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時期的黃馬褂有什麼作用 獲得賞賜的人爲何不能隨便穿在身上

清朝時期的黃馬褂有什麼作用 獲得賞賜的人爲何不能隨便穿在身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黃馬褂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黃馬褂在清朝是非常尊貴的賞賜。不過,獲得賞賜的人,卻不敢隨便穿在身上。這是怎麼回事呢?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看黃馬褂有什麼作用?

清朝時期的黃馬褂有什麼作用 獲得賞賜的人爲何不能隨便穿在身上

(清朝黃馬褂)

按照功能作用的不同,黃馬褂其實共分爲四個種類。

一、行職褂子。

所謂行職,顧名思義,這是一種與職業相關的用途。每當皇帝出行時,皇帝身邊的所有隨從,包括大臣、侍衛在內,全都要身穿黃馬褂。而此處的黃馬褂就有點工作服的意思。

統一穿黃馬褂,無非是爲了體現威儀,震懾衆人。

顏色的選擇上,一般都選擇黃色。黃色是象徵皇室的帝王之色。此外,侍從還要集體在帽後戴孔雀翎,腰間佩上官刀。如此一來,整齊劃一的造型,再加上象徵皇權的黃色,皇帝還未走近,皇室的威嚴氣息就已經撲面而來了。

這種行職褂子是徹徹底底的工作之用,一旦不在皇帝身邊,侍從就不準私穿黃馬褂了,否則將會被治罪。

清朝時期的黃馬褂有什麼作用 獲得賞賜的人爲何不能隨便穿在身上 第2張

(木蘭秋獮)

二、行圍褂子。

這種黃馬褂主要是打獵或比武之時,皇帝專門用來賞賜的物品。

咸豐皇帝之前,歷代清朝皇帝都會到木蘭打獵20多天,也就是當時說的圍獵。但凡在打獵中表現優異,在把獵物獻給皇帝時,都有機會被皇帝賞賜一件黃馬褂。除了獻獵物外,一般圍獵期間還會進行一些類似於射箭、槍棒等比賽,通常是要求滿漢蒙官吏全部參加。一旦有人表現突出,或者達到了規定的某些要求,皇帝都會賞給這些官員黃馬褂。

這種褂子也同樣只有在陪同皇帝圍獵時可以穿,若其他時候穿,也會被扣上“覬覦皇權”的帽子

以上這兩種黃馬褂屬於低級褂子,由於獲得的門檻比較低,因此在外形上也與高級褂子有所區別。

一般來說,低級褂子的鈕釦都是黑色,而高級褂子的鈕釦則通常與布料顏色相當,都是黃色。

除開鈕釦之外,高級褂子上一般都還會繡有幾團龍紋,龍紋的數量,通常是根據受賞人身份而定。比如親王級別的人獲得黃馬褂,那麼褂子上往往都會有八團龍紋。而其他高級褂子上通常只有兩團或四團龍紋。至於低級褂子,就沒有任何圖案了。

清朝時期的黃馬褂有什麼作用 獲得賞賜的人爲何不能隨便穿在身上 第3張

(平定太平天國後的將領,圖取其意)

三、武功褂子。

清朝初年,但凡在戰爭中立下大功的將軍,會被皇帝賜予“巴圖魯”的稱號,又或是被封爲爵爺。這些獎勵,無一例外都是表現皇帝恩賜,展示親密的手段。到了後來,黃馬褂也漸漸具備了這些功能。

比如武功黃馬褂,一般是賞賜給在戰爭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將軍。像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凡是能在平亂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都能被賜予黃馬褂。由於清廷急於平亂,就大肆封賞。太平天國平定之後,幾乎每個參與平亂的將軍都得到了一件黃馬褂。

四、特賜褂子。

特賜黃馬褂一般是皇帝賜予欽差大臣和外交官的一種身份象徵。通常情況下,當大臣獲得這種特賜馬褂之後,必須要騎着馬繞着紫禁城走一圈,以此來彰顯出皇恩浩蕩。這在當時也被視作是一種榮耀。

另外,有一些皇帝或者太后特別寵愛的人,也有機會被賜予這種特賜馬褂。比如清末時期,慈禧太后便賞賜了一件黃馬褂給爲自己開火車的司機

需要補充的是,像第三類和第四類這兩種高級褂子,皇帝在進行賞賜的時候,都會批准他們“准予穿”或是“常服之”。但事實上,就算是“常服之”,受到賞賜的人也僅僅會在重要的慶典中,纔敢穿出來。畢竟這是皇帝御賜的衣服,一旦破損或弄髒,或者穿錯了,都是不太好交差的。

清朝最著名的黃馬褂,要屬李鴻章曾穿過的一件。

1895年,李鴻章在與日本談判《馬關條約》之時,曾經遭遇了一個日本浪人的行刺。當時李鴻章掛了彩,將黃馬褂染了色。李鴻章在臨近昏迷之際,仍然不忘叮囑身邊人,不要洗血跡,要將黃馬褂保存好。在李鴻章看來,這件染色的黃馬褂,便是他報國的最好證據。

(參考資料:《清史列傳》《嘯亭續錄·黃馬褂定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