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隋朝物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隋朝最後一任皇帝是隋煬帝,隋煬帝奢侈鋪張浪費國家財政,大興宮殿,民間百姓賦稅嚴重,農民暴動不斷,直接引發隋朝的消亡。按理隋朝的滅亡帶給唐朝初年應該是一個破爛攤子,但事實並非如此。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隋朝在整個建國到滅亡不過三十幾年的光景,但隋朝統治期間有着光輝燦爛的一面。科舉制度是隋朝發明的,歷史上的隋文帝也是一代明君。縱觀隋朝整個期間的經濟實力是比較雄厚的,所以在唐朝取而代之成爲大唐盛世與隋朝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一、貞觀之治離不開隋朝打下夯實的基礎

1、隋文帝開創開皇之治的政治開明環境

隋唐是我國曆史上大分裂後的又一個大統一的時期,隋朝與大秦帝國曆史上驚人的相似,建立並很完善的制定國家的管理制度和基本國策大方向。歷史上隋文帝自律性很強、勤於政務,生活上反對奢侈,開皇之治說的就是隋文帝,是古今難得的有爲帝王。

能與他相提並論的當屬清朝的雍正皇帝。 在隋朝建國之初,隋文帝就廢掉北周的六官制度,重新建立一套行政管理規章體系。在地方上以州、縣兩級制來命名管理。他合併州縣,裁掉多餘的官員,加速辦事行政效率,也減少了官員的腐敗現象。

對軍隊進行了兵府的制度改革,民間兵源積極響應,軍隊得到擴充,加強了政府中央集權。隋文帝於開皇年間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取士,這種分科考試公平的方法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員任用。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第2張

爲了更好的施行這項制度,對官員的選拔,高度嚴明,厲行法治,嚴懲貪官污吏。經濟的高度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治環境,政治環境的清廉、高效,社會經濟才能正常運轉下去。

2、國家人口激增

隋代實行的抑制豪強的戶口政策,一方面使得國家戶口大幅增長,人口的增加也促進了政府國庫財政,擴大了軍隊兵員的來源,對於民間地主的頑抗勢力打擊力度明顯,勢力被削弱,民間起義基本很少。隋朝令行禁止、運轉高效,形成了一種比較有創新性的政治制度,這種制度的研究上有待於深入,我們姑且名之爲胡漢一體的政治制度。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政治制度在組織建構、組織協調、組織運轉、組織實施、組織反饋、組織績效評估等方面顯示出一種剛健、硬朗、質樸、簡捷、效率的特徵。

這種政治制度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的自由空間,人的個性也得到了相對的張揚,生產力的發展與進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生產力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成正比例關係,這是隋朝人口數量激增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隋朝經濟制度的設立切實國情

1、隋朝開創的五銖錢貨幣

隋文帝時期,國家對於貨幣的鑄造和貨幣重量是非常重視的,叫做五銖錢,朝廷負責五銖錢的建造,和當今錢幣只能由中央來製造是一樣的道理。

這樣做的目的是當時的錢幣制造工藝技術不高,杜絕官吏鑄錢時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民間私自鑄造銅錢嚴格處罰。五銖錢在社會經濟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促進了社會商品的加速流通。隋代在對貨幣和物價的管理方面與前朝有很大的不同,收到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對於物價的調控,隋政府的重要措施就是廣泛設倉,這些倉數量多,體系完備,儲物豐富,儲備能力大大提高,爲物價的平穩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

中國幾千年以來作爲一個以農業爲基礎的封建統治國家,農業是百姓和朝廷的基礎,農業發展的好壞在某種角度上是一個王朝穩定延續的標尺。

這種高度發展的農業好處顯而易見,但也會導致農產品過剩,多出來的商品必然要在貿易市場中兌換,物與物的兌換是原始社會的產物,到了隋朝文明的時期,貨幣的流通顯得格外重要。這是隋朝貨幣政策的改變的根本。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第3張

隋代在宏觀上調控物價,控制商品存量的重要措施就是廣泛設倉,提高儲備能力。其倉儲的特點是數量多、體系完備、儲物豐富。隋代在各地進行的倉儲建設方面是不遺餘力。

這種天下糧倉的大布局布全國的倉儲系統如同一張龐大的網,貯存着社會的剩餘財富,調控着國家的商品供應,對於市場和物價的穩定起着重要的作用,鞏固了王朝的統治基礎。

隋文帝的內政改革,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南北統一局面的出現,更加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南朝經過宋、齊、樑、陳的開發,加以隋朝均田制的推廣,生產力發展水平漸趨平衡。

2、多種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商業經濟高速發展

隋文帝在農工商三種產業中明顯側重於農業,對農業的重視是隋代財政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全國普遍實行的均田制入手,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護農業,實行輕搖薄賦的基本賦役政策,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鼓勵農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對於遊離於國家政權控制之外,依附於地主豪強等強勢集團的農戶,文帝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將其納入政權控制之內,變成國家正式的承擔賦役的農戶。

在以人爲本的封建社會中,皇帝是國家政治和經濟運行的指揮,他的意志和行爲準則會左右國家的基本政策,對整個國家產生根本性的影響。隋文帝作爲一個崇尚節儉的君主,他的思想奠定了隋初量入爲出財政預算政策的基礎。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第4張

這種節儉的理念上升爲國家意志,怎麼用政策、制度在最佳的軌道上對財政的收支形成一個標準措施 ,它就在最大限度內保證了政權內各經濟體的自由發展,形成了經濟和社會平穩運行的良性機制。

這種財政要做預算政策相配套的是一種以縮減政府各項財政支出、增加各級財政收入爲特點的緊縮性財政政策。隋代之富足,除了農業的發達外,跟這種適合國情的財政貨幣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隋朝這種開國之初制定的良好的經濟政策保證了在隋煬帝時期營造宮室、修建運河等種種奢華消耗財政上能有所作爲,乃至保障了接下來大唐時代的良好經濟基礎

三、實行開明的經濟政策

1、運河區域經濟中心的形成

在政策開明及管理寬鬆的體制背景下,隋代的民間工商業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很多的新區域經濟中心。

運河周圍城市羣的興起,以汁州爲例,開通濟渠,大運河附城而過,汁州遂成爲潛運的衝要之地,工商業者慢慢集中到這裏,依託有利的交通優勢,逐漸形成了規模,汁州便逐步發展起來。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第5張

運河經濟的興起,使隋代的區域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便捷的水運不但帶動了沿河經濟的開發,還加強了南北經濟的聯繫,使南北經濟互補性優勢得以發揮,給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使經濟重心南移的步伐大大加快。

2、個體手工業發展迅速積累財富

在隋文帝鼓勵發展個體小生產農業及其家庭副業手工業、個體手工業經濟的基本國策下,隋代的商品經濟突飛猛進,在前朝的基礎上形成了很多手工業特色商業區域,對當時和後來的社會經濟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隋王朝開明的政策環境下,除了傳統產業這棵老樹“枯木逢春”,再度繁榮之外,人力、物力的充盈和順暢還催生了大批新生產業,代表性的有雕刻業、玻璃製造業、煉銀業等等。

結語:

從隋亡二十年後,倉儲猶豐來看,隋朝的經濟基礎並未因農民起義而受到致命的打擊,恢復發展應該相當容易。李淵作爲隋朝的唐國公,用兵自重,一方面有問鼎天下的實力,另一方面也是依靠隋朝留下完善的社會經濟運行體制。

隋朝從建國到滅亡不到三十幾年時間 隋朝的物資爲何能用到貞觀年間 第6張

如果說,唐初建時如漢之建立於亡秦的廢墟上一樣,那麼絕不會有唐的迅速崛起。所以,禪讓之說並非爲尊者諱而爲李淵臉上貼金,楊侑確是讓出了皇帝之位,將有着良好基礎的民間經濟運行體制和政府政治制度讓給了李源。

唐朝尤其是唐初在經濟上的富足和良好的運行下去,根本原因是生產力沒有遭到致命破壞,吸取前朝的教訓和前朝完善的制度沿襲,物質基礎較好纔是唐朝很快興盛的關鍵。

參考文獻:

《新唐書》

《隋書》

《資治通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