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唐長安城的防禦力爲什麼那麼差?容易被攻破

唐長安城的防禦力爲什麼那麼差?容易被攻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長安城面積太大,人口太多。

唐朝長安城市轄區人口達到兩百萬人,城牆內就超過一百萬。唐朝前期以後常態下關中的糧食供給就一直不能完全自足,需要依賴大運河轉運至渭河,戰時只會更加嚴重。相比而言明清北京城面積要小,人口自然也少。明代時北京城人口剛抵七十萬(萬曆年間),清代中期超過百萬,但是那時全國人口已經逾億。唐時長安城周圍駐軍雖在全國算多,比如神策軍曾達到十五至十八萬,但是城市面積達到可怕的84平方公里,是北京的一倍半,又處於平原之上,防守起來戰線拉長之後兵力就分散了。況且本來神策軍所負責的駐防範圍則不僅僅是長安城,而是整個關中京畿地區,兵力分散就更加嚴重。因此可想而知,在戰時這麼多人口可不是一般小城在守城戰時能夠安分凝聚的。市民人口大於部隊數量,又沒吃的……

唐長安城的防禦力爲什麼那麼差?容易被攻破

城築得太大的一個後果就是戰時防守很難組織,守備軍隊人數要夠,調動要快,其成本遠比在關中四塞的四個關卡進行防守要高。因此廣義上的長安就是整個關中組成的京畿地區。恰好關中四個方向均有險可守,東門潼關,西門散關,北門蕭關,南門武關,就天然形成了一個城防體系。所以實際上整個關中地區是一座大“城”,歷朝歷代也是對關中整體進行規劃的。而長安城本身則更像是整個關中的“皇城”或者說“內城”了。從這個角度講,不光長安,任何一座古代城市一旦外城被突破,內城防守的失敗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另外一點就是潼關距離長安城的距離非常合理,探哨快馬加鞭一兩天可到,而大部隊行進則需要四五天或更慢,這就給了城內足夠的週轉時間逃跑。所以基本上只要潼關一敗長安城內的組織就撤瞭然後開門投降,反正也打不贏,連打都沒怎麼打過。

唐長安城的防禦力爲什麼那麼差?容易被攻破 第2張

相比來說,漢長安城的規模要合理得多,因此每逢亂世還尚可一戰。實際上漢長安城纔是古代史上以同一座城郭矗立時間最長的城池,自西漢劉邦築城到隋代廢棄,這座城池被使用了超過九百年,也說明西漢建城之合理。明清西安城更小,但因爲城高牆厚,在民國時期尚有二虎守長安一戰,也能說明其防禦能力。

唐長安城的防禦力爲什麼那麼差?容易被攻破 第3張

唐長安城的設計、規劃和建設在當時是大大超前於中古時期的時代發展的。在一千年的跨度上都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城。直到二十一世紀初,現代西安市的主城區規模纔將將覆蓋了當年唐長安城的城牆範圍。對於一千年前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這座偉大的城市更像是帝國時代遊戲中奇蹟建築般的存在。她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一座都城,甚至是一座城市,是中華帝國所創建的文明處於最巔峯時期的象徵,是統一大帝國恢宏氣度的體現。

或許這也是爲什麼,長安城在當時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也是遠超過我們這個時代任何一座城市的原因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