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明朝不徵之國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起草了《皇明祖訓》,針對東亞諸國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 “頒行天下諸司”。這一外交策略的提出,對明初的地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爲貫穿整個明朝的外交基石。

明初爲什麼要建立“不徵之國”的朋友圈呢?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上圖_ 《皇明祖訓》之不徵之國

朋友圈裏都有誰?

細數15個國家,可以分爲東北亞、東亞和東南亞等三個圈子。

東北亞的圈子裏有朝鮮國(今朝鮮半島)和日本兩國。

東亞圈包括大琉球國(今日本沖繩)和小琉球國。

東南亞的成員最多,有安南國(今越南北部)、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文萊)等11國。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第2張

上圖_ 明朝《坤輿萬國全圖》中東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位置

據統計,洪武年間的127件外交詔令中,除1件針對中亞的撒馬爾罕外,其餘126件均和“不徵之國”有關。詔令顯示出的信息量很大,表現出明朝對“不徵之國”的不同態度。

首先,對待朝鮮和日本,憑藉絕對的武力威懾,使兩國“皆喜且懼”。

其次,對大小琉球與中南半島諸國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雙重策略。最後,其餘國家處於明朝外交的第三層級,外交手段根據具體形勢靈活處置。

總體來說,明朝根據距離的遠近實施差異化的對外手段,距離越近,政治、軍事與文化的作用越強,距離越遠,經濟牽制效果越大。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第3張

上圖_ 出使琉球王國的明朝官船

反思前朝 改弦更張

朱元璋深信傳統外交思想恪守的“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原則。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九月,朱元璋坦言:“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招至“載諸史冊,爲後世譏”。他指出:通過戰爭征討蠻夷“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而元朝窮兵黷武、疲師勞民最終導致傾覆逃亡。

朱元璋認爲盲目對外擴張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持續的戰爭加劇了百姓的負擔,造成國家內部動盪不安。基於這些考慮,他主張海外國家“有爲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以此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對於沒有威脅的國家,中國決不輕易興兵討伐。

《皇明祖訓》明確提出:“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他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爲不祥。彼既不爲中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自功,無故興兵,殺傷人命,切記不可。”其實,朱元璋在總結前朝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徵之國”的構想,構建和諧友好的聊天羣,顯然很有必要。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第4張

上圖_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

北元尚存 全力攻防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中原義軍風起雲涌,元朝政治搖搖欲墜。七月二十八日,元順帝退守塞北,史稱“北元”。當時,北元“引弓之士,不下百萬衆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裏也”,和明朝以長城爲界南北對峙。儘管朱元璋和朱棣不遺餘力地打擊北元,仍然無法根除北方邊境的危機。

爲了防備北元軍事力量對中原的騷擾和反撲,明朝“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爲九邊”。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第5張

上圖_ 北元(1368年—1402年),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的政權

永樂年間,九邊投入兵力68萬,隨後人數常有變動,萬曆時達到峯值,多達88.5萬人,崇禎時期,戍邊兵力也有59萬人。《明史·兵志》記載:“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里,分地守禦。”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滿懷憂慮:“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其中透露出對北元的警戒防備之心。明朝的軍備資源被北元大量牽制,朱元璋倡導“不徵之國”, 強調“今朕統天下,惟願民安而已,無強凌弱、衆暴寡之爲”的宗旨,實質上是“南撫北繅”整體戰略的一部分,減輕軍事行動對社會和經濟形成的壓力。明朝此時建羣,無疑具有迫切的現實需要。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第6張

上圖_ 作戰中的明軍

元亡明替 重塑秩序

元朝是橫跨歐亞的多民族帝國,其影響力遠播東南亞。三嶼國位於現今菲律賓羣島西南部。元世祖曾“命選人招誘之”,三嶼國給予了積極的迴應,當元朝“軍船過其國,國人餉以糧食”,充分展現了對元朝的誠意。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宣諭各國:“朕肇基江左,掃羣雄,定華夏,臣民推戴,已主中國,建國號大明,改元洪武。頃者克平元都,疆宇大同,已承正統,方與遠邇相安於無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惟爾四夷君長酋帥等,遐遠未聞,故茲詔示,想宜知悉。”這份詔書既是一份表明立場的國書,又是一份重建秩序的宣言。

它一方面宣告了明朝“已承正統”,具有不可辯駁的合法性。各國應該服從以明朝爲中心的東亞新秩序。

另一方面要求各國“相安於無事”,遵守明朝制定的遊戲規則,才能“共享太平之福”。詔書恩威並施,義正詞嚴,後來發展成爲朱元璋和平外交的中心思想。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第7張

上圖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朱元璋以“祖訓”的形式,強化“不徵之國”的權威性,嚴令後世子孫“一字不可改易”。他告誡繼任羣主切忌“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東亞諸國應該“彼既不爲中國患”,換取自身的安全穩定。

從根本上說,朱元璋之所以宣佈“不徵之國”,是因爲他必須要對繼任者和東亞諸國進行雙重約束,前者“不得無故而徵”,後者要有遵奉明朝的清醒認識。朱元璋不只是給“興兵”劃定了紅線,還爲東亞諸國明確了底線。可見,“不徵之國”並非單純提倡和平外交的聊天羣而已,還象徵着明朝擔任着羣主的職責,掌握着管理、仲裁和懲罰的權力。

明朝宣佈的15不徵之國中 到底是哪15個國家 第8張

上圖_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

《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朱元璋着力加強明軍的建設,以此爲後盾,他深知謀略和外交遠比軍事更具優勢。明初提出的“不徵之國”,繼承和發揚了長久以來的“朝貢體系”,建立起廣泛認同的漢文化政治圈,成爲各番邦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和實際約束者,這一成就足以證明朱元璋政治理念“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參考資料:

【1】鄭 寧 “不徵之國”與明初國際秩序的構建

【2】萬 明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和實踐

【3】官修史書 《明太祖實錄》

【4】官修史書 《朝鮮太宗實錄》

【5】官修史書 《明史》

【6】官修史書 《明實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