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秋瑾就義前提出的三個條件李鍾嶽準了兩個,爲什麼他卻不同意最後一個條件?

秋瑾就義前提出的三個條件李鍾嶽準了兩個,爲什麼他卻不同意最後一個條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爲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正因爲她走在時代的前沿,因此她的舉動引起了清政府的極大恐慌,清廷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將革命的烈火撲滅在萌芽之中。

光緒33年,秋瑾從上海老家回到浙江江陰縣,任大通學堂的督辦。大通學堂原爲徐錫麟、陶成章等創辦,是光復會訓練幹部、組織羣衆的革命據點。秋瑾到任後,立即成立了體育會,招納革命人士,祕密進行軍事訓練,並推舉徐錫麟爲首領,計劃在浙皖兩地同時起義。

秋瑾就義前提出的三個條件李鍾嶽準了兩個,爲什麼他卻不同意最後一個條件?

然而由於叛徒泄密,起義的日期被清政府得知,徐錫麟只得提前倉促起事,立刻便遭到鎮壓,徐錫麟被殘忍殺害。清廷在審訊革命黨人時,一些人經不住嚴刑拷打,招出了秋瑾和大通學堂。浙江巡撫張曾揚立刻急電告知紹興知府貴福,貴福便命山陰縣令李鍾嶽查抄大通學堂,秋瑾被捕。1907年7月15日,秋瑾英勇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32歲。

秋瑾臨死前,曾向山陰縣令李鍾嶽提出過三個條件:一、准許寫家書作別;二、不要梟首;三、不要剝去衣服。李鍾嶽聽完後,果斷的答應了她後兩個條件,然而對於第一個條件,李鍾嶽卻考慮再三沒有同意。按理說,臨死之人,留一封家書,也是人之常情,爲何李鍾嶽卻給予拒絕了呢?其實李鍾嶽也有難言之隱。

李鍾嶽,是安丘縣人。他18歲中秀才,39歲中舉人,光緒24年中進士,此後被放逐到地方當了一個小小的山陰縣縣令。他滿腹才華卻不被重用,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愛國之情。晚清時期,國內風雲激盪,特別是秋瑾等人爲革命救國而奔走呼號的行爲更是讓李鍾嶽仰慕不已。對於秋瑾的才學,李鍾嶽也是萬分欽佩,其中秋瑾的一句“馳驅戎馬中原夢,破碎山河故國羞”的詩句更是被李鍾嶽反覆吟讀,拿來教育兒子說:一個女子能做出這樣的詩,比你們男兒有出息多了。

正是對秋瑾的惺惺相惜,當上司貴福要求李鍾嶽查抄大通學堂,緝拿秋瑾時,李鍾嶽卻向貴福反覆陳述該校並無越軌行動,請求暗中調查,從長計議,實則爲了拖延時間。在李鍾嶽的反覆陳述下,貴福雖不大高興,但也沒有明確的反對。這爲大通學堂迎來了寶貴的時間,該校的大部分師生才能安然逃走。

一週過後,貴福看李鍾嶽一直按兵不動,大爲惱火,就嚴厲斥責李鍾嶽說:“府憲命令,汝延不執行,是何居心?限汝立即率兵前往,將該校師生,悉數擊斃,否則我即電告汝與該校通同謀逆,汝自打算可也。”說完將浙撫的催促電令甩給李鍾嶽,憤怒而去。

秋瑾就義前提出的三個條件李鍾嶽準了兩個,爲什麼他卻不同意最後一個條件? 第2張

在封建王朝,官大一品壓死人,李鍾嶽雖然想保全秋瑾等人,但他官職低微,胳膊扭不過大腿,最終只好在上司貴福的監視下,帶兵前往大通學堂,緝拿亂黨。爲了防止士兵開槍殺人,李鍾嶽一直走在士兵的最前列,並嚴令士兵不許擅自開槍。

秋瑾被捕後,貴福讓李鍾嶽抄了秋瑾的孃家,李鍾嶽在搜查過程中放過秋瑾居住的小樓,以免牽連甚廣。在他的放水下,搜查草草了事,一無所獲。秋瑾被審訊時,李鍾嶽也處處給予周全,讓她坐在椅子上,兩人促膝長談,形同會客。有人將此事報給貴福,貴福大怒,氣勢洶洶的責怪李鍾嶽:“爲何不用刑訊,反而待若上賓?”並命令他立即斬殺秋瑾,李鍾嶽認爲證供皆無,不能隨便殺人。貴福聽後更是怒不可遏,怒斥道:“此係撫憲之命,孰敢不遵?今日之事,殺,在君;宥,亦在君。請好自爲之,毋令後世誚君爲德不卒也。”

在貴福的層層施壓下,李鍾嶽自知自己官職低微,已經保不住秋瑾了,於是便對秋瑾說:“餘位卑言輕,愧無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諒之也。”說完便淚如雨下,並詢問秋瑾還有沒有需要自己做的?秋瑾便提出了三個條件。李鍾嶽果斷的答應了後兩個,第一個卻沒有同意,之所以不同意第一個,並不是李鍾嶽不近人情,而是因爲他身在官場,身不由己。

秋瑾就義前提出的三個條件李鍾嶽準了兩個,爲什麼他卻不同意最後一個條件? 第3張

他以一個七品芝麻官的官職,已經使盡渾身解數的去和上層周旋,來保護秋瑾和她的同志們。他的這些行爲已經引起了頂頭上司貴福的嚴重不滿。如果此時他再讓秋瑾寫信回家,無疑會授人以口實,落下爲革命黨人傳達情報的嫌疑。如果日後被算賬,自己也將吃不完兜着走,還要連累子孫後代,要知道當時清廷畏懼革命黨人,寧可錯殺也不放過,因此一旦被扣上私通革命黨的罪名,自己也會跟着倒黴的。

秋瑾死後,貴福果然對李鍾嶽秋後算賬,向浙撫張增揚歷數李鍾嶽在秋瑾一案中包庇秋瑾,屢屢抗命的消極表現,李鍾嶽也在秋瑾被害三日後,被冠以“庇護女犯罪”的罪名遭到革職。李鍾嶽回到杭州寓所後,對秋瑾之死內心非常愧疚,難以釋懷,常常獨自唸叨“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之後趁家人不備,在房中自縊而亡,時年53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