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湖北西部發現春秋戰國時代的神祕墓葬,墓葬重見天日

湖北西部發現春秋戰國時代的神祕墓葬,墓葬重見天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湖北利川——建南崖墓

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建南鎮與重慶萬州交界處(小地名:仙人洞)的石英砂岩崖壁上。

據研究,崖墓懸棺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遺蹟。當時由於戰爭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選擇了高不可攀的懸崖峭壁作爲葬身之處,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

懸棺葬的表現方式經專家歸納有七種類型:一是"木樁架壑式",將棺木一頭置於天然巖洞或者岩石裂隙之中,另一頭則架於絕壁的木樁之上。二是"天然洞式",將天然洞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後置棺其內。三是"人工開鑿橫式",人工在臨江的崖壁之上開鑿長方形橫龕,大小寬窄以容一具或兩具棺木爲宜。四是"人工開鑿方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寬1至1.5米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內。五是"懸崖木樁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橫向2至3個小方孔、嵌入木樁,然後置棺其上。六是"崖礅式",在臨江懸崖峭壁上有突出或凹下的岩石,因其厚重而又平坦,穩度大,或稱"巖礅"或"巖縫",將棺木置入其內。七是"巖緣式",在海邊陡峭的崖壁上找有突出的狹窄巖緣,形成天然平臺,置棺其上。

湖北西部發現春秋戰國時代的神祕墓葬,墓葬重見天日

利川建南境內溪河交錯,高山聳峙,由紅褐色石英砂岩構成的丹霞地貌五彩斑爛,是恩施州古代先民二次葬崖墓集中呈現,數量最多,保存較好的地方。傳說古代蛇死人蛻皮,人老、病,置於高崖洞中,七天七夜,善者蛻去舊皮,重獲美妙青春;惡者悲呼號啕,化爲膿血。所以,當地居民一直把這些崖墓叫作“蛻皮洞”或者“仙人洞”。經過文物普查和補查,已在白竹壩、白羊渡、沙嵌、中步營、踏水橋、蘭家寨、破石板、興隆場、大王壩石龍包、土壩嵌、芋兒溝、龍頭溪、太平鎮及謀道船頭寨等處發現崖墓40餘座,這些崖墓一律由古人在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分地集中成爲數量不等的崖上墓羣,墓在崖上,崖下非溪即河,墓門高離水面十數米或者數十米不等,石英砂岩陡峭光滑,多數難以登臨,少數至今無法登臨,居高、臨水、憑險是利川建南崖墓的顯著特點。建南崖墓型制規則,在同一墓羣中除有一個橫長方形的墓門外,其餘墓門高、寬各爲1.2米左右,形近正方。橫長方形墓門者,門下角多有二小園孔,無墓室及雕飾;正方形墓門者,其門之左、右、上三方一律雕鑿成三級門框,下方雕鑿成二級階梯,個別門楣上浮雕人物形象。墓道多數高0.92米,寬0.65米,深0.6米,與墓室間無間隔設置。墓室內乾燥通風,底面平坦,寬1.7米,深1.67米;四壁高0.93米;墓室頂面略略窿起,頂中心至墓室底面高1.1米。墓門或居中,或偏於墓室中軸線之一側,或左或右,情況不一。

建南崖墓數量多,分佈寬,延續時間長,截至目前湖北建南所發現崖墓數量如下:

【七孔子】七孔子位於建南鎮聯合八組羊渡河(陽洞河)兩岸,共有崖墓九座,八正方、一長方。一門框上角有裸體人物浮雕;1983年夏,修路民工王尊然冒險進入白羊渡“七孔子”,取出圓木小棺一具,可惜其實物盡被拋入河中沖走。

【石龍壩崖墓】石龍壩屬建南鎮白石溪大王壩石龍包,共有崖墓四座,三正方,一長方。

【金竹灣崖墓】位於建南鎮益塘村1組。墓口朝東,面積約100平方米。

【石板灘崖墓】位於建南鎮明星村4組,小地名破石板。共11個洞室,分佈在巖嘴的南北兩面。

【中部營崖墓】位於建南鎮中部營村5組。洞室一,洞口近方形,內收二級。崖壁高險,洞內情況不明。

【龍孔廟崖墓】位於建南鎮白石溪村11組,潤二溝河西岸崖壁上,距河面約50米。墓口朝東。

【蘭家寨崖墓】位於建南鎮明星村13組,藍家寨山頂東南側崖壁。開鑿時間不詳,墓口朝東南。

【石頭衝崖墓】位於建南鎮花園村9組。墓口朝北。

湖北西部發現春秋戰國時代的神祕墓葬,墓葬重見天日 第2張

【芹菜灣崖墓】位於建南鎮益塘村2組,芹菜灣一天然砂石崖壁上,墓口朝東南。

【仙人洞灣崖墓】位於建南鎮益塘村3組。鑿於一山灣灣底崖壁,墓口朝西南,單孔。

【瓦廠灣崖墓】位於建南鎮益塘村3組。墓室鑿於瓦廠山南頭山嘴巨大的獨立崖石上。

【平鎮崖墓】位於建南鎮雙龍村1組(平鎮北頭)。墓口朝西南。共2孔,墓室內無物。

【朱家溝崖墓】位於建南鎮鷂坪村3組。墓口朝西北。共兩個孔室,平行排列,間距0.85米。

【獠葉壩崖墓】位於建南鎮前進村1組。墓口朝南。單孔,孔口近方形,內收兩級,精細規整。

長時期內,利川建南崖墓一直是一個神祕的謎。一、二次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雖也曾進入十餘座崖墓考察,但都空無一物。直至1988年11月23日,白石溪大王壩石龍包崖墓羣內楠木小棺的發現和清理,這一神祕的謎底纔算基本揭開。白石溪大王壩側石龍包距利川市城120公里,傳說古爲蠻王住所。故名。該墓羣由四座崖墓組成,墓門一橫長方、三正方成梯形狀排列崖上,最低墓門距水面約300米,距羣墓所在巖腳4米,四周羣山奔騰,老巖崢嶸,人跡罕到。在羣墓下層一墓室內右側放存楠木棺材一具,長1.45米,高0.34米,寬0.39米;內空長1.24米,高0.23米,寬0.28米。無棺牀設置,棺底腐朽嚴重。棺內樹葉覆蓋人體白骨多件,經清理爲頭、肋、脊椎、股、脛、骨盆等大骨,無小骨。頭顱最大長17.9釐米,最大寬14釐米;股骨右側最大長47.8釐米,左側最大長48.2釐米;脛骨右側最大長40釐米,左側最大長40.5釐米;肱骨右側最大長33.9釐米,左側最大長33.5釐米。經初步鑑定,墓主生前爲一身高1.8米左右的男性壯漢。棺內除乾淨白骨外,尚有少量油桐果核放置頭顱兩側,同被壅於樹葉之下。樹葉多數僅存葉脈,從尚存之形狀、大小、結構辨認,皆爲青崗樹葉,無其他雜葉和器物發現。古人棺葬崖穴,彌高者爲貴。白石溪大王壩石龍包崖墓羣中,除在下層一墓室中遺存楠木小棺一具外,上層一墓室中尚有巖畫三壁保存較好。該巖畫以墓室正壁、右側壁及頂壁爲底,一律單線陰刻。正壁上方刻一圓圈,形似太陽,正中刻一大鳥,昂頭前伸,雙翅展開,有如仙鶴起舞;右側壁下刻水波紋,水波紋上用四條粗壯直線把壁面豎分爲三片,每片上再用細線刻成無數雙向延續的規整圖案,形如門面及窗櫺雕花;頂壁刻方框交錯,有如古建之藻井。整個巖畫古樸簡潔,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墓主生前地位和當時當地的文化發展狀況。

湖北西部發現春秋戰國時代的神祕墓葬,墓葬重見天日 第3張

今利川建南等地,隋、唐屬清江郡。《隋書地理志》載:清江諸郡,多雜蠻左,“其死喪之紀,雖無被髮袒踊,亦知號叫哭泣。始死,即出屍於中庭,不留室內。殮畢送至山中,以十三年爲限。先擇吉日,改入小棺,謂之拾骨,拾骨必須女婿,蠻重女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棄小取大”。根據上述記載和實物,我們認爲:利川建南崖墓屬獠人拾骨藏,其具體始建年代至少也不應遲於晉隋。其下限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利川謀道仍有人在鑿穴爲墓。

在田野調查中我們發現,建南凡有崖墓遺存下的溪河上都有以女性生殖器爲內容的名稱和傳說,如“哈二塘”、七孔子下河中的景緻故事以及七孔子上的裸體人物高浮雕等。根據這些遺存,我們認爲,建南崖墓不僅與人類生殖崇拜有關,而且與古老的母系氏族社會有關。生屋死墓,生活在利川山區一帶的古人多穴居,因此,我們認爲棺藏崖穴不僅是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理念和習俗,而且,也是他們對自己出生地的一種紀念和對將來居住追求的描繪。最近一位國外考古專家把建南崖墓的始建年代認定爲“漢”的看法,我們認爲是有道理的,也許其準確始建年代還有可能會更早。

建南崖墓是土家地區少數民族先民的一種獨特的喪葬型制,是研究民族學、民俗學的實物依據,特別是大王壩石龍包崖墓實物的出土和清理以及金竹灣崖墓巖畫七孔子崖雕的發現,更使文物工作者對生活在這一帶的土家族先民的經濟、文化生活狀況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