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卡迭石戰役埃方領導者——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簡介

卡迭石戰役埃方領導者——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約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約公元前1279年5月31日-約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在位),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

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他在敘利亞與同時代的另一強大帝國赫梯發生利益衝突。雙方在前1299年發生一次著名的戰役(卡迭石戰役)。並於前1283年與赫梯王國簽訂合約。

約前1258年,赫梯王國的國王病逝,新任國王哈杜西勒三世繼位,兩國締結和約,成爲軍事同盟。埃及赫梯和約可說是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國際協定,其埃及文本與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來,併爲近代考古學者所發現。

可能是出於對赫梯軍事力量的擔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東北尼羅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爲首都,並將其命名爲培爾-拉美西斯(意爲拉美西斯的家)。

拉美西斯二世也許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他對龐大土木工程的熱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跡: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許多廟宇;爲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增添新結構;興建了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許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築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擁有一個同樣龐大的家庭。

拉美西斯二世無疑是埃及歷史上最爲重要的法老之一。然而他統治的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國家巨大的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埃及就開始走下坡。

當他以91歲高齡過世時,已成了埃及的代表人物。

卡迭石戰役埃方領導者——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簡介

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擁有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他是一位強大的國王,一位戰無不勝的將軍,一位和藹可親的父親,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設者。頭頂着這些光環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 Ramesses II, Ramesses the Great)在位約67年,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這些盛譽。敵人懼怕他,臣民愛戴他,神靈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他在位67年,有8個皇后,嬪妃不計其數;大約有100多個兒女,其中12個有合法繼承權的兒子都早他逝世;在當時古埃及人平均壽命僅有40多歲的情況下,他活到90多歲高齡;喜歡將自己的經歷誇耀後雕刻在建築物上,時刻不忘將自己神化了的雕像矗立在埃及各地,並且與神並列在一起。卡迭石之戰使它成爲臣民心目中百戰百勝的將軍;他施展外交才能與赫梯人簽訂合約;作爲古埃及極富盛名的建築家,他爲世人留住時代的輝煌。這些傳奇經歷和鮮明的個性,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被歷史學家譽爲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無疑是埃及歷史上最爲重要的法老之一。然而他統治的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國家巨大的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古代埃及迅速步上了下坡路。

拉美西斯二世出生於約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他的父親塞提一世(SetiⅠ)娶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的女兒杜雅(Tuya)爲王后,他們共生有四個兒女,兩男兩女。但大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這使拉美西斯順利地登上王位。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法老學校"學習,10歲時在軍中任職,15歲時父親帶他參戰,以保證他將來成爲一位智勇雙全的國王。

拉美西斯二世沒有花費太長時間就學會了很多東西,特別是作爲國王所必需的兩項技能:以軍事手段征服敵方和建造王宮。無論是在征戰還是在建築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在埃及沒有一處土地不帶有他的足跡。

父親去世時,拉美西斯二世的年齡大概是25歲,但他已經擁有足夠的雄心和頑強的自我意識,他要讓自己的壯舉超越所有的前輩。

"進行宣傳是他最好的武器,這在宣揚自己的王國和使命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比薩大學的埃及學教授埃達·布萊西亞尼(Edda Bresciani)敘述道,"大量的雕像和碑文向人們講述了這位國王的壯舉與魄力,並使他的形象流傳千古,而且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拉美西斯二世於公元前1213年在培爾-拉美西斯辭世,經過70天他被製成木乃伊的遺體以一個偉大法老所能享用的最隆重方式下葬。當時王位繼承人,他的兒子莫尼普塔乘坐皇舟率領一支龐大的船隊沿尼羅河將父親的遺體送至底比斯。一路上臣民百姓無不灑淚相送,向這位給他們帶來太平盛世的偉大法老致敬。船隊到達底比斯城後,送葬的隊伍又朝開鑿於帝王谷的陵墓進發。在王陵內安放的除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棺槨之外,還有讓拉美西斯二世在冥界也能過上富貴生活的無盡寶藏,最後陵墓的大門被封上,以便讓法老能平安地長眠。但事與願違,幾十年以後,陵墓內陪葬的寶物洗劫一空,而拉美西斯的木乃伊也從此不得安寧。負責看守的埃及神職人員不得不多次搬動法老的木乃伊以防那些盜墓人打開木乃伊身上的繃帶,偷取藏在內部的黃金飾物,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拉美西斯和其他幾位法老的木乃伊被藏到了底比斯附近的小城代爾巴哈里(Deirel Bahari)的哈特謝普蘇特(Hetshepsut)神廟內。1881年被法國埃及學家加斯頓·馬斯佩羅(Gaston Maspero)發現並最終安放在埃及國家博物館內。

卡迭石戰役埃方領導者——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簡介 第2張

一個熙熙攘攘的巨大宮殿,色彩絢麗的房屋,十多座神廟,這一切都爲了彰顯一個人的偉大之處。

到達培爾-拉美西斯城的人都會讚歎這座首都非凡的美景。宮殿、房屋還有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的皇宮迸發出絢麗的色彩,而歷史記錄者則把它描述成到處都是"美麗的陽臺,鋪有青金石和土耳石的大廳。"城市的每個重要地點都有一座神廟:北面有供奉北方古老首都布托城(Buto)守護神的烏託(Uto)神廟,東面有亞洲女神阿斯塔爾特(Astarte)神廟,南面是塞特(Seth)神廟,西面是阿蒙神廟。城中設有軍隊、官員居住區以及用與法老繼位儀式的大廳;繁忙的港口內來往不斷的船隻載滿各類物品,這使培爾-拉美西斯也成爲王國的一個主要商業中心。但這些繁榮今天都已蕩然無存,藉助先於培爾-拉美西斯存在的首都阿瓦里斯出土的文物,人們今天才能確定這座城市的準確地址。

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裏,這裏一直是活躍的"建築工地",多位法老以阿蒙神的名義大興土木:拉美西斯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重要的宗教中心。

卡納克的建築羣由多座宗教建築組成,他們的修建時間跨度從中王朝一直延續到羅馬帝國時代。建築羣的核心是阿蒙-拉大神廟,興建之初被當成底比斯的神聖區域,隨後又被居民們命名爲"阿蒙之城",在它的附近還修建了獻給戰神孟特(Montu)神廟以及供奉阿蒙之妻-女神穆特(Mut)的神廟。一條長達2公里的"獅身羊面像大道"將卡納克神廟與南部的盧克索神廟連接起來,後者也用於供奉阿蒙神。尼羅河也將這兩座神城連接起來,在某些重大節日,阿蒙神的雕像會被裝上船,在一列小船的護送下,從卡納克運到盧克索。

拉美西斯比古埃及任何一位法老都勤於大興土木,在位期間,他下令修建的宮殿、廟宇、雕像和石碑的數量多得令人難以置信。他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主要是通過氣勢宏偉的建築來顯示自己的權利以及彰顯其在世天神的地位。爲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佔用一些更爲古老的建築。有些古老建築被他修復之後刻上自己的名字,有的被他圍在了以其名義修建的建築羣當中,還有的則被當成了"材料庫",在被拆毀之後當成修建新建築的材料。

吉薩(Giza)的哈夫拉(Khafre)金字塔就遭此運, 整塊的花崗岩被拆下來用於修建位於孟斐斯的布塔大神廟。由拉美西斯欽定的建築風格也被他用於顯示其偉大之處。比如,在神廟裏佈滿了雄偉的雕像和裝飾有象形文字及圖案的石柱,刻滿描繪宗教和戰爭場面的廟宇牆壁都在歌頌國王的神聖和偉績。

拉美西斯本人親自到施工現場檢查工程的進展情況,他甚至還前往石材的開採地去挑選最佳的材料。

有一些碑文,比如刻在第八世石碑(現保存在埃及國家博物館)上的文字,記述着拉美西斯鼓勵和讚揚建築工人們的話語。拉美西斯非常關心他們的生活,從不讓他們缺少食物、衣服、鞋子以及新鮮的水,以便能讓他們專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拉美西斯二世新建的工程中包括一座新的首都,這座新城的奢華程度與埃及另兩座大城市孟斐斯和底比斯不相上下。這座被稱爲培爾-拉美西斯(Pi-Ramses,意爲"拉美西斯的家")的城市在這位法老當政第五年就已初具規模,併成爲他的寢宮。這座城市建在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部的古阿瓦里斯城(Avaris),這是讓他倍感親切的地方,因爲他父親的夏宮就修建於此。不過這樣選址肯定還有其他的用意,埃及學家埃達·布萊西亞尼解釋說:"這裏是拉美西斯的故鄉,顯然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此外,之所以在這裏建造比-拉美西斯還有其軍事和戰略意義,這座城市緊挨東部邊境,經常遭到外族的入侵,因此必須嚴加防守;另外它還是一個連接埃及和亞洲的重要商業交匯地。"

卡迭石戰役埃方領導者——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簡介 第3張

新的首都佔據着一塊非常富饒的土地,這裏的農田物產豐富,河流中魚蝦成羣,而倉庫裏則堆滿了食物。城中的居民來自王國的各個領地,如利比亞(Libia)、努比亞(Nubia)、迦南(Canaan)和阿穆魯(Amrru)。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曾是戰俘,但與埃及人保持着友好的關係,所有人都享受着這裏的繁榮生活。拉美西斯去世後一個多世紀,當第二十一王朝(1069BC~945BC)的法老們決定遷都至塔尼斯(Tanis)城時,比-拉美西斯二世的光輝才黯淡下來,城裏的許多財寶都被遷至新都。

在卡納克 The Amun Temple of Karnak(今天這裏被看成是埃及最重要的考古聖地之一,他曾是繁榮的宗教中心,法老們在這裏舉行加冕儀式),拉美西斯二世也留下了他深刻的足跡。在雄偉的阿蒙-拉(Amon-Ra)大神廟裏,他完成了石柱大廳的修建工作,這個大廳始建於阿蒙霍普特二世(AmenhotepⅡ,1427BC~1401BC)當政時,在霍倫貝勒(Horembheb)王朝以及塞提一世在位是曾繼續得到修建。這座建築是名副其實的古代建築瑰寶:它佔地5000多平方米,134根巨型石柱支撐着屋頂,尤其以中間的兩排重達12噸的柱子爲最粗大。拉美西斯讓人用描繪慶典活動的浮雕裝飾它的牆壁,並下令開挖一個保存至今的聖湖。湖水象徵着所有形式的生命誕生地,在這裏舉行供奉太陽神和奧裏西斯(Osiris)神的儀式,而神職人員在每次儀式之前都要在此淨身。

相臨的盧克索神廟在阿蒙霍普特三世法老(1391BC~1353BC)在位時就已完成大部分,拉美西斯在已有的建築結構上又增加了一個由72根石柱支撐的走廊和一個巨大的拱門(襄有神廟大門的石制高塔),分成兩排的石柱上刻滿了裝飾圖案,而拱門的牆壁上則刻有記述卡疊什之戰的浮雕。在這些建築的前面排有六尊面容與拉美西斯相像的巨大雕像和兩座方尖碑,但在盧克索神廟中只剩下了一座方尖碑,另一座則在1836年就被搬運到了巴黎協和廣場。

上述只是拉美西斯創造熱情的部分例子,但是爲了更好地理解他對慶典活動的熱衷則需要參觀拉美西斯宮的廢墟。

雖然這座宮殿只有少部分還矗立在那裏但整個建築羣毫無疑問是這位法老所構想的最偉大建築,它位於尼羅河左岸的底比斯地區。這是一座用於殯葬的神廟,但最終用途並不是安放拉美西斯的遺體,而是爲了在他去世之後便於人們舉行供奉他的儀式。

這座殯城周圍是一座高牆,除了主殿之外,城裏還有作坊、商店,甚至還有一所培養謄寫員的學校。在這所學校裏,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紙莎草紙書。最後還有一件有趣的事:爲了給自己修建着座殯城,拉美西斯曾命令拆下一些古建築上的材料。這恰恰也是這座拉美西斯宮後來遭受到的待遇:這座本因代表拉美西斯的偉業並流傳千古的宮殿後來又因爲別的國王要修建自己的宮殿而被部分地拆除了。

阿布·辛拜勒神廟(Abu Simble)被看成是拉美西斯最偉大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古代建築瑰寶。四尊從山體巖山中鑿出的巨型雕像高20米,象徵着坐在宮殿大門口的法老和他的皇后,如今它們已經變成了埃及文明的象徵。意大利著名的埃及學家之一賽爾喬·多納多尼(SergioDonadoni)教授解釋說:"這真是一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它將埃及古典建築的建築元素帶入了深山中。"

這座神廟建在一個山坡上,開鑿的深度有60米,它本意是供奉三位主神阿蒙、拉、布塔,但實際上它只爲一位"真神"--拉美西斯本人服務。

卡迭石戰役埃方領導者——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簡介 第4張

神廟,除了在地面上的建築外,還有一種在山崖開鑿出來所爲巖窟廟。典型的巖空心央是位於阿斯旺南,接近尼羅河第二瀑布的阿布辛拜勒的拉美西斯二世廟。這座神廟是獻給阿蒙,拉·哈拉凱悌和普照塔神的,並且還紀念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實際上是一座神廟和祭廟的結合體。阿布辛拜勒的巖窟廟依山傍巖,在峭壁斜坡上開鑿洞口。大廟門面或許可以稱爲塔門,高32米,長36米,塔門洞口兩旁雕刻有高約21米的2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和2座皇后梅麗塔門的坐像。洞口內還有柱廳以及位於廟內深處的供奉上述了神及其本人的雕刻坐像的對所。洞窟內全長60米,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以及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加冕日時,陽光可穿過60米深的廟廊,灑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而他周圍的雕像則享受不到太陽神這份奇妙的恩賜,因此人們稱拉美西斯二世爲"太陽的寵兒"。把這一天稱爲"太陽日"。現因建築阿斯旺大壩,1968年開 始,廟址遷移到離尼羅河201米遠的65米高處,"太陽日"也分別延後一天。3000多年過去了,這個不知是巧合還是古埃及建築師精心計算的奇觀之謎,一直未能破解。

在阿布辛拜勒廟附近,還有一座獻給他的妻子奈菲爾塔利(Nefertari)的較小的巖窟廟。廟的正面排列6座雕像,除拉美西斯二世的3座外,還有補充描繪爲哈托爾(Hathor)神形象的奈菲爾塔利的3座雕像

但阿布·辛拜勒神廟的命運卻是多災多難的,建成後不久,一場地震使它蒙受巨大損失,許多石柱和雕像斷裂,受損的部分還包括神廟正面的整個上半部。大部分破損的地方隨後得以修復,但當時的建築師們卻對雕像愛莫能助,只能任雕像的碎塊散落附近。

拉美西斯在他皇后的墓碑上刻着他對她愛的表白,"我對你的愛是獨一無二的--因爲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沒有人能夠取代。當你輕輕走過我的身旁,就帶走了我的心。"

(My love is unique-no one can rival her,for she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Just by passing me,she has stolen my heart.)

拉美西斯死去幾個世紀之後,這座建築被完全荒廢,沙子開始逐漸將其埋沒,最終只剩下入口處巨大雕像的頭部和肩膀露在外面。1813年,一位瑞士學者約翰·布克哈特(Burckhardt)發現了它,在繼續沉睡4年後,意大利人喬丹·貝爾佐尼(Giovan Belzoni)開始進行對其挖掘。經過幾個月的工作,最終在沙石中開闢出一條道路,歷經幾千年之後終於又有人能夠走進這座神廟的內部。

又過了很久,這座被拉美西斯選來代表自己強大勢力和神聖天命的宏偉神廟終於面臨滅頂之災,險些永遠葬身於水下。1960年,埃及總統納賽爾(Nasser)開始下令修建阿斯旺(Assuan)大型水庫,水庫建成後將形成一個長約500公里的人工湖,可以將許多不毛之地變成良田。這是一個對於國家來說至關重要的項目,但它卻會將代表;埃及法老文明的許多遺蹟永遠埋入水底,其中就有阿布·辛拜勒神廟,這件事也使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載入史冊的拯救行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向世人發出了警報,它發動了一次名副其實的拯救行動,世界上113個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向埃及提供人力、資金和技術。拯救計劃要將要將阿布·辛拜勒神廟拆成許多塊,然後在離原地180米,地面擡高65米的地方再將這些碎塊重新組裝起來。整個工程花費了5年時間,使用了兩千多名工人、成噸的材料以及在考古史上從未有過的資源技術。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塊都被編上號以便於重新組裝。重建後的神廟和原來的方位一樣,它根據星座和阿斯旺大壩建成後的尼羅河走向而定。凸顯的山峯也恢復了原樣,整個巨型積木總算完工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