞慚赧愧之意”。周赧王姬延,雖居天子之位,但受制於諸侯,既無地容身,又無權可使,苟且偷生,債臺高築,故號之曰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