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歷史上會怎麼評價他?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歷史上會怎麼評價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今天的歷史書上會怎麼寫他呢?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三百四十年前(1678年3月23日),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但6個多月後,就在重病中永遠告別了他的“大周朝”,他本人也成了康熙“英明神武”的背景板。但事實上,三藩之亂從發生到結局,都談不上“歷史必然”,吳三桂不是必反,也不是必輸,假如,當年贏的是吳三桂,那麼,後世史書上對這個樣本式的“大奸大惡之徒”,又會如何書寫呢?

吳三桂一生,做過大事四件,抗清、降清、剿殺南明,最後又叛清,一輩子像是折返跑,經過這些折騰,收穫蓋棺論定的帽子兩頂:“漢奸”與“反覆無常”。但其實透析他的一生所爲,與其把他定性爲一個極品渣男,倒不如說,他只是一個不夠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歷史上會怎麼評價他?

1

先說吳三桂生平的第一件事,抗清。在引清軍入關之前,吳三桂是崇禎朝著名的“忠臣孝子”。17歲那年,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被八旗軍包圍,吳三桂僅僅帶着20名家丁闖重圍救父,一戰成名,成了舉國最聞名的少年英雄——當年霍去病首次帶兵出塞也是17歲,因此吳三桂的橫空出世,讓大明彷彿看到了救世主。

崇禎十四年(1641年)的松山慘敗之後,吳三桂成爲了大明朝在遼東最後的指望。皇太極曾兩次親自寫信勸降,一邊勸吳三桂審時度勢,“今者明祚衰微,將軍已洞悉矣”,“時勢若此,將軍雖勇,一人之力,其奈之何哉”;一邊許以高官厚祿,“將軍之親戚可以完聚,富貴可以長保矣”。可謂給足了面子,信中對時局的分析也很透徹。可吳三桂非但不降,也沒有率軍逃入關內,反倒以劣勢之軍主動向清軍發動進攻。在當時的大明朝,還能有誰比吳三桂更忠勇,更像一個孤臣?

2再說第二件,降清,這應該也是吳三桂“漢奸”得名的主要原因吧。

當時的形勢是,李自成兵困北京,吳三桂勤王未果,崇禎帝自縊殉國。如果你是吳三桂,你會怎麼辦?

其實,作爲沒有任何戰略腹地和後勤補給的一城孤軍,選擇無非兩種,降李或降清。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爲,降李就比降清更高尚。要知道,李自成纔是導致崇禎死亡的“直接兇手”,在當時的倫理綱常下,比清軍更加“不共戴天”。

吳三桂最初也確實考慮過降李,但後來因爲李自成那邊的失誤,包括劉宗敏霸佔陳圓圓,吳三桂又改主意了,最終決定降清。

關於吳三桂改主意降清,大體說來有三個批評,基本都沒有什麼過硬的道理。

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那是文學家的誇張和以偏概全。吳三桂降李本就是利益權衡計算後的無奈之舉,他對大順軍毫無政治上的認同,陳圓圓一事更多是起了一種催化作用。更何況,吳三桂“大丈夫在世不能保一女子,有何面目立於世上!”這句話真的有錯麼?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歷史上會怎麼評價他? 第2張

說吳三桂反覆無常,那是爲罵而罵,全然脫離了歷史情境。李治安先生在《吳三桂大傳》中說,“吳三桂處在選擇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他的心情既複雜而又動盪不定。心理上的,感情上的,性格上的因素都在影響着他作出選擇”。與其說吳三桂反覆,怎麼不去批評李自成、劉宗敏因小失大,最終把三桂推向了清朝一邊呢?

再說,在那個時代,比吳三桂更反覆更無恥的大明臣子太多了,大多數文臣是闖軍來則從闖,清軍來則從清,短短一個多月就兩次改換門庭,哪裏有政治道德可言。而吳三桂至多隻是在最後關頭改變主意而已,他畢竟還沒有降李啊。

說吳三桂是“漢奸”,這就是更典型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如前所述,吳三桂是清入關前明朝在遼東最後一個降清的人,對大明已是仁至義盡了,在某種基於民族主義的嚴苛定義下,吳三桂或許可以算得上“漢奸”,但試問,在清軍入關之後,從北京到南京這一路閃電式的進軍,除了史可法等寥寥幾位忠臣,什麼左良玉,什麼江北四鎮,什麼東林復社,什麼各地守土有責的文臣武將,哪個不是內戰內行黨同伐異一觸即潰,最後大多都降清做了“漢奸”。而他們降清的緣由,又有哪個比得上吳三桂的情非得已和情有可原。你說錢謙益?嗯,跳河怕“水太涼了”和捨不得柳如是,是個降清的有力理由。

況且,吳三桂降清伊始,未必就是鐵了心打算做“漢奸”,他一開始的想法很可能只是借清軍入關消滅大順軍,而後南明以疆土酬謝,兩國劃黃河而治。吳三桂在所謂的“請降信”中,是以“亡國孤臣”的名義,懇請清朝出兵,幫助他報君父之仇,“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

事實上,當南明君臣聽說了吳三桂借兵討賊捷報頻傳之後,無不興高采烈,“舉手加慶”,把吳三桂看成了再造社稷的大英雄,把他比作借兵沙陀平定安史之亂的中興唐朝名將郭子儀、李光弼。弘光帝朱由崧誇“三桂倡議討賊,雪恥除兇,功在社稷”,還封吳三桂爲薊國公,子孫世襲。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歷史上會怎麼評價他? 第3張

3吳三桂的第三件事,是剿殺南明。從幻想借助清軍光復大明,到甘做大清臣子併爲後者剿殺南明,吳三桂的這一轉變,部分出於時勢的裹挾,部分出自他個人權欲與野心的計算。從這個角度上而言,你可以說吳三桂是典型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他的效忠對象崇禎帝身亡後,他的忠明思想逐漸削減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精密的利益計算和權欲膨脹。

既然是大清臣子,吳三桂參與剿殺南明政權其實也並無不妥,此一時彼一時罷了。事實上,吳三桂一開始的戰爭對象也主要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從北京一路追殺到李自成在九宮山遇襲身亡。

吳三桂剿殺南明政權的主要戰場是西南,特別是貴州和雲南。我個人認爲,吳三桂這一生最無法自圓其說,最厚黑、或者說最接近無恥的事情就發生在他這段經歷的尾聲——逼死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

吳三桂擒獲了流亡緬甸的永曆帝,按慣例,凡俘獲或投誠的明宗室重要人員,一律解送北京,再做處置。吳三桂此時身份已是大清臣子,如果這樣按照規則辦事,後人也就無話可說,但吳三桂竟然主動提出要奏請朝廷,就地處決永曆帝。他的理由是,從昆明至北京路途遙遠,地方還不那麼安靜,萬一途中被劫,誰也負不了這個重大責任。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歷史上會怎麼評價他? 第4張

李治安先生在《吳三桂大傳》分析說,吳三桂主張就地處死永曆。一來可以保全已獲得的功勞,二來可以消除朝廷對自己的猜疑。

這些全部都是基於自身利害的利益計算。不過吳三桂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更接近一個“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如果擊潰南明政權的最後希望,還能推說是“職業行爲”,但捕獲永曆帝,不求你“槍口擡高一寸”,爲何還要主動做加法?永曆帝如果押送北京,雖然活命機會不大,至少還可以多活一年半載吧。

據《清史稿·吳三桂傳》載,永曆是被弓弦勒死的。勒死永曆父子後,吳三桂還命昆明知縣親運薪木至城北門外,將他們的屍體燒化,然後屍灰四揚,徹底消屍滅跡。我認爲,這件事是吳三桂無法洗脫的黑點,怎麼黑都不過分。

4最後一件,三藩之亂,吳三桂後來反清,於是又被戴上了反覆無常的帽子。但我不得不說,這可能又是一個言過其實的“黑點”了。

吳三桂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反”的。按照吳三桂的人生規劃,他極可能並沒有反清稱帝的野心,他的目標是世守雲貴,讓他吳家的子孫後代一代代承襲“平西王”。這並非沒有先例,吳三桂一心想要仿效的就是他在剿殺南明時打過交道的雲南沐王府。

順治和多爾袞多次表達過永不撤藩,與清朝相始終的決心,這些還都寫入了賜封的金冊之中,而康熙的撤藩決定有點“背信棄義”的意思,更是操之過急,如果待吳三桂等老一輩去世,趁第二代年輕,威望不重,再行撤藩,可能也就不沒有“三藩之亂”,吳三桂的罪名也就不會再加上一條“反覆無常”了。

吳三桂起兵前,頭戴方巾,身穿素服,在永曆陵前,親自酹酒,三呼再拜,慟哭不止。熟悉內情者自然會覺得吳三桂過於虛僞,但按照《吳三桂大傳》一書的解釋,吳三桂的眼淚並非全然不真誠,“三桂的這番舉動,是對他降清後所作所爲的自我否定。人往往在遭到重大挫折或失敗時,才反躬自省,發現自己的不足或錯誤。三桂的前程由於撤藩而譭棄,實爲他一生中重大挫折,這才‘覺今是而昨非’,否定自己的過去,重新締造未來”。

但試想,如果當初永曆不是死於吳三桂之手,吳三桂此次起兵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在藉助反清復明力量上,將會更加得心應手,更不會背上“虛僞”之名,這也是自作自受了。

如果說吳三桂在起兵前的夢想只是讓“平西王”世代相傳的話,起兵後他的政治野心顯然大大膨脹,開始有了當皇帝、建立新朝的想法。很多人建議吳三桂,應奉大明朝爲正統,尋訪明朝宗室,明確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將會更充分的發動臺灣鄭經等“復明勢力”,形成更強大的統一戰線。但這一建議卻被吳三桂以及他身邊那些渴望做開國元勳的近臣們所否決。

假使吳三桂反清成功,開創新朝,多半會搖身一變成爲漢族英雄,像“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朱元璋那樣名垂青史也說不定。畢竟,天下人的“思明”之心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漢”之心。按照帝制時代的一貫套路,還會闡發出很多諸如吳三桂深入敵營三十年,泣血隱忍苦心孤詣臥薪嚐膽密圖恢復的感人故事。

假如當年吳三桂成功了,歷史上會怎麼評價他? 第5張

綜上,假如回吳三桂生活的明亡清興之際,我們可能會發現,吳三桂以這樣的形象在歷史中定格,實在是由於他始終立於時代潮頭,過深地介入了明亡清興時代幾乎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以至於無所遁形,被迫要爲許多並非他個人所能承擔的時代之惡負責。

知乎上有一個很有趣的腦洞問題,“吳三桂反清若成功,歷史書如何描述他的經歷爲其洗白?”有網友模擬呂思勉的筆調說,“周太祖以兩度反叛,反覆無常名。引女真入關、弒桂王於滇亦其人也。然朱明末世,積弊難除,百端難理。女真又英主迭興,中原淪陷,剃髮易冠,此其艱鉅,較諸陰謀篡竊,殆百倍過之。雖有污名,亦不負其威名焉。”

“雖有污名,亦不負其威名焉”,聲名狼藉的吳三桂與這句蓋棺定論之間,只有一道細細的紅線。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