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爲何秦朝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卻不行呢

爲何秦朝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卻不行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秦朝時,匈奴自己也是弱逼。《史記·匈奴列傳》:“當是之時,東胡彊而月氏盛。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

爲何秦朝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卻不行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匈奴,東邊東胡強大,西邊月氏兇悍,他可憐兮兮夾在中間,還要被秦朝吊打。——這還要不要人活了?所以頭曼單于乾脆就跑路了。直到蒙恬死去,秦朝滅亡,天下大亂,中原沒人顧得上他了,才偷偷跑回到河南地(即河套地區,匈奴人的發祥地,被蒙恬搶走的地方)。

2、秦朝的士兵,經歷了幾百年鐵與火的洗禮,各個都是精兵勁卒,說句實話,這時候的秦軍,力量應該達到了上古時期軍隊的巔峯。以這樣的強軍打一個弱不拉唧的匈奴,那還不容易?

3、漢朝時,匈奴出了個不世出的英雄——冒頓。這貨對於匈奴的意義,不下於秦始皇之於中國,他東滅東胡,西逐月氏,盡服北夷,控弦之士三十萬,這時匈奴達到了其力量的巔峯。

4、這時的中原又如何呢?戰國250年腥風血雨鍛煉出的強軍,毀於一旦,此時漢軍——其實也不僅僅是漢軍,包括秦末所有諸侯的軍隊——全部不過是臨時拿起武器的農民罷了。周文攻秦,行至函谷關而聚衆十萬,這十萬大軍的素質也就可想而知了。韓信用兵,劉邦兩次奪其軍隊,他又在極端的時間內聚齊大軍,這些兵員是怎麼回事,不問可知。滅趙之戰,韓信背水爲陣,爲什麼?他自己說了,他是“驅市人爲戰”,不置於死地就不行。——當然,韓信能驅市人爲戰,這點絕對是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名將了。 

5、都知道打仗是打的經濟,那漢初時的經濟又如何?《史記》曰“天子不能均駟,大夫或乘牛車。”連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樣顏色的馬,你還打個鳥仗啊?

綜上所述,秦朝時,是以我之巔峯對弱敵,當然是吊打了。漢初時是以我之弱軍抗敵之勁旅,加上經濟全面崩潰,當然打不過了。

爲何秦朝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卻不行呢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你看,經過高惠文景四朝韜光養晦,到武帝時收拾匈奴又跟玩似的了。

秦軍武器 秦軍的武器,是極爲先進的。那麼,相較同時代的六國,秦軍的武器,有什麼特別呢?本篇專門來談談秦軍的牛逼武器:弩

爲什麼說弩厲害呢?看一個戰例:公元前342年,齊國和魏國在馬陵交戰,齊國軍師孫臏在馬陵道兩側埋伏了一萬多名弩手,當魏軍經過時,萬弩齊發,魏軍伏屍盈野。

一、主體結構 弩作爲那個年代的大殺器,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弩機。弩機是什麼樣的呢?

那麼,弩的發射原理是怎樣的呢?我們將最接近弩弓的軸或軸銷稱爲前軸,而將另一個軸稱爲後軸。扳機懸垂於機匣之下,放箭時將之向後扳,其旋轉軸當然是後軸。扳機上有一個凸緣,它具有兩個尖頭的搖桿相合,並將之保持於適當的位置(當弩弓張開時);此搖桿是弩機的第二個活動部件,它圍繞前軸轉動。第三個活動部件位於前兩個部件之上;但是與搖桿相合,它類似於我們西方術語中所謂的弦枕 

從弩處於待發狀態開始,弦枕的中心平片將弓弦的張力重壓於搖桿的尖頭上,一向後之力作用於扳機,即將搖桿下尖頭釋放並落下,導致弦枕整體下落,齒牙下縮,弩便發射。

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藉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專家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該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秦弩的殺傷力遠遠高於當時任何一種弓。

爲何秦朝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卻不行呢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實戰應用 前邊提到的齊魏兩國的馬陵之戰,有一個關鍵點就是:齊國在馬陵道兩旁,埋伏下一萬多弩手。可見,弩雖然是那個時代的大殺器,但是,密集使用的話,將產生更加恐怖的殺傷效果。

而作爲軍事強國,秦國對弩的使用,似乎更加霸氣

漢朝武器

1、刀——主要是環首刀,已經是反覆鍛打的鐵刀甚至鋼刀

2、弓、弩 遠射武器,是對抗匈奴騎兵的重要武器

3、戈、矛、戟 戈是古老的兵器,在漢代已經很少實戰;戟、矛在騎兵中有較多的使用

秦攻匈奴之戰 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蒙恬的大軍攻佔了河南地(今內蒙古境內位於黃河干流以南的河套地區)、佔據陽山(內蒙古烏加河以北),設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孟家灣),並將秦、燕、趙三國原築的長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使之成爲了中原漢民族2千年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要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