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李世民和李淵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隋朝末年,由於統治者暴政,導致民不聊生,此時各地羣雄揭竿而起。當時唐國公,也是太原留守的李淵,在晉陽起兵,帶領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最終攻取長安。後來,又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

唐朝初建,但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於是李淵派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唐朝統一天下後,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一首的兩夥人便開始了明爭暗鬥。李世民常年征戰在外,軍功累累,逐漸引起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再加上齊王李元吉也對皇位繼承虎視眈眈,於是多次在李建成耳旁吹風。

爲什麼說李元吉也對皇位繼承有想法?李元吉雖然沒有李建成的先天長子優勢,也沒李世民那麼多的能人武將,但他還是想試一試。

他知道李世民和李建成二人,李世民最難對付,因此選擇站在李建成這邊,先除掉李世民,再專心對付李建成。

《新唐書》曾有詳細記載:“但除秦王,取東宮如反掌耳”。又說:“元吉見秦王有大功,每懷妒害。“

李建成雖然有先天優勢,但也架不住弟弟整天在耳旁吹枕邊風,再加上李世民確實慢慢坐大。在這種情況下,他能明確感受到自己的儲君之位受到了威脅。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第2張

還有一點就是,李建成並不是如影視劇中說的那樣毫無政治建樹,沒有建國之功。唐朝建立前,李建成跟隨李淵晉陽起兵,在進入關中的時候,李淵聽從李建成的建議,在霍邑之戰中,輕鬆斬殺宋老生,攻佔霍邑。

後來又剿滅劉黑闥、平定山東,多次率軍打退突厥,這些都是戰績。只是因爲後來當了太子,入主東宮,專心協助處理朝政。而李世民繼續在外征戰,屢建戰功掌握權柄。所以在軍權這塊,確實不如李世民了。

在文官這塊,李建成還是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但自古以來,不論爭權奪位,還是最後坐上九五之尊之位,軍權是很重要的。李建成作爲儲君,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對手下武將能人衆多的李世民自然產生忌憚。

哪怕有李淵的偏袒,李建成仍不放心,於是想盡辦法取而代之。自此以後,李元吉便聯合李建成多次構陷李世民,但李建成過於仁厚,多次不忍對手足兄弟下死手,導致一次又一次地錯過良機。

當時,李世民威望日高,先被封爲司徒、中書令、尚書令,後來更是被封爲天策上將,位於諸王之上。在朝中地位僅次於太子李建成,與東宮的爭鬥也從未停歇。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第3張

而作爲父親李淵,也沒有很好的調節他們手足之間的關係。但逢戰事,總是命令李世民前去征戰,平息戰事後,又對世民的猜疑,越發加重。

《資治通鑑》記載:“上每有寇盜,輒命世民討之,事平之後,猜嫌益甚。”

後來李建成又聯合李元吉和後宮嬪妃一同構陷李世民,李淵信以爲真,便準備懲治李世民。後經他人上諫,於是準備召三人入宮當面對質。最終李世民在幕僚的勸說下,決定先下手爲強,在玄武門附近埋下伏兵。

626年7月2日,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沒想到,李世民會在玄武門附近埋下伏兵。因爲他們覺得宮中禁軍都是自己的人。當時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雖名爲李建成親信,實則是李世民的人。

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胸有成竹的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但來到臨湖殿後,發覺不對,於是想返回東宮和齊王府。李世民在後面跟着呼喚他們,誰料李元吉心虛,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射中。

而李世民卻目標很明確,直接張弓搭箭射死了李建成。後面跟上的尉遲恭此時也率人而來,射向李元吉,李元吉跌落馬下。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第4張

李世民坐騎受到驚嚇,一路狂奔,跑到樹林的時候,被樹枝刮到摔落馬下。李元吉趁機想用弓勒死李世民,但尉遲恭及時趕到,大喝一聲。

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便向武德殿跑去,想尋求李淵的庇護,但最終被尉遲恭追上,一箭射死。

《舊唐書》記載:“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於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

此時東宮和齊王府的2000精銳人馬也趕到玄武門,準備爲太子和齊王報仇。玄武門之變,雖然如今看到的都是文字記載,但字裏行間,都能體現出當時的慘烈。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記載:“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

此時的唐高祖李淵正在海池划船,直到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矛進入船上,李淵方纔察覺。甚至還問:發生了什麼事?爲何你會在此?尉遲恭說,太子、齊王叛亂,已被秦王誅殺,特地派我前來保護皇上。

當然,具體是不是這樣,一更覺得有待考證,畢竟這一段歷史,說實話,確實改的很厲害。

那麼李世民既然都能弒兄殺弟,發動政變,爲何卻不對李淵動手,直接殺了登上皇位呢?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第5張

首先來說,李世民此次政變的目標,不是李淵,而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除去之後,李世民也就沒有必要再對李淵動手了。因爲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才最有機會登上皇位。

其次,李世民不會背上弒父的罵名。自古只有兄弟手足爲了爭權奪位相殘,又有幾個爲了奪位,真正光明正大的對父親動手?

李世民弒兄殺弟,殺侄,已遭到後世多少人的唾罵?如果他再去動李淵,恐怕,10個貞觀之治,都不夠洗白他的。

而且李世民也不傻,李建成一死,他基本就穩了,這個時候就沒必要再去動父親李淵,留下一個忤逆不孝的千古罵名。而且,也不利於以後的統治,受人夫所指。

最後,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點,李淵很懂得認清形勢。當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矛來到跟前時,李淵並未作出任何激進舉措,並且讓出了軍政大權,將李世民立爲皇太子。“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也就是說,這場政變看似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人之間的奪權,其實是李世民和李淵之間的鬥爭,是一場皇權和軍權雙方利益團體的政治鬥爭。李世民殺了李建成,也是爲了威懾李淵,讓李淵體面的主動退位,讓出軍政大權。

很明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贏了,李建成輸了,李淵也輸了。不然,爲什麼李淵這麼急着立李世民爲皇太子,還那麼快就主動禪位李世民,甘願當一個太上皇?

那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也確實沒有什麼理由再去動李淵。

李世民弒兄殺弟之後 李世民爲什麼對李淵下手 第6張

當然,玄武門之變也是一個必然發生的政治事件。畢竟,當時形勢已經由不得李世民了。何況,李世民也不會束手就縛。

李世民是何等聰明之人,發動政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威懾李淵,皇位就這樣順其自然的落到自己身上。這一場皇權和軍權雙方利益團體的政治鬥爭,終究是以李世民爲首的軍權方獲勝。

但李淵也很識時務,玄武門之變後,主動禪位,當一個悠哉的太上皇,安度晚年!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