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晉惠帝司馬衷:真的是個“白癡皇帝”嗎?

揭祕晉惠帝司馬衷:真的是個“白癡皇帝”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晉惠帝司馬衷,沒有人不說他是個弱智的白癡皇帝,而人們對他白癡的認定主要是基於兩件事。

第一件是有一次司馬衷帶着一羣太監在御花園裏玩,突然園中池塘裏傳來一陣蛤蟆的叫聲,司馬衷環顧左右問道:“這些東西是在爲官家而鳴還是在爲私人鳴呢?”太監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一個太監靈機一動,答道:“在官家地裏是爲官叫,在私人地裏是爲私人叫。”司馬衷覺得這個太監回答得很好,大大賞賜了他。

揭祕晉惠帝司馬衷:真的是個“白癡皇帝”嗎?

網絡配圖

第二件事是有一年鬧災荒,災情嚴重,大臣上報說災區已經有很多人餓死了,司馬衷聽了很是疑惑:“好端端的人怎麼就餓死了?”大臣回答:“饑荒很嚴重,老百姓連糠都吃不上,當然就會被餓死。”司馬衷還是不明白,傻乎乎地問:“那爲什麼不吃肉呢?”這回答讓大臣們無言以對。

通過這兩件事,人們斷定,司馬衷就是一個傻子,認爲他是歷史上最白癡、最荒唐、最弱智的皇帝。可是僅憑這兩個孤立的事件,就測定一個人的智商高低,顯然還不夠。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從遺傳學來說,司馬衷沒有理由是個弱智,更何況他還是龍鳳結合的龍鳳胎,父親司馬炎即是晉朝的締造者,也是一個著名的陰謀家,母親楊豔出身高貴,少聰慧,善書,是一個賢德的皇后,這樣一對強強結合的龍鳳夫妻,怎麼可能會生出一個癡呆兒呢?更何況從史書記載中的司馬衷不但不白癡,還比較聰明。

也許是人們誤讀了“蛤蟆叫”和“食肉糜”的故事了。今天就針對他的這兩件“傻事”來分析一下。

揭祕晉惠帝司馬衷:真的是個“白癡皇帝”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司馬衷關於蛤蟆叫的發問,真的很白癡嗎?不見得。三個和尚說禿,三個儒生說書,什麼人說什麼話。司馬衷是搞政治的,容易把什麼問題都往政治上靠,他每天在朝堂上聽的是文武官員的百家爭鳴,他們究竟是爲公爭還是爲私爭?是爲公鳴還是爲私鳴? 揣着這些心事的司馬衷,因此產生了把池塘當成朝堂,把蛤蟆叫當成百官爭的幻覺,才脫口說出:爲官乎,爲私乎?

再譬如,司馬衷關於爲何不吃肉糜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百姓看來確實蠢到家了,糠賤肉貴,糠多肉少,這是基本常識,可這是什麼人的基本常識呢?這是平頭百姓的基本常識。

常言道:物以稀爲貴,多爲賤。所以,司馬衷的基本常識正好與老百姓的基本常識相反:吃肉是那麼多,吃糠的沒見過,吃肉己無味,吃糠定出味,這就是皇帝司馬衷的基本常識。據坊間傳聞,明太祖朱元璋在元覺寺當和尚時,需要外出化緣,經常忍飢挨餓。一天,一位老太太見朱元璋餓得可憐,給他吃了一碗白菜豆腐湯,朱元璋吃完後覺得這是天下最好吃的食物,問老人,此何食也?老人答:此乃珍珠翡翠白玉湯。多年以後,朱元璋說那是生平吃得最好的一頓珍珠翡翠白玉湯,就連御膳佳餚也不如它。

揭祕晉惠帝司馬衷:真的是個“白癡皇帝”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因此,當司馬衷聽到百姓連糠都沒得吃的時候,想到了:爲什麼不把最賤的肉拿出來做成肉糜吃呢?人對真理的認識從實踐中得出來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老百姓在實踐,司馬衷也在實踐,百姓的實踐是住草屋,吃糠,司馬衷的實踐是住宮殿,食肉糜。可是,究竟應該以誰的實踐爲標準呢?糠粑與肉糜,孰賤與孰貴?

總而言之,晉惠帝司馬衷白癡與否,絕不能憑着兩件事就可以斷定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