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海灣戰爭表明機械化戰爭威懾方式難以奏效

海灣戰爭表明機械化戰爭威懾方式難以奏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網1月15日訊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蔡仁照少將做客人民網,以“美軍的威懾強勢與實戰缺陷:海灣戰爭分析”爲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有網友問到,美國是軍事上的強國,美軍的強勢威懾爲什麼在海灣戰爭中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蔡仁照少將說,當年,多國部隊佔盡了軍事上、道義上的優勢,爲什麼不能實現不戰而勝?美軍的強勢威懾爲什麼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海灣戰爭表明機械化戰爭威懾方式難以奏效

第一,美軍需要對新軍事變革的成效進行一次實戰檢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軍仍然需要一場戰爭來表明軍事實力的增強。沒有戰爭,它可能製造一場戰爭,這就是美軍的特點。海灣戰爭也可以說充分展示了美軍軍事力量的新發展。美軍使用這些新式武器裝備,對以後的戰爭產生了更加廣泛、更加深遠的威懾影響。這是美軍的一個意圖。

第二,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與伊朗打了八年仗。對於薩達姆這樣的統治者,常規的威懾手段起不了什麼作用。薩達姆不是輕易接受威懾信息的人。對於薩達姆這樣的特定對象,強大的威懾力量,多國部隊在海灣地區集結的將近70萬的兵力,在威懾上都顯得無能爲力。

第三,機械化形態的軍事威懾必然要被信息時代所淘汰。海灣戰爭是冷戰結束後的另一場熱戰,它把戰爭形態的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說,機械化向信息化發展。多國部隊與伊拉克軍隊之間的威懾較量,如果仍然採用機械化戰爭那種傳統的威懾方式,就難以見效。這也是和平時期軍事鬥爭的一個鮮明的特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