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項羽爲什麼不願意過江 如果過江又會怎麼樣

項羽爲什麼不願意過江 如果過江又會怎麼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項羽和烏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人們都把烏江當成了天塹,彷彿江那邊就是銅牆鐵壁般的另一個世界,劉邦抓耳撓腮、無計可施,實際上這不過是一個美好而又不現實的願望罷了。要知道,項羽從渡過江的那一刻就註定會誕生兩個現實:一是劉邦稱帝,二是他本人成爲逃犯。道理很簡單,成王敗寇耳!

俱往矣!項羽已再不是那個振臂一呼應者如集的王者了,而是如一條急急惶惶的漏網之魚。退一步講,即便是項羽有充足的資本去招兵買馬,但劉邦會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呢?難道劉邦不懂得“死灰復燃”的道理嗎?既然項羽能坐一條小船渡過江東,劉邦爲何就不能多找幾條小船過江呢?即便是再造幾條大船也不需要費多大事吧!到時候千軍萬馬入江東,項羽如何應對?或許,到時劉邦根本就用不着興師動衆。

項羽爲什麼不願意過江 如果過江又會怎麼樣

如果項羽按最初的設想,將10萬人馬帶回江東,那麼足以割據自雄,捲土重來,而實際上他即便能回,也是隻身人,等於是賠光了老本兒。有人說,項羽可以繼續招兵買馬呀!談何容易?軍餉糧秣呢?再說有多少人願意響應他的號令呢?要知道,垓下之圍前後,普天之下只有臨江王共尉一個人還在忠於他,可是共尉又在劉邦與英布的蠶食下支離破碎,搖搖欲墜,自保都難,又怎麼能顧得上去管他呢。所以共尉不過是一面插在山頭上孤零零的旗子,以至於當劉邦要消滅他的時候,竟然派去了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盧綰與武略一般的劉賈,可見對他的蔑視。

最關鍵的問題是,江東百姓會不會支持項羽。因爲老百姓的普遍願望就是過安定的生活,除非他沒有活路的時候纔會起來抗爭。所以,對於江東老百姓來說,劉邦當皇帝與項羽稱霸沒什麼區別,他們要的就是一個簡單的,容易滿足的生存環境。而當劉邦稱帝成爲了大勢所趨,其實是沒人願意再跟着項羽去玩命的。項羽死後,劉邦將韓信封爲了楚王,結果是包括江東再內的楚國很安定,沒有那一位老百姓跳出來爲項羽鳴冤喊屈。韓信被貶爲淮陰侯後,劉邦將楚國一分爲二,上半部分給了兄弟劉交,江東地區給了堂兄劉賈,直到劉賈於公元前196被英布所殺,江東也沒有發生過叛亂事件。

項羽爲什麼不願意過江 如果過江又會怎麼樣 第2張

(漢初諸侯分佈圖)

劉賈去世後,劉邦還是擔心江東民風彪悍,會有亂局出現,於是將血氣方剛的侄子劉濞封爲了吳王。結果,到了漢景帝時期劉濞帶頭製造了“七國之亂”,而老百姓不過受其裹挾罷了。因此,當項羽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過江與否意義不大,所謂過江不過多延續幾天性命罷了,當他輸光了身上帶着的本錢後,江東也不會再成爲他的“提款機”了。

項羽烏江自刎,看似悲壯,令人感慨,偶爾還被人說成是爲解天下蒼生之苦於是終止生命就等於結束戰亂,實際上這個只是一個用英雄氣短、迴天乏力去演繹的“童話故事”,虛幻、冠冕堂皇,沒有苟同的意義。況且,項羽對劉邦的恨不可能輕描淡寫地化爲一江春水,如果有一絲生機,他絕對不會放棄復仇的希望。項羽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楚漢戰爭期間他所經受的種種羞辱,怎能輕易放下。

再往上梳理一下,回到楚漢罷兵的鴻溝議和。表面上看,劉邦不厚道,明明劃定了楚河漢界,可是轉而又追擊楚軍,似乎是讓項羽陷入了被動。而實際上項羽也有預料,所以他纔沒有回到國都彭城,以免被彭越、韓信、劉邦、英布等人包了餃子,成了“甕中捉鱉”。項羽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過江據守,回到他起兵的吳中。

因爲,在四年楚漢戰爭中,項羽將彭城作爲了發力點,將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押在了同劉邦對峙的滎陽、成皋前線,這一局面的代價是源源不斷的補給,漸漸將後方江東掏空,甚至不排除激起了民憤。所以,即便項羽率10萬兵馬平穩到達江東,也需要先沿江佈防,然後再經歷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如此才能再考慮捲土重來的可能。這樣一來他纔有生的希望,但這是以他帶着10萬人馬回去爲前提,否則,隻身一人,毫無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