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爲何說秦漢以後無貴族? 秦漢貴族的沒落

爲何說秦漢以後無貴族? 秦漢貴族的沒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幾年前,也就是我高考剛剛結束,還未進入大學校門的那個暑假。一天,和一位當時頗有名氣的學者閒聊。他知道我喜歡歷史、讀過幾本史書,高考報志願,全部填報了歷史系,便高看我一眼,問起我心中最喜歡哪位歷史人物。我考慮片刻,答道:“項羽”。理由很簡單,項羽是少年英雄,24歲出道,馳騁天下,未嘗一敗。

人總是缺什麼就想什麼,想什麼就喜歡什麼。我從小體弱,常受人欺負,內心裏對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便有一種天生的渴望。這一點至今未未變。前些日子,看電影《天國王朝》中,當身染麻風病的鮑德溫國王對他的妹妹感慨地說:“你還記得麼?那一年,我16歲的那一年打敗了薩拉丁。那一天,我身穿銀色的盔甲,騎在白色的駿馬上……”頓時,我的淚如泉涌,正在晾衣服的妻子跑來問我,我說:“我一生都不會再有機會騎在馬上,手持寶劍,爲點兒值得的東西而戰了,我能不悲從中來麼?”直到此刻,我依然羨慕項羽的人生,可惜自刎烏江時,他30歲剛出頭,而我已近30歲了。

爲何說秦漢以後無貴族? 秦漢貴族的沒落

網絡配圖

十一年前,我可沒有現在這樣多愁善感,我只說“因爲項羽是一個憑一己之力,顛覆了一個帝國的英雄,無論最終的成敗,他在我心裏都是第一號人物,何況還有虞姬”,年長我20多歲的學者笑道:“我最喜歡的人正好與你最喜歡的人在同一個時代,還是棋逢對手。”這個人就是張良。

張良這個人可是牛逼大了,他是恐怖襲擊的祖師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帝王師;最強的是他還間接創立了一門宗教流傳至今。先說恐怖襲擊,張良與本拉登真有一比,兩人都是大貴族出身、都是家財萬貫、都生於弱國、都散盡家財、都策劃了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在大歷史的眼光中“博浪沙”與“911”的影響力也不分伯仲。

當羅馬人還在與迦太基人血戰到底的時候,秦始皇已經掃滅六國,統治世界。作爲一個世界的君王,嬴政登上泰山之巔時,生活在黃河、長江流域的人們有理由相信“歷史的終結”,這時候張良出現了,他用“博浪沙”恐怖襲擊告訴世人,歷史沒有終結。

試想秦始皇巡遊東方的排場:那是一座移動的鳥巢,也是一次漫長的國慶大閱兵,他展現着秦帝國的綜合國力,告訴世人帝國的威嚴。就在這威嚴之下,張良還是成功的擊中了皇帝的副車,全身而退。自此,爆得大名

十年之後,當帝國徹底動搖之時,張良又回到了歷史舞臺的中心,他輔佐了一位君王,成就了一個前後400年的王朝。我曾經戲言:“將來有一天天下大亂,能一統寰宇的很可能是一個城管”,劉邦就是一個城管。漢初布衣將相們,按今天的話說,不是科級幹部就是開飯館、酒吧或者網吧檯球廳的混混。只有張良出身高貴。所以,每當劉邦着急着慌,說出那句經典的“如之奈何?”時,張良總是能撥開雲霧,一語中的。在劉邦奪取中原的過程中,張良擔當了“帝王師”的角色,並且沒出什麼閃失。兩個人配合默契,關鍵時刻,只要在案下輕踩一腳,劉邦便能立即領悟,改口罵道:“大丈夫既定諸侯,就要做個真王,何必要做假王”。能遇到這麼配合的老闆,張良很幸運。

爲何說秦漢以後無貴族? 秦漢貴族的沒落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秦漢之際,貴族政治尚未衰敗的時代,出生於顯赫世家的張良能選擇劉邦,簡直太了不起了。我心裏總犯疑,他是如何能忍耐那些沒什麼文化、說話五大三粗的同僚?刺秦之後隱姓埋名十年的張良,活在民間、認識民間、理解民間。我想他最終是看明白、想明白了,所以纔會選擇劉邦這個混混。

到漢朝初建,張良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但仍然擁有客觀的政治影響力,“商山四皓”的精巧策劃,足見其洞若觀火。晚年張良退出政治舞臺,修仙得道去了,留下的蛛絲馬跡足夠把自己的傳奇延續到人類歷史真正的終結時刻。

十一年前的那個晚上,沒有時間談這麼多故事。那位當過政治局委員的祕書,40不到就官至正局級的著名學者也不會和我這個高中生推心置腹,不過恰好我最愛的項羽和他欣賞的張良博弈過,便多說了幾句:“張良,這個人少年時策劃暗殺秦始皇爆得大名,中年時候當了帝王師,晚年全身而退,還創立了一門宗教,起碼是成了一門宗教的一代宗師吧。他的人生基本上完成了一個知識分子所有的期望”,果然是缺什麼就想什麼,想什麼就喜歡什麼。十一年過去了,我還會爲自己不能橫刀立馬而流淚,而他是否會爲自己始終未能更進一步進入權力核心,徘徊於正局與副部之間而沮喪?

項羽和張良都是六國貴族中的佼佼者,項羽爲了他的階級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埋下了他失敗的種子。人不能和時代鬥,軍神也不成。

爲何說秦漢以後無貴族? 秦漢貴族的沒落 第3張

網絡配圖

張良也是貴族,在楚漢之爭最艱難的時刻,楚軍兵圍滎陽,雙方久戰不決。當時,張良不在,劉邦問羣臣有何良策。謀士獻計:“復立六國之後,六國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德義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稱霸。”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好在張良及時回來阻止了這個自毀長城的計劃。昔日張良一心“復韓”也曾請立韓王,如今卻諫阻分封。這個轉變對於張良來說,就是“背叛自己的階級”,托克維爾說過,這樣就會死的很慘。

歷史告訴我們,死的很慘的是項羽,而不是張良。貴族失去了時代的眷顧,只剩下歷史包袱加自鳴得意的時候,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項羽和他的八千江東子弟、田橫和他的五百壯士,只有死路一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