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南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提起宋朝,許多人的心中就是兩個字,氣憤。這種氣憤來自於宋朝的經濟發達、物產豐富、裝備先進卻不能把這些優勢轉化爲勝勢,始終被北方各民族政權壓制。在北宋末年,金兵直接攻入開封,虜二帝到五國城,這就是靖康之恥。國都丟失,皇帝被虜,在一定時間內宋朝的士大夫階層表達了強烈的收復故土,一雪前恥的願望,但事與願違,南宋不僅沒有收復失地,而且越來越弱,最終被席捲亞洲的蒙古(元)擊敗,宋朝徹底亡國。不給力的宋朝究竟是沒有實力重新收回北方。還是統治者不願意呢?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實際上,沒有哪個帝王不希望一統天下,不希望自己的土地少,許多時候,王朝的疆域侷限在一定的區域,有其原因。筆者認真分析了一下南宋沒能收復失地的原因:

對手過於強大南宋先後經歷兩大敵人:金和蒙古,在防禦戰方面,南宋是不落下風的,這體現了南宋的軍事實力並不弱,但收復失地,南宋不是沒有試過,無功而返。南宋後來的帝王暫時放棄了收復故都的想法。金可以打敗實力和人數強於自己的遼,主要的是金兵的機動作戰能力非常強,還是遊牧狀態的金,用遊擊打法,讓遼很不適應。對待北宋更是採取溫水青蛙的方式,先勒索,後掠人,而後扶持僞政權的方法,逐步穩固在北方中原地區的控制。他們還善於利用手中的人質,不斷威脅南遷的宋高宗趙構,使得南宋沒進行一步都面對很大的壓力。蒙古大軍的厲害是聞名全亞洲的,客觀的說,南宋打的不錯,防守很成功。釣魚城一戰,還讓蒙古損失了大汗。蒙古強大,除了成吉思汗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還有一點就是提高了後勤保障能力,後勤往往決定戰爭走向,他們發明了現在很普遍的兩種食物肉鬆和奶酪,依靠這兩種食物,在遠征的過程中很好的保存肉和奶這兩種遊牧民族的食物,對於提升戰鬥力有很大作用。南宋在遇到這兩大強敵後,自身都難保,根本就沒有機會收復失去。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第2張

2.統治者缺乏自信

宋朝皇帝除了前面兩位老祖宗,其餘的都是軟骨頭,從對遼的妥協到金兵逼近開封皇帝去乞和,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沒有骨氣的皇帝。南宋的首位皇帝高宗趙構本來也會一點武功,但做了皇帝后,對金兵非常懼怕,在父兄被俘虜的情況下,還要割地稱臣。這和他被金兵不斷追趕,東躲西藏有關,在這過程中他還因爲被嚇喪失了生育能力。沒有一個主心骨,很難打收復大片中原土地的大仗。前期的南宋還面臨皇位不正的壓力,畢竟徽欽二帝只是被俘虜,還沒有死,法定繼承人並不是趙構。代理皇帝的位子,讓他對於維護南宋半壁江山都沒有信心,指望他去收復失地很難。其後即位的是太祖趙匡胤的後人,想依靠北伐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維護統治,但是都失敗了。失敗打擊了皇帝的自信心,主和派逐步佔據上風。南宋皇帝不自信,還表現在南宋的太上皇特別多,總共出了三個太上皇,集中在前三位皇帝,說明皇帝並不是好活。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第3張

三、經濟實力不代表軍事實力

打仗的確是在燒錢,古今中外都一樣。但是燒錢的力度不一樣,古代戰爭尤其是冷兵器時代對北方作戰,純粹的燒錢沒有用,戰馬的重要性更大。而這些確實是北方遊牧民族所擅長,中原農耕民族的弱點。漢武帝在進攻匈奴之前管養馬就用了幾十年,擁有亞洲最好的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讓金成功擁有良馬,佔據主動。而蒙古鐵騎在突破防線獲得大草原之後也是勢不可擋。南方的繁榮景象反而成爲激發北方遊牧民族野心和慾望的誘因,金朝皇帝就因爲看了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就想起兵佔領杭州。從西周開始,就有北方的戎狄不斷威脅中原。中原政權的經濟始終比遊牧民族政權強,但真不決定經濟實力。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第4張

四、文人政治的干擾

文人治理太平盛世非常合適,南宋本就是個動盪。南宋本身是有將的,所謂“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南宋有中興四將,卻沒有一個談得上合格的相,包括文天祥。這一點和明朝末年是很像的,他們對於軍事行爲往往是拖後腿的。文人氣勢盛,使得本已經地位不高的將領更加沒有社會地位。一代名將岳飛之死,有高宗趙構的原因,也有秦檜等文人從中使壞的因素。宋朝開啓的文人政治,對於維護政權內部穩定是很有力的,對外卻是十足的弱勢。南宋的文人政治發展爲權相政治,出現了像賈似道這樣的大奸臣,爲了一己私利,把南宋出賣給蒙古,給南宋政權以致命一擊。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第5張

五、地理上的劣勢

縱觀中國歷史,除了個別時點外,軍事實力,北方整體要強於南方。大一統的中原王朝除了清朝始終被北方民族壓制,爲了防止遊牧民族侵擾,不斷的修築長城來防禦。南北對峙的時候,基本是北方強,比如三國時期,曹魏要明顯強於西南的蜀漢和東南的孫吳,北朝要明顯強於南朝。這就是地理因素的影響,從北往南,越打越熱,越打越舒服,越打越富裕,物資缺乏的遊牧民族,習慣到南面去搶。北宋本來就因爲失去幽雲地區,缺乏天然屏障,戰略上始終被動。南宋則是一直退到淮河附近,在地理上失去了整個北方,也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完全處於守勢,非常被動。在這種情況下,想打回北方,很難。

南宋之初有一雪前恥收復故土的決心 最後爲什麼會事與願違 第6張

六、戰略上的重大失誤

北宋最大的失誤是聯金抗遼,南宋的聯合蒙古對抗金則被認爲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金打不過蒙古,就靠搶南宋的地盤來彌補自己的損失,不滅掉金早晚是禍害。問題是聯合蒙古滅掉自己的屏障是不划算的。如果金在,南宋就會不用直面蒙古大軍。因此,宋軍應該打痛金兵,而不應該選擇打殘甚至打死金。南宋需要在軍事上佔據主動,然後和金走上談判桌,扶持金,讓金做自己北方的屏障。實際上,對於蒙古這樣的遊牧民族政權,如果金和宋能夠挺住,因其本身除了武力強,其餘都很弱小的情況下,隨着時間的推移,制度弱勢就會顯現,逐步就會孱弱,危險就會消失。遼有過這樣的經歷,金也有,後來的元也有這樣的情況。南宋只要能夠挺住,或許是有機會的。

兩宋作爲中國歷史上非常繁榮的時代,除了留下了豐富的宋詞,還有很多記憶,從陳橋兵變到崖山之戰,從中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發達的經濟也擺脫不積貧積弱的兩宋。偏安的南宋,成爲了雞肋,在歷史的煙塵中逐漸落幕,留給後世的更多的是慨嘆。這就是歷史,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歷史就是興衰更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