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歷史上遠東共和國同日本之間的談判屢屢破局的原因是什麼?爲什麼說是情理之中?

歷史上遠東共和國同日本之間的談判屢屢破局的原因是什麼?爲什麼說是情理之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某種程度上就是雞同鴨講——截然不同的目標,針鋒相對的立場,兩方之間談判的不斷破裂也在情理之中吧。

以1921年在日據的“關東州”大連市開始舉行的大連會議爲例:

9月,雙方先後提出了各自的協約草案。遠東共和國提出的29條草案,基本以雙方平等爲原則;日本提出的17條草案,則態度強硬,要求獲得多項特權。談判因此陷入僵局,被迫中斷。從10月開始,由於多股白軍在日本干涉軍的支持下對遠東共和國發動了進攻,共和國代表因此提出了以下三點:

歷史上遠東共和國同日本之間的談判屢屢破局的原因是什麼?爲什麼說是情理之中?

一、希望邀請蘇俄政府派代表出席會議。

二、希望將會議地點改至內蒙古東部的滿洲里繼續舉行。

三、要求日軍全面撤軍及明確規定撤軍期限。

結果作爲迴應,日方代表團按政府命令,於12月12日中止了談判。

此時正值華盛頓會議期間,遠東共和國向會議提出控訴,公開了日本同法國就“在遠東地區建立依附於日本的白軍傀儡政權”一事的祕密協定,以及大連會議中日本提出的17條草案的副本等祕密文件,指出日本圖謀將遠東共和國的領土化爲其的殖民地,要求衆與會國對此進行干預。

歷史上遠東共和國同日本之間的談判屢屢破局的原因是什麼?爲什麼說是情理之中? 第2張

遠東共和國的這些行動引起輿論譁然,華盛頓會議因此被迫討論了相關問題。在討論中,日方代表強調了日方相關政策的“合理性”,並承諾撤軍,但依然沒有提及明確的撤軍期限。美方代表則繼1921年5月後,再次譴責了日本拒不從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撤軍及出兵佔領薩哈林島(庫頁島)北部的行爲,表示此等行爲是違反美日共同約定和相關國際法規的,且美國決不會承認日本佔據俄國領土的合法性。

華盛頓會議結束後,日本考慮到漸趨嚴峻的國際形勢,尤其是美國等國的相關態度,便於1922年3月22日重開了談判。雙方很快在通商和漁業等問題上達成了一致,但遠東共和國表示基本條約必須和撤軍條約一起簽署。

歷史上遠東共和國同日本之間的談判屢屢破局的原因是什麼?爲什麼說是情理之中? 第3張

然而隨着1921年末1922年初,遠東共和國軍事力量的重整旗鼓。遠東共和國人民革命軍在遠東共和國軍事部長兼人民革命軍總司令布柳赫爾的領導下,擊退了白軍的進攻,並開始全面反擊。1922年2月,收復了去年12月20日失陷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4月初,遠東共和國政府提請日軍不要妨礙人民革命軍進入符拉迪沃斯託克。在日本陸軍的強烈反對之下,高橋是清內閣決定加以拒絕,中斷談判。日方代表在政府授意下對已經達成一致的條款重新進行了解釋,故意拖延時間,直到4月16日日本代表團離開大連返回東京。經過歷時八個月的39次會談,大連會議最終宣佈破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