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史思明擊敗60萬唐朝軍隊,最後下場如何?

史思明擊敗60萬唐朝軍隊,最後下場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史思明。

唐朝的唐肅宗能將唐朝挽救於水深火熱之中,其實並不在於他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在於時運。其實一個人如果想要建功立業的話,一定離不開時和運這兩個字。時就是時機,運就是運氣,當然了,還要得民心,手下要有人,才能成功。

如果說是唐肅宗拯救了唐朝,還不如說是他的手下郭子儀幫助他拯救了唐朝,其實郭子儀纔是真正的救世主。安史之亂的第二年,就是唐肅宗繼位之後的第二年,安祿山的叛軍和唐軍一直在戰爭中,彼此消磨着對方的實力。

當時的安祿山的氣勢非常的勇猛,接連的攻下了長安、洛陽這樣非常重要的城市,唐朝處於風雨飄搖的局勢。

然而唐肅宗繼位之後,這一切都發生了轉變。其實安祿山本就是一個沒有水平沒有文化的人,他剛剛攻打下洛陽之後就忙着當皇帝,然後建立了燕朝,並做了很多猥瑣的事情,他將他搶奪來的財寶都運回了他的老家范陽。從此之後他便變得沒有遠見,他的臣子們看到之後,都覺得自己在他的手下不會有前途,於是紛紛離心,使得朝中的軍心不穩。也正是安祿山的懶散沒有遠見,爲唐朝的復興提供了機會。

史思明擊敗60萬唐朝軍隊,最後下場如何?

當時的太子李亨在臨危時刻受命在靈武山登基,他登基之後就收復了民心。因爲民心始終都站在唐朝這一邊,而安祿山則沒有多少人擁戴他。因爲在安祿山繼位之後,他就變得越來越無能,總是在洛陽實行一些暴政,到處燒殺搶掠,擾亂民心,使得人們對他有了非常大的意見,離衰亡也不遠了。

而這時的唐朝在經歷過很大的波折之後逐漸的凝聚起來,有了新的戰鬥力,並且有了李光弼,郭子儀的加入,使得唐朝軍隊越來越強盛。李光弼在北邊太原坐鎮,將叛軍包抄粉碎,消滅了很多的叛軍。

還有很重要的兩點,一是爲唐朝的調兵遣將,贏得了非常寶貴的機會。二是爲平叛奠定了非常堅實的物質基礎,因爲江淮門戶是國家稅收穫利最重要的地區,所以江南的糧餉,不停的向關中運往。

李亨運氣比較好,他雖然算不上一代明君,但是他卻有着很厲害的手下。他的手下看出了叛軍真正的缺點,就是兵力很分散,戰線很長。所以他爲李亨出了很多的主意。

李亨有着很致命的一個缺點,就是隻會想,從來不會做,而且他還有一些急功近利,做事情的時候喜歡大包大攬,其實他並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他的手下李泌知道他的缺點,所以能及時的提醒他,幸虧李亨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

李泌對他說,想要收復兩京,那一定要着重於削弱叛軍的機動力量,絕對不能給他們復興的機會。就在他們還在定奪計劃時,安祿山突然死了。殺死安祿山的是太子安慶緒,他擔心安祿山會將他的帝位傳給他弟弟,所以就將安祿山殺死了。

即便如此,安慶緒也無法穩定民心,無法收復軍心。李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非常激動,便決定要收復兩京,誰都攔不住他。當時唐朝的局勢也不是很穩定,而且糧食都供給不足,面對這樣危急的時刻,初戰就以失敗告終,形勢非常的危急。幸虧有郭子儀他們來接應,率領15萬大軍反攻長安。

史思明擊敗60萬唐朝軍隊,最後下場如何? 第2張

但是由於安慶緒和史思明在內戰中消耗了很多的兵力,所以他們再無回天之力。於是唐朝沒有耗費多少力氣就佔據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區。這時唐肅宗很高興,便封了史思明爲漢陽的節度使。

後來唐肅宗突然又變卦,他認爲,史思明沒有安全性,怕他會造反,所以想要除掉他,但是史思明知道之後便不再想要投降,並殺了所有勸他投降的人。並且發誓與唐朝一輩子都成爲敵人。

他憑藉一己之力將60萬的唐朝軍隊全部擊敗,堪稱戰神!但這個人卻過於殘暴,他對自己的親人都不放過。所以有一次他的兒子史朝義打了敗仗,很害怕會被史思明殺死,所以先將史思明給殺了。

他這死的實在是太窩囊了,沒想到如此勇猛之人,這麼多唐朝大軍都殺不死他,卻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裏,恐怕他是如何無論也想不到吧!他死了之後軍心混亂,這也爲唐朝後來平叛叛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