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什麼時候發生的?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爆發的歷史背景

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什麼時候發生的?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爆發的歷史背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開始於公元1944年8月20日,結束於公元1944年8月3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與黑海艦隊和多瑙河區艦隊協同,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蘇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什麼時候發生的?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爆發的歷史背景

戰役背景

1944年,蘇軍展開了氣勢恢宏的大反攻。從春天開始,蘇軍連續發動了6次大規模進攻戰役,除庫爾蘭半島外,在各個方向都前進到1939年國境線。德軍在這一系列打擊中遭到嚴重損失,作戰兵力捉襟見肘。

面對日益接近崩潰的戰局,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保加利亞等僕從國開始各自尋求自保的退路,企圖與盟國方面討論單方面退出戰爭的條件。希特勒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加強了對僕從國的控制。

羅馬尼亞因爲英美拒絕了其退出戰爭的條件,加上德國給其提供了更多的武器、幫助其訓練軍隊,只好將沒有希望的戰爭繼續下去。

1944年4至8月,由於蘇軍集中力量於其他方向的大規模行動,羅馬尼亞前線處於相對安靜。德軍新任總參謀長古德里安便不顧"南烏克蘭"集團軍羣司令舍爾納的強烈反對,從"南烏克蘭"集團軍羣調走5個裝甲師和6個步兵師,用於填補德國中央集團軍羣方向的防線缺口。這就使防守羅馬尼亞的德軍力量削弱不少。不久,由於庫爾蘭半島的北方集團軍羣陷入重圍,希特勒又把舍爾納與原任"北方"集團軍羣司令約翰內斯·弗里斯納對調。弗里斯納上任後,他再次向希特勒提出了他的前任曾提出過的要求:收縮戰線。希特勒雖勉強接受了這個建議,但附加了條件。後來這一要求沒有得到實現。

參戰兵力

蘇軍參戰兵力爲馬利諾夫斯基大將指揮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托爾布欣大將指揮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黑海艦隊和多瑙河區艦隊,計10個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2個空軍集團軍,約125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6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870輛、由最高統帥部代表、蘇聯元帥鐵木辛哥協調兩個方面軍的行動。蘇軍步坦協同快速突擊8月20日,蘇軍發起進攻。烏克蘭第2方面軍從雅西西北地域向弗爾丘方向實施主要突擊,沿錫雷特河實施輔助突擊,當日突破德軍防禦戰術縱深;次日粉碎德軍實施的反突擊,突破敵第三防禦地帶,攻佔雅西和特爾古弗魯莫斯;23日進至胡希地域。

烏克蘭第3方面軍20日從基茨坎登陸場向胡希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由德涅斯特河灣向阿克爾曼實施輔助突擊,突破德軍主要防禦地帶;次日粉碎德羅聯軍的反突擊,向縱深推進30公里,切斷德軍第6集團軍與羅軍第3集團軍(該部22日遭合圍,23日停止抵抗)的聯繫;23日進至列烏舍內地域和列奧沃地域的普魯特河渡口。

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什麼時候發生的?雅西 基什尼奧夫戰役爆發的歷史背景 第2張

至此,蘇軍完成對"南烏克蘭"集團軍羣主力(德軍18個師)的合圍。同日,羅馬尼亞爆發反法西斯起義。24日,摩爾達維亞首府基什尼奧夫解放;羅馬尼亞退出軸心國軍事同盟並對德宣戰。爾後,烏克蘭第3方面軍主力和烏克蘭第2方面軍一部奉命在合圍的對內正面作戰,27日殲滅德軍被圍集團;其餘部隊向羅馬尼亞內地推進,27~29日先後佔領福克沙尼、蘇利納、布勒伊拉、康斯坦察等市。30日,戰役結束。

 戰役目的

戰役目的是粉碎德軍雅西-基什尼奧夫集團,解放摩爾達維亞,迫使羅馬尼亞退出與德國合夥的戰爭。同時,奪取對德國至關重要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動搖德國繼續戰爭的能力。

戰役開始前,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爲馬利諾夫斯基大將)和烏克蘭第3方面軍(司令爲托爾布欣大將)位於克拉斯諾伊利斯克、帕什卡尼、雅西以北一線,繼而沿德涅斯特河一直到黑海,對德軍集團形成包圍態勢。在季拉斯波爾以南基茨坎地域,蘇軍扼守着德涅斯特河右岸一個重要登陸場。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當面德軍是"南烏克蘭"集團軍羣(司令爲約翰內斯·弗里斯納上將),轄德軍第8、第6集團軍,羅軍第3、第4集團軍,德軍獨立第17軍,總兵力爲90萬人,火炮和追擊炮76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400餘輛。航空第4隊和羅馬尼亞航空兵軍各一部共810架飛機對其實施支援。德軍利用山地和爲數衆多的河流,建立了有完備工事體系的縱深梯次配置防禦(縱深達80公里)。它包括三道防禦地帶(雅西方向爲四道)。此外,在縱深內還沿普魯特河、錫雷特河構築了防禦地區。在"南烏克蘭"集團軍羣中央基什尼奧夫方向佔領防禦的是戰鬥力最強的德軍第6集團軍,而在兩翼佔領防禦的基本上是羅軍。

蘇軍統帥部巧妙利用了戰線的有利地勢和敵軍集團兩翼保障薄弱的狀況。根據戰役企圖,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應從北面和東面實施突擊,在兩個相距甚遠的地段(雅西西北和賓傑裏以南)突破敵人防禦,向胡希、瓦斯盧伊、弗爾丘地域向心方向發展進攻,圍殲"南烏克蘭"集團軍羣基本兵力,隨後向羅馬尼亞腹地高速發展進攻。烏克蘭第2方面軍以第27集團軍(司令爲S.G.特羅菲門科將軍)、第52集團軍(司令爲K.A.克羅特耶夫中將)、第53集團軍和坦克第6集團軍(司令爲A.G.克拉夫琴科中將)由雅西西北地域向瓦斯盧伊、弗爾丘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切斷敵軍雅西-基什尼奧夫集團西退之路;以近衛第7集團軍和騎兵機械化集羣沿錫雷特河實施輔助突擊,以保障主要集團右翼。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