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東吳背刺蜀漢爲什麼會被後世詬病 原因出現在什麼地方

東吳背刺蜀漢爲什麼會被後世詬病 原因出現在什麼地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東吳與蜀漢本就是獨立的政權,爲何東吳背刺蜀漢會被後世詬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219年,關羽帶着荊州的數萬主力大軍一路北上,在擊敗了曹魏將領樂進與文聘等人後,他的軍隊包圍了襄陽與樊城,當時關羽主要進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將曹仁雖然算得上是曹魏鐵壁,但由於此前在鎮壓叛亂過程中損失了一些兵力,加上當時樊城中的兵力數量遜色與關羽,因此曹仁幾乎抵擋不住關羽的進攻,眼看就要敗退。曹操爲了防止樊城失守,他立即派出于禁督七路大軍援助樊城。只可惜于禁不熟悉荊襄地帶的地勢與氣候,就此被山洪淹沒,而關羽趁機出兵進攻,就此逼降於禁,斬殺龐德,並憑藉此戰威震華夏。

按理說,只要關羽能趁機出兵攻克樊城,曹魏政權內部就有崩塌的風險,但就在這個時候,名義上還是蜀漢盟友的孫權派出呂蒙白衣渡江,就此佔據了關羽的後方,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被圍,並被東吳方面殺害。但實際上,當時東吳與蜀漢本來就是兩個獨立的政權,暫時結盟對抗曹魏也是權宜之計,如果曹魏被消滅,東吳和蜀漢也註定會有一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要偷襲蜀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況蜀漢有借荊州不還的錯誤在線,既然如此,爲何東吳當時背刺關羽會受到後世如此多的詬病?

東吳背刺蜀漢爲什麼會被後世詬病 原因出現在什麼地方

事實上,當時荊州南部四郡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對於兩個政權而言,當時達成協議的部分,不過是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而且在漢中之戰時,劉備已經拿了自己的兩個郡換取南郡,正因如此,孫權在這個時候出兵偷襲關羽的後方,就是赤裸裸的背叛。更何況當時曹魏實力強大,即便蜀漢與東吳聯合起來都沒辦法直接消滅曹魏,但在這個時候,孫權竟然選擇先消滅盟友,確實是不明智的選擇。

東吳背刺蜀漢爲什麼會被後世詬病 原因出現在什麼地方 第2張

而且即便孫權藉此機會幾乎全據荊州,但在此之後,劉備不惜一切代價,率領大軍攻打東吳,更重要的是,如果此時劉備贏了,東吳還是不得不接受曹魏與蜀漢的雙重壓制,最先滅亡的很有可能就是東吳了,而即便孫權贏了,益州勢弱,兩家勢力更不如從前了。正因爲在樊城之戰時,孫權背刺關羽是完全失敗的決策,因此他被後世詬病也是正常的。

筆者認爲,孫權背刺盟友,除了背叛同盟外,更多是在其戰略眼光淺薄的表現,因此他纔會在這件事上被後世詬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