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亡秦預言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出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范增曰:“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楚南公,楚國的南公,戰國時期楚國道家隱士,他認爲楚國被滅最無辜,因此將會激發民憤,滅掉秦國。

從司馬遷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楚國最冤這種說法的源頭,乃是出自楚懷王入秦不歸事件。這一事件爲何能激起楚國的國恨家仇,以至於“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楚雖三戶 亡秦必楚

事實上,無論陳勝吳廣起義,還是項梁、項羽的響應,抑或最後勝利的劉邦,這三大集團均是楚國人,並且所建國號都與“楚”有關。歷史事實的確驗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預言的真實性。那麼,究竟是這個預言的準確,還是後人的穿鑿附會?

即便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依然信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國際約法,何況是一國之君?秦國背信棄義,謊言在前,扣押人質在後,遭到楚國上下,以至山東六國的一致聲討。楚秦之仇的種子,由此種下。

輕信張儀,身陷險境

楚懷王羋槐(約公元前355年-公元前296年),羋姓熊氏,楚國第37位國君。楚懷王是一位亦喜亦悲的歷史人物,他的執政前期,雄心勃勃,對內,利用屈原、昭陽、靳尚、上官大夫、田忌、公孫衍等積極變法,調整楚國內部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力量對比,抑制楚國的貴族集團。對外,與諸侯國名君魏惠王、齊威王、秦惠文王、趙武靈王、燕昭王鬥法,被山東六國推爲縱約長。縱橫家蘇秦曾說:“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2張

公元前313年,秦國想討伐齊國,顧忌到楚國與齊國合縱親善,秦惠王就派國相張儀去遊說楚王說:“我國君王最喜歡結交的就是楚王您,最討厭的就是齊國國君王。可是大王您卻與齊國國君關係密切,所以我國君王不能侍奉您,我給您做個門童也就沒了機會。如果楚王能與齊國斷交,那麼今天您就可以派使臣,跟我一道去秦國領取原屬於您的六百里商於之地

“大王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爲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爲兄弟之國(《史記·楚世家》)”

楚懷王輕信了張儀之言,派人隨同張儀去秦國交接秦國歸還的600裏土地,結果只給6裏地。楚王深感屈辱,於是與秦國發生戰爭。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3張

張儀詐騙楚懷王

再次受騙,楚齊解約

過了兩年,到了前311年,秦國派出使者與楚國約定親善,並以漢中的一半土地爲和解的籌碼。楚王說:我寧願要張儀,不願要土地。秦王躊躇間,張儀主動請纓,要求“赴荊請罪”,秦王擔心張儀的安全。

張儀信心十足地說:我跟楚王的寵臣靳尚關係好,靳尚深受夫人鄭袖的信任,楚王對鄭袖百依百順。況且我是以道歉的名義出使楚國,抱着誠意去化解因爲割讓土地違約造成的仇恨。爲國家,爲大王,我甘冒風險一試。我相信只要大王您在,我張儀就萬無一失。秦王很感動,於是張儀赴楚。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4張

楚懷王赴約被扣留

張儀剛到楚都,懷王就囚禁了他,並要殺死他。張儀暗中賄賂靳尚,靳尚向懷王請求說:大王拘捕張儀,楚秦關係勢必緊張,這是天下諸侯最想要的結果,這樣,他們就會輕賤楚國,打我們的主意。

靳尚又對楚王夫人鄭袖說:大王想殺死秦王的寵臣。爲了保住張儀,秦王將要用六個縣和很多美女賄賂大王,如是這樣,夫人一定會被冷落。夫人不如通融一下,把張儀放回去算了。鄭袖權衡利弊,終於說動楚王,並且熱情的款待了張儀。

張儀抓住機會,遊說楚王背叛合縱盟約,與秦國親善,結爲婚姻。懷王拒絕了屈原等大臣的諫言,解除了和齊國的盟約。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5張

戰國形勢圖

楚王入秦,老死咸陽

公元前302年,楚國太子在秦國爲質,一怒之下,失手殺害了秦國一位大夫。秦國以此爲由,連年出兵伐楚。隨後,秦昭襄王又以和解爲由,要求楚懷王親往會盟。衆大臣勸阻說:“王毋行,而發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並諸侯之心。”懷王不聽,徑往赴會。但太子子蘭力主楚王前往:“柰何絕秦之歡心!”於是前往會盟。

昭王詐令一將軍伏兵武關,號爲秦王。楚王至,則閉武關,遂與西至咸陽,朝章臺,如蕃臣,不與亢禮。楚懷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詐我而又彊要我以地!”不復許秦。秦因留之(《史記·楚世家》)。

沒想到,楚王一到,秦兵就關閉了武關,將其劫持至咸陽,秦王就像對待附屬國的臣子一般。楚懷王羞怒,後悔沒聽忠臣勸告。秦王要挾楚國割讓巫、黔中的郡縣給秦國,楚王寧死不從!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6張

戰國後期形勢圖

秦國得不到懷王的承諾,因此不能實施佔領楚國土地的計劃,便一直扣押懷王,三年後,楚懷王客死秦國。

“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史記·楚世家》)”

——楚懷王因爲不願出賣國土,寧願坐穿牢底,也不簽署恥辱條文,終於悔恨交加,客死他鄉。秦國把楚王的靈柩送回楚國。楚國人無不哀憐懷王,就像悲悼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樣,十分痛惜,並深爲楚國的前途擔憂。天下諸侯也再次看出了秦王的不地道、不正義。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7張

楚王答不答應,秦軍一樣進攻楚國

楚秦姻親十八代,從沒主動攻秦

在跟秦國的關係中,楚國是山東六國中相對較好的,楚國雖然與中原各國發生戰爭,但卻從沒主動攻擊過秦國。比如與秦國接壤的趙魏韓,以及與秦國爭霸的東方大國齊國,都跟秦國有過節,燕國世子丹也曾派荊軻去刺殺秦始皇。

相比中原其他國家,楚國跟楚國關係一直較好,並且有18代聯姻關係。張儀的出現,成了楚國的夢魘。張儀爲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三番五次地遊說楚懷王與齊國斷交而交好秦國,楚懷王之所以答應張儀,是因爲想要回被秦國佔領的土地,並且表現出足夠的誠意,結果卻上了秦王和張儀的當,並被扣留下來,直至氣死於咸陽。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8張

《羋月傳》中的羋月(孫儷 飾),就是親昭襄王的母親,楚懷王的妹妹

讀完司馬遷的《史記·楚世家》》,也沒找到楚國主動攻擊秦國的記載,所記的都是秦國的陰謀權詐和挑撥陷害,最終竟不顧“國際慣例”,扣押了楚國國君。楚懷王“客死他鄉”後,楚國又立了新君以對抗秦國,秦國要挾懷王獲得土地的企圖破產,秦昭王惱羞成怒,不顧天下諸侯的指責,直接出兵攻打楚國,殺5萬兵,奪15城。

小結

綜上所述,范增說“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是有道理的。秦國滅齊、燕、魏、趙、韓這些國家,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成爲秦國出兵的欲加之罪,但終歸能讓秦國找出理由,比如齊國孟嘗君爲報“雞鳴狗盜”之仇而合縱攻秦事件;燕國的荊軻刺秦事件;魏國奪取秦國的河西之地;趙國半路插手搶走了韓國割給給秦國的上黨之地;韓國的著名水利專家鄭國(人名)慫恿秦修鄭國渠的間諜事件等等,幾百年的摩擦、爭奪、戰爭、坑殺等等,對於強秦,找個理由很簡單。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9張

《荊軻刺秦王》中的荊軻(張豐毅飾)

然而楚國卻不同,秦楚兩國的幾百年間,有十八代的聯姻結盟關係,直到秦始皇的皇后,有可能都是楚國人。因此征伐楚國沒有任何理由,只有欺詐陷害,只有背信棄義,以無道伐有道,觸犯國際法則。既然無罪而伐,當然激起民憤,加之山東六國有着共同的滅國情形,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定然會應者如雲。這也就是楚南公之所以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原因所在。而這個“三戶”,有人說是楚國國姓“羋”姓的屈、景、昭這三大氏族,也有說是陳勝吳廣、項梁項羽、豐沛集團,還有的說繁殖楚地。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這麼記載有沒有根據存在 第10張

《楚漢傳奇》中的劉邦(陳道明 飾)與項羽(何潤東 飾)

其實,“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算作一句讖語,就跟大澤鄉起義時那句“大楚興陳勝王”的道理一樣,既有後人臆想的成分,也有順理成章以成文的成分,更是聚攏民心、鼓舞鬥志、征討不義、替天行道的戰鬥動員。

不知是歷史驗證了讖言,還是讖言爲歷史服務,在三年亡秦的戰爭中,陳勝、吳廣的張楚集團,項梁、項羽的項氏集團,劉邦、蕭何的豐沛集團,以及卿子冠軍宋義、淮陰侯韓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衡山王共敖、大將蒲將軍等其他楚地豪雄,亡秦大軍中的骨幹多是楚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