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真的卸磨殺驢了嗎

明朝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真的卸磨殺驢了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洪武四大案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洪武四大案,真是朱元璋卸磨殺驢嗎?

前言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帝王的江山,綿延不絕,是世世代代百姓的守護。現在雲端上的帝王俯瞰衆生,衆生於山腳下仰望雲端。遙不可及的距離,是千年難以跨越的成長,也是百姓一生遙不可及的等待。

明朝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真的卸磨殺驢了嗎

▲空印案,發生在明代洪武年間

一、 空印案件

狡兔死,走狗烹,每一個皇帝在贏得天下,亦或者取得安穩之後,就會把刀劍對準了功臣,君權之上的制度中,人人都有一個念頭,就是當皇帝,沒有能力的也只是奢望,有能力的,隨時都可能起兵造反。

爲此皇帝雖然尊貴,但是這個位置冰冷又岌岌可危。爲了保衛自己的權利,守護住江山,很多開國皇帝都會把危及他皇位的臣子,以莫須有的罪名處罰。

宋代的杯酒釋兵權,不用一兵一卒就贏得了安穩感。後來的明代有心效仿,卻大開殺戒,爲此很多文人都在批判朱元璋爲人狠辣,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明代時期最出名的四大案件就是空印、郭恆、胡惟庸、藍玉案。正是這四個案件一時之間鬧得官場人心惶惶,這成爲日後文人口誅筆伐的事情。

空印案件也是牽連比較廣泛的,在洪武九年,朱元璋發現來京城覈對糧食、錢財等官員,都會隨身攜帶着幾張空白文件,但這個文件上面卻蓋了官印,爲此朱元璋勃然大怒,想要發落這些官員。

正是這件事,讓很多人都反對,都批判朱元璋,因爲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古代交通不發達,往往書信之類的傳播速度很慢,而官員們都需要文書辦事,這就會導致很多事情發生了,上面的旨意還沒有傳達過來,就會有造成不少的損失。

空印文書能夠方便管理大小事務,達到一定的方便程度,但是朱元璋卻並不同意這樣做。雖然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尤其是元代,因爲元代土地遼闊,管轄領土也是寬廣,所以空印文書很方便。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空印文書雖然提供了便利,可是從農民出身的朱元璋深受迫害,因爲這會讓一些官員利用空印文書,擴大權力,魚肉百姓,這也是導致朱元璋親人去世後沒有土地埋葬的原因。

所以朱元璋從底層出來,更清楚底層百姓的痛苦,還有上層官員的舞弄權勢。所以當朱元璋瞭解空印文書以後,定爲欺君之罪,並處死相應官員,有些則流放充軍。

但人們的生活向來沉迷於習慣,大家都認爲傳承多年的空印文書也應該是一種習慣,而不應該當作懲罰官吏的藉口,所以朱元璋被後世文人口誅筆伐,征討多年。

明朝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真的卸磨殺驢了嗎 第2張

▲胡惟庸案

二、 胡惟庸案

開國皇帝的建立,新的國家勢必會有一些不安的因素在其中,君主的權利和丞相的權利也是相互對抗的。

在洪武十三年,占城國進貢,這種事是彰顯一個國家的威名,但是朱元璋時期的左右丞相隱祕不報,還互相推諉。

結果這件事被朱元璋瞭解了,爲此十分生氣,後來隨着胡惟庸做的事越來越多,朱元璋才以“謀反”等罪名處罰了他。

其實這也不算是卸磨殺驢,而是胡惟庸自以爲是開國功臣,而且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所以難免有點自大,這個時候的胡惟庸逐漸不再聽朱元璋的命令,甚至獨斷專行,很多事情處理後並不上報。

朱元璋又是把權力看得非常重要的一個皇帝,他的眼裏容不下沙子,尤其是胡惟庸這種做法就是危及到了朱元璋的皇權。

但自古以來丞相和皇權之間的戰爭,就一直存在的,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曾經的丞相被分權爲左右丞相,但是這個權利還是危機到了皇權。

尤其是元代,出現了很多權臣,例如鐵失、伯顏等,他們的膽量大到弒君。不過相權和皇權的爭鬥自秦朝就開始存在的。

所以朱元璋雖然對胡惟庸痛下殺手,但是其實是對皇權相權對立的一個整理,就是罷免丞相,並大包大攬地把所有事情歸於皇帝,於是在明代,皇帝的權利達到頂峯。

隨後的朱元璋開始逐漸對朝廷進行清理和改革,改變了許多流傳下來的規律,不過最終的目的還是豐富皇權,讓皇權達到一定程度。

但朱元璋的做法導致官員權力下降,所以胡惟庸案成爲了一個宣泄口,很多人藉着這個事情開始對朱元璋進行批評,一直都是罵他卸磨殺驢,國家穩定後就殺害功臣。

明朝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真的卸磨殺驢了嗎 第3張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

三、 郭桓案

洪武十五年,沒有了相權的制裁,皇權開始逐步滲入各個地方,其中就有田地。但隨着皇權的大包大攬,朱元璋就發現了官場上有人徇私舞弊,貪贓枉法。

洪武十八年,戶部侍郎郭恆被告發,理由是利用職權勾結布政司、按察司的官吏,中飽私囊開始吞併賦稅,還有各個地方的糧食、錢財等。

隨後朱元璋派人去查,最後得出的結果確實如此,而且一個貪贓的罪名牽連了衆多官員,其中十三個布政司就有十二個被牽連,六部其中五個參與,禮部、刑部、兵部、工部等人紛紛問斬,這也導致朝廷人人膽戰心驚

最後查出來損失的糧食共有兩千四百萬擔,錢財七百萬。這也是明代對於貪官污吏懲處力度大的開始。

其實從官吏角度看,這確實是一場無妄之災,但是從皇權角度看,是朱元璋把手伸向基層的開始。

當時規定每個人都要入籍,爲了加大對基層的控制,朱元璋命令官員隨糧定區,度量田畝方圓,並編入書冊當中,又因爲形狀像魚鱗,爲此又被叫作魚鱗圖冊。

後來隨着局勢穩定,制度事實方便,明代統計納稅的人口突破了六千萬,而全國的田畝共有八百八十萬頃。

可見郭恆被殺,雖然是朱元璋有意爲難,但是從背後角度來看,朱元璋把皇權發現到頂峯,基層的掌控力也逐漸加強,否則一個戶部侍郎怎麼可能牽連衆多官員一起貪污。只不過是他們阻擋了朱元璋伸向基層財賦系統的權利觸角。

所以這就是朱元璋大力懲治官員的原因。不過最後朱元璋爲了平息民憤,把主審郭恆案件的吳庸處死,於是郭恆的案件就此了結。

明朝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真的卸磨殺驢了嗎 第4張

▲藍玉案

四、 藍玉案

提起藍玉,我們想到的就是僅剩一張皮的功臣,他和胡惟庸一樣,雖然是功臣,但是他獨斷專行,和胡惟庸一樣,在軍事方面很多事情都自己處理,並不上報。而且藍玉大量培養自己的親信。

狗仗人勢的親信背後是藍玉,所以橫行鄉里,魚肉百姓。但是這個時候朱元璋並不能處罰他,因爲太子和藍玉關係密切,何況皇室公主也和藍玉家結爲親家。

藍玉手握兵權,相傳有一次打仗歸來路過一個城池,因爲開門晚了,藍玉大怒,甚至派兵攻打。

不過朱元璋最開始還是很看好藍玉的,甚至打算把藍玉放在太子身邊,有意讓藍玉輔佐太子。可是太子卻英年早逝。

朱元璋也逐漸年邁,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後世子孫沒有人能夠壓過藍玉,到時候藍玉很可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大權,架空皇帝的權力。

所以朱元璋暗暗籌集藍玉的罪名,準備一下打倒,這就有了藍玉案,而這個案件牽扯了很多人,比如藍玉培養的親信。

爲此被殺的共有一萬五千人,其中有十三位侯爵,兩位伯爵。開國功臣被殺害,而且被殘害人數衆多,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明代的江山瞬間血流成河,很多人擔心自己也成爲朱元璋下一個目標,所以人人畏懼朱元璋,同樣對於朱元璋的做法也是大加批評,認爲朱元璋是暴君,而他做的這些是爲了殺害開國功臣,防止一人獨大,更是一個把皇權看的非常重要的狹隘皇帝。

從這四個案件當中看出來,上萬人被朱元璋屠殺,場面慘烈,血腥瀰漫在這個神州大地之上,爲此人人脣亡齒寒,擔心自己成爲下一個受害者。

正因如此朱元璋也落得暴君、自私狹隘、皇權大於一切的名聲,後世很多人根據朱元璋這次的血洗朝廷事件進行批評。

明朝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真的卸磨殺驢了嗎 第5張

▲明太祖朱元璋

綜述

我們不能一味地否定他的好,也不能一味強加他的壞。每個人都有好和壞的一面,同樣每件事都有兩面性。在我們平民百姓看來,空印文書方便處理案件,但是弊端就是有人會以權謀私,魚肉百姓。朱元璋是底層出身,因此他更清楚空印文書的弊端。

同樣胡惟庸和藍玉的案件,雖然表面看起來是殺害功臣,卸磨殺驢的做法,但是從百姓角度看,也是爲了維護利益,爲了保護後世子孫,爲了守護住萬里江山。所以藍玉和胡惟庸等人都被朱元璋殺害。

皇權相權的爭奪在明代改變,也促進了皇權的加強,同時也讓皇權走向巔峯。從每一個角度來看,都有不同的看法,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當時看來朱元璋殘暴不仁,但是他的做法也具有一定的有利性。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明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