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三國時期的盾牌爲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還會成爲累贅

三國時期的盾牌爲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還會成爲累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三國盾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三國時期盾牌就已經使用量比較少了,而在冷兵器時代,盾牌一直認爲是單兵防禦的必須,可是在西晉一些筆記中記載三國時代的戰術中就很明確地指出盾牌在進攻和防禦戰中都不是必要的,甚至還會成爲累贅。都知道在漢代中葉中國的戰術思想就已經比較完善了,特別是從打退匈奴到鎮壓國內各類起義,漢朝軍隊總結出了一系列的戰術,而這些戰術也直接影響到了三國時期的戰略思想的變遷。

三國時期的盾牌爲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還會成爲累贅

諸葛亮和司馬懿用兵都講究一個快字,要快就必須減輕軍隊的負重,丟棄一些不必要的裝備,而盾牌就是這其中的代表,倒不是因爲盾牌完全沒有利用價值,諸葛亮的八卦陣中也要求單兵運用盾牌,而是處於一般的作戰狀態下,攜帶盾牌只會給行軍帶來負擔,何況三國時期已經有了完備的步兵和騎兵協同作戰的理論,所以盾牌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一、步兵和騎兵協同作戰讓盾牌成了附加品

三國時期的盾牌爲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還會成爲累贅 第2張

步兵和騎兵協同作戰最早出現於漢朝進攻匈奴時期,多兵種聯合作戰帶來了顯著優勢,而到了三國時期,這種戰術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並且在有騎兵掩護下,步兵能更大發揮矛的作用,而一般的盾牌其實對矛的抵禦作用很有限,而矛這種武器也成爲了在三國時期殺人最多的武器之一,遠遠超過一般的刀劍。

但論起最有殺傷力的武器肯定是弓弩,何況三國時代已經發明瞭連弩,所以它對作戰的協同性就要求更高,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攜帶盾牌就成爲了部隊的累贅,因而在三國時代以後盾牌的使用量就開始逐年減少。

到了唐代出現火藥以後,盾牌幾乎失去了有效抵擋的能力。火藥的穿透力可以輕易穿透那個時代的大部門盾牌,所以自唐末以後盾牌就徹底淪爲了一種象徵性防禦的武器,而這種戰術思想其實有源於三國時期的多兵種協同作戰。

二、三國時期出現的弓騎兵讓步兵很是難堪

三國時期的盾牌爲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還會成爲累贅 第3張

除了出現連弩以外,三國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兵種-弓騎兵,這種弓騎兵雖然在三國時代只是一種替代性兵種,可到了南北朝時期卻發展成主要兵種,到了宋元時期,對峙雙方更是將弓騎兵作爲騎兵的主力來使用,也是到了明代中葉後火器逐漸取代了傳統弓箭才逐漸放棄弓騎兵。

在三國時期弓騎兵的出現可謂是讓步兵很是難堪,因爲騎兵除了機動性強速度快以外又加了一條還配有弓箭,衝鋒更是箭如雨下,讓步兵完全困在盾牌的防禦陣地裏,最終被騎兵包圍並圍殲,這種案例在三國時期並不是少數。

曹操整合西涼騎兵組建弓騎兵就是爲了對付蜀漢有可能的突襲的,而那時魏國多次打敗蜀漢從漢中來的侵略軍不光是城池穩固,更是戰術思想領先,因爲劉備在佔領漢中後想進一步佔到便宜就難上加難了。

三、三國時期出現的戰術思想讓盾牌成了落伍品

三國時期的戰術思想引領了中國軍事至少一千年的時間,直到北宋時期中國纔出現了更爲先進的戰術思想。而三國時代中無論是多兵種協同作戰還是以快爲上出奇兵都是戰術上的一個大膽的嘗試。

不過西晉在總結前朝的戰術核心中就有歸納,快是一切關鍵戰術的核心,從魏國滅蜀漢就可以看出速度快有多麼重要,而未來保持最快的行軍速度就讓然不能使用又笨又重的盾牌了,所以在魏國滅蜀漢的過程中大部分軍隊都是沒有攜帶盾牌就長驅直入直插蜀漢的心臟成都,而在攻打城池時,沒有攜帶盾牌的步兵表現並不差。

他們用油制的弓箭發起進攻掩護,從而快速攻城,這在戰術歷史中還是一個教科書般的存在,所以三國志其實更像是一本軍事教科書,而後人也從這個核心快身上找到了答案,在後來的金朝滅北宋時也是靠一個快就滅亡了一個存在數百年的大國,這無疑是戰術運用的成功。

三國時期的盾牌爲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還會成爲累贅 第4張

四、總結:

雖然三國時期出現了弓騎兵並加強了多兵種聯合作戰,可是真正使得盾牌淘汰的還是戰術思想的進步,單純的加強步兵防禦毫無價值,而快速加強部隊進攻速度卻是在兵法上實踐的創舉。

三國時期的盾牌爲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還會成爲累贅 第5張

其中最爲經典的戰役就是魏國滅蜀漢的戰役,而它也成爲了出奇兵打巧仗的理論來源,後世軍事家也是借鑑魏國滅蜀漢制定了一系列行動之快出兵之奇的戰術,而要想快就必須將單兵解放出來,由此盾牌無疑成爲了一個累贅。

放棄一味的防禦,從而加大兵種之間的配合,做到裏外應和纔是軍事進步的根本,這也是三國時期最值得借鑑的軍事理論之一。

參考文獻: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