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在東吳投降西晉之前 東吳到底還剩下多少軍隊和國力

在東吳投降西晉之前 東吳到底還剩下多少軍隊和國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東吳實力,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三國時期可以說是全體中國人最爲熟悉的歷史時期之一,魏蜀吳三國的風流人物,更是讓不少人心生嚮往。但是最後這三個國家,卻沒有一個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很多人心中的遺憾。

直到公元280年,孫吳被西晉滅亡,標誌着三國時代的終結。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那麼,作爲三國之中最後滅亡的一個政權,孫吳在向西晉投降時,國力究竟如何,還有多少部隊,是否真到了非投降不可的地步?

在東吳投降西晉之前 東吳到底還剩下多少軍隊和國力

一、偏居一隅的東吳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建立吳國,隨後遷都建業。這是三國中最後一個建立起來的國家,在此之前,曹丕在公元220年就已經在洛陽稱帝,建立魏國,公元221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三國時代的開端。在隨後的時間裏,三國之間混戰不止,誰也奈何不了誰。

直至公元263年,魏國發動大軍將蜀漢滅國之後,三國鼎立的局面才被打破。當時的魏國實力已經是冠絕三國,但在蜀漢滅亡之後,第二個被滅的國家,並非是獨木難支的孫吳,而是剛剛完成滅蜀之戰的魏國。公元266年的,司馬炎廢掉魏元帝,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國號爲“晉”。當然,這一過程用“取代”一詞會更加合適。到這時,三國之中就只剩下一個偏居一隅的孫吳了。

據史料記載,在西晉建立之後,孫吳還存在了14年。在這14年的時間裏,掌控孫吳軍政大權的國主是孫皓,也正是在這位末代皇帝的帶領下,孫吳的國力日漸衰落,最終走向滅亡。公元280年,西晉發動六路大軍攻吳,一舉攻破長江防線,孫吳被迫舉國投降。但此時,孫吳還掌控着四個州、四十三郡的土地,並且還擁有二百三十萬的人口,二十三萬的軍隊以及五千多艘船隻。

在東吳投降西晉之前 東吳到底還剩下多少軍隊和國力 第2張

這般國力,與當年蜀漢被滅時的只剩下一州之地、九十四萬人口以及十萬軍隊相比,要強大許多。但是孫吳這般強大的國力,卻在西晉決定出兵後不到四個月,就向西晉投降。難道這時西晉的國力真到了異常強大的地步嗎?孫吳的國力與西晉比起來又是如何呢?

二、不斷積攢實力的西晉

其實在滅掉蜀漢時,當時曹魏的統治者便計劃在三年之後,就從巴蜀順江南下,一舉滅掉孫吳。但是還沒等這一計劃實施,司馬家族便實行了篡魏計劃,建立了西晉。在這之後,擺在西晉統治者面前的第一要務,已經不是滅掉孫吳,統一全國,而是如何儘快地消除掉曹魏的遺留勢力。

而且在建國之初,西晉的軍事實力與孫吳比起來,並沒有多大的優勢。一方面,是由於西晉不可能出動所有的兵力去攻打孫吳,還要留一部分兵力鎮守蜀漢故地;另一方面,孫吳有長江天險可以依靠,西晉並沒有足夠的船隻可以運送大軍過江,無法形成對孫吳的壓倒性優勢。因此攻打孫吳的計劃,就被擱置下來了。

在東吳投降西晉之前 東吳到底還剩下多少軍隊和國力 第3張

西晉雖然遲遲都沒有攻打孫吳,但並非是不想攻打,而只不過是在等待時機,所以在篡魏之後,西晉的統治者一直在默默地積攢實力,等待最佳的攻打時機。這十多年的時間裏,西晉逐步整合了曹魏以及蜀漢遺留下來的勢力,通過改善內政、恢復生產、開墾荒地,消除了連年征戰帶來的惡劣影響,讓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贏得了百姓的擁戴。

同時,西晉方面還不斷的利用各種手段,瓦解孫吳軍民的抵抗意志,通過不斷增加駐兵,將孫吳團團包圍。最終,在西晉決定出兵前,已經擁有50萬大軍,還訓練了一支強大的水軍,這時的孫吳實際上已經是西晉的囊中之物。等到西晉發動六路大軍,突破孫吳精心經營的長江防線之後,孫吳便無險可守,西晉大軍在孫吳腹地如入無人之地,勢如破竹。

三、外強中乾的孫吳政權

然而,在西晉不斷積攢實力的同時,孫吳在做什麼呢?實際上,在蜀漢被滅亡之後,孫吳曾經提心吊膽了一段時間,孫吳政權還因此特意選擇了相對較爲年長的孫皓作爲接班人。

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孫吳政權開始放鬆警惕,貪圖享樂。造成這一現象的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西晉因爲國內的事,暫時擱置了滅吳計劃,遲遲沒有動靜,讓孫吳政權誤以爲西晉不會發兵孫吳;另一方面,孫吳政權過分依賴長江天險,普遍認爲西晉大軍無法攻破長江防線。所以在這十多年時間裏,孫吳非但沒有居安思危,抓緊時間備戰,反而偏安一隅,做起了黃粱美夢,認爲自己可以就此高枕無憂。

在東吳投降西晉之前 東吳到底還剩下多少軍隊和國力 第4張

在這期間,孫皓更是不斷地消耗國力,讓孫吳逐漸分崩離析,孫吳政權在他手中最終走上了滅亡的道路。孫皓在當上國主之後,大肆打壓忠良,罷免忠心進諫的大臣,寵幸奸逆小人,因此失去了士族的支持。在孫吳老一輩將領大臣逝世之後,孫吳政權就已經沒有了可用之才。

此外,孫皓還大興土木,大肆建造宮殿,將原本應該用來建設軍隊的錢財,都用在了宮殿上面,爲此還不斷的增加賦稅,派發勞役。不僅如此,孫皓此人十分的窮奢極欲,根據史料記載,在孫吳亡國時,孫皓的後宮裏還有5000多美女。而孫皓這般做法,自然引發了孫吳軍民的極大不滿。

《三國志》中記載:“宴罷之後,各奏其闕失,迕視之咎,謬言之愆,罔有不舉。大者即加威刑,小者輒以爲罪。後宮數千,而採擇無已。又激水入宮,宮人有不合意者,輒殺流之。或剝人之面,或鑿人之眼。”

在東吳投降西晉之前 東吳到底還剩下多少軍隊和國力 第5張

在孫皓的殘暴統治下,孫吳國內已經有不少百姓揭竿而起,反對孫皓的殘暴統治。因此在當時,孫吳在紙面上雖然還擁有着強大的實力,但實際上已經是內憂外患,不堪一擊。因爲孫吳不僅僅要面對西晉這一強敵,還要鎮壓自身國內風起雲涌的民衆起義。

所以說,即使孫吳在西晉攻打過來時不選擇投降,而是繼續抵抗下去,也改變不了戰敗的事實。因爲當時的孫吳雖然有23萬大軍,但是可用的名將已經不在人世,可以依靠的長江天險已經被攻破,軍中將領也是紛紛投降,以此保全自身。《三國志》中記載:“於是合衆,授浚節鉞,明日當發,其夜衆悉逃走。”這一史實說明了孫吳軍隊的士兵都不願意爲孫吳政權而戰。

歷史上西晉滅吳只用了四個月不到的時間,而這還是算上了西晉大軍突破長江天險所用的時間,如果不算上這一段時間,西晉滅吳其實耗時很短。就算孫皓不投降,選擇繼續堅守,孫吳政權也支撐不了多久了。當時的孫皓已經完全失去了民心,根本沒有人願意爲這麼一個殘暴無能的君主而戰。甚至根據孫吳國內的情況來看,孫皓不選擇投降的最終下場,很有可能是被孫吳自己的百姓押送給西晉大軍。

參考資料:1、《吳國滅亡的原因分析》,李海寧2、《“處心積慮”的統一之戰——西晉滅吳遲緩之原因分析》,崔敏3、《東吳政權滅亡的基本原因》,章振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