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他和正妻唆魯禾帖尼育有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

拖雷少年時就跟着父親東征西討,跟他的三個哥哥一樣英勇善戰。成年之後,他帶領軍隊四處征伐,戰功赫赫,爲蒙古帝國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貢獻。成吉思汗把自己的四個兒子看成是帝國的四根支柱,讓他們各自分管不同的事務:朮赤管狩獵,察合臺掌法令,窩闊臺主朝政,而拖雷則統領軍隊1219年,拖雷跟着父親西征。父子倆帶領主力部隊直逼花刺子模的不花刺城,並將其一舉攻克。在父親的命令下,拖雷又帶着一支精銳之師越過阿姆河,直接攻佔呼羅珊諸城。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後來,成吉思汗攻打塔裏寒寨(今阿富汗木爾加布河上游之北)時,塔裏寒軍民頑強抵抗,據險堅守,蒙古大軍打了七個多月,始終拿不下來。拖雷受命回師跟成吉思汗一起圍攻塔裏寒,這纔拿下了此城。此後,蒙古軍隊將城內的軍民盡數坑殺。很快,拖雷又攻入呼羅珊地區,血洗了這裏曾經反抗過蒙古大軍的城池。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第2張

有一次,一支蒙古小分隊在馬魯城下被盡殲。拖雷知道後,在121年春指揮七萬大軍圍攻馬魯。馬魯守軍將領出城投降。拖雷起先承諾不會殺害他,但等蒙古大軍進城後,卻把城中所有軍民盡數坑殺,僅留下了城中的四百個工匠。此次屠殺,死難者多達七十萬人,馬魯城由此變爲一片廢墟。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第3張

1221年夏,拖雷進攻你沙不兒,守軍欲獻城歸降,被拖雷拒絕。他命令部下用大炮、拋石機強攻該城,攻下之後立即屠城。他所經之地,各城皆被血洗。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第4張

在進攻也裏(今阿富汗赫拉特)時,拖雷儘管准許城中平民百姓投降,但是卻坑殺了一萬多守軍。

說拖雷勇猛也好,殘忍也罷,無論如何,屠城是蒙古帝國的一種威懾之策。蒙古軍隊攻佔城池的目的是燒殺搶掠,一邊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一邊威懾別人,這也是許多人詬病蒙古軍隊的原因之一。

在成吉思汗的四子中,拖雷無疑是最受寵愛的。蒙古族有個習俗,即由最小的兒子承襲父業。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第5張

不過,在西征開始前,成吉思汗考慮汗位繼承人時,認爲窩闊臺宅心厚,長於人際交往,更適合處理朝政,所以決定日後由窩闊臺承襲汗位。

成吉思汗臨終前,再次將四子叫到身旁,一再強調他們要團結,要擁護窩闊臺,絕不能自相殘殺。

成吉思汗病逝後,根據封建帝制,應該馬上由他選定的窩闊臺繼承汗位,但是此時,蒙古還不是封建社會,庫裏勒臺(部落議事會)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窩闊臺欲登基爲汗,只有成吉思汗的遺命是不夠的,還得等庫裏勒臺的最終決定。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第6張

後來,由於庫裏勒臺意見有分歧,有人支持拖雷,有人支持窩闊臺,導致汗位空了兩年,這兩年就由拖雷攝政,他也由此掌管了蒙古帝國的軍政大權,成爲當時蒙古帝國的實際執政者1229年,爲了選出新的大汗,蒙古各部又召開了一次大會。會上,依然有人墨守成規,認爲該立拖雷,不應遵從成吉思汗的遺命,使得大會上爭吵不斷。

但是,此時朮赤已死,窩闊臺又有察合臺的大力支持,相比之下,拖雷勢弱,最終被迫擁立窩闊臺爲汁。

窩闊臺成爲大汗之後,拖雷繼續四處征伐,對蒙古帝國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有人說“拖雷之功,著在社稷”。

但是,這位功勳卓著、對蒙古帝國貢獻巨大的英雄卻在四十歲的時候突然死亡了,原因何在呢?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第7張

《元史·睿宗傳》中作了較詳細的記述,大意是說,窩闊臺病得很嚴重,薩滿法師說是因滅金時殺伐太重使鬼神震怒所致,必須找一個跟窩闊臺地位差不多的人代他喝一杯符水,纔可以救他的命。

而窩闊臺身邊跟他地位、功績相差無幾的就只有拖雷一人了。於是,拖雷“禱於天地,以身代之”,將符水一飲而盡。後來窗闊臺病癒,而拖雷卻死了。

由《蒙古祕史》中的相關記述可知,拖雷喝符水乃薩滿法師佈下的陷阱。而這件事是窩闊臺授意並批准的,因爲拖雷功勞太大,窩闊臺擔心他會威脅到自己的聲望和地位。因此,這杯水拖雷根本推辭不得,只能接受。飲下此水後不久,拖雷便留下遺囑死了,表明這杯水確實是有毒的。

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元睿宗拖雷簡介 第8張

不過,關於拖雷的死因,史學界並無直接證據,所以專家們對此爭議不斷,有數種不同的意見。

種認爲拖雷是一位仁義的英雄,他對其兄仁至義盡,誠心替兄赴死這是《元史》、《史集》等史書的作者的觀點。

第二種說法是窩闊臺和拖雷都被薩滿法師玩弄了,那杯水的確有毒,但窩闊臺和拖雷都沒有察覺。

第三種觀點是窩闊臺是主謀,因爲拖雷威望很高,勢力很大,功高震主,窩闊臺怕他於己不利,所以把他除去了。

無論是史料還是推測,都很難準確說出事情的真相。一方面,當時皇室內爭權奪利的鬥爭的激烈程度不是現在人能夠想象的;另一方面,那時蒙古帝國還不處於封建社會,蒙古人的思維方式跟漢族人可能並不一樣,因此我們無法用漢人的思維去揭開這件事的謎底。

也許拖雷之死,就這樣成了千古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