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戶次川合戰的詳細過程,戶次川合戰的結果如何?

戶次川合戰的詳細過程,戶次川合戰的結果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役經過

府內城方面,在十二月初收到鶴賀城的求援之後,大友義統攝於島津家引以爲傲的名將家久和薩摩強兵,對於出兵援助迎戰敵軍一事心存恐懼,提出應謹慎用兵。然而,作爲軍監的仙石秀久卻執意主張出兵救援。這一主張自然是與豐臣家本營早先所下達的固守命令相違背的,因而遭到了長宗我部、十河等將領的強烈反對。對此,仙石秀久卻說:

"爾等可知關白殿下之最忌?對於利光城的危急,既已得知卻置之不理,實在有悖於大義。無論諸位是否贊成,我軍此役勢在必行。"

說罷,便自顧自忿忿的作起了出兵的準備。結果,長宗我部等軍也不得不服從。

戶次川合戰的詳細過程,戶次川合戰的結果如何?

十二月十一日一早,仙石秀久、長宗我部元親、十河存保等諸將率領四國軍,與大友義統、田原親盛奈多鎮基等諸將率領的最後殘存的大友軍主力八千餘人從府內城出發了。戸次統常(鎧嶽城主)率領所部一百餘人爲先導進駐戶次川,聯軍則在竹中山的鏡城佈下陣勢。

此役,聯軍的出陣序列爲--右翼隊:第一陣桑名太郎左衛門、兵1000、第二陣長宗我部信親、兵1000、第三陣長宗我部元親、兵1000;左翼隊:第一陣十河存保、兵1000、第二陣仙石秀久、兵2000;後備兵力大友義統本隊、3000餘(『參謀本部編九州役』)

島津家久在瞭解到這一情況之後,立即解除了對鶴賀城的圍困,向距離梨尾山以南約四公里處的阪原山退卻,同時派出偵察兵監視聯軍的行動。面對島津軍的後退,仙石秀久命令道:"諸軍一起渡河,一戰決出勝負!"

而此時,久經戰陣的長宗我部元親提出反對意見:

"對岸堤的陰影處,似乎有敵人埋伏。若我軍處於河川之中,敵人的鐵炮之下,先陣恐怕將無一可以生歸。島津不僅是大敵,更是強敵,最難相辱。暫時隔河對陣,觀察其虛實。"(《元親記》)

元親力圖促使秀就改變出戰的決心。此時,作爲聯軍另一主要將領的十河存保的意見變得至關重要。奇怪的是,各種資料對存保此時的言論紀錄卻大相徑庭--根據《南海治亂記》的記載,十河存保同樣人爲倉促渡河於戰不利,而加以反對。以此相反,《土佐物語》中的記載卻是,十河存保對秀久渡河的建議加以贊成:

"仙石殿的意見是很有道理的,古來隔岸之軍,渡過去則勝,不渡者失敗,例子是不少的。尤其是合戰當前,浪費時間無異於貽誤戰機。儘早渡川,可以先發制人,也好早向秀吉殿下報捷,爲天皇陛下分憂,應該從速渡川……此川,是九州第一難以逾越的大河,但我大軍所向,又何足懼哉?願與諸軍一同奮勇渡河,一戰而決其勝負!"

其中,作爲身負"鬼十河"盛名的四國名將,十河存保本應像第一種說法中那樣行動。然而如果考慮到其他種種複雜的因素,則後一種說法更爲可信。因爲早在天正十二年(1584)"四國內戰"期間,長宗我部軍曾經擊敗過十河存保。帶着這樣的複雜感情,再加上考慮到又是仙石、長宗我部兩家爭奪四國,也許是抱着一種仇視長宗我部家的心態,十河存保最終意氣用事的附和了仙石秀久魯莽無謀的主張。大戰之前,仍然掛念個人恩怨,以至於意氣用事,這纔是兵家之大忌呀!

就這樣,長宗我部元親也無可奈何的接受了現實,不知這位"土佐之能人"此時作何感想,也許與當年"長筱合戰"前的山縣三郎兵衛有着相同的心境吧……

戶次川合戰的詳細過程,戶次川合戰的結果如何? 第2張

最終,大友方軍議的結果是--全軍渡河,展開決戰!

這場會戰,雙方的兵力對比爲--島津家久軍18000,豐臣·大友聯軍再加上各地方的援軍14000餘人。

十二月十二日一早,先是秀就領兵一馬當先渡過戶次川。接着,長宗我部、十河諸軍緊隨其後開始行動。右翼隊的土佐諸軍在東岸的山崎集中兵力,長宗我部信親軍經由南面的脅津留前進;左翼隊的讃岐諸軍(包括十河軍和仙石軍本陣)在迫の口布陣。大軍所向,威武雄壯,浩浩蕩蕩,豈不知,這正是一條不歸之途?

另一方面,島津家久在接到偵察兵的報告,洞悉了聯軍方面的兵力部署之後,做出了直接攻擊的決定。他命令一支部隊監視鶴賀城的情況,以防止守城軍出城支援,其餘軍隊又分出三路--第一陣伊集院久宣隊對付敵人右翼;第三陣本莊主稅助隊迎擊敵人左翼。而在第一陣的後面,作爲第二陣的新納大膳正隊從樹林中隱蔽前進。最後,是總大將家久的本陣,統帥全局。

島津的先鋒,伊集院隊對其對手長宗我部軍的進攻,宣告了這場合戰的開始。

"土佐之兵,乃名鎮四國之師,人人皆恐若敗退將爲九州之兵,乃至天下之人所恥笑。因而紛紛前向死戰,一步不肯後退。"(《南海治亂記》)

伊集院隊被突擊後全軍潰退,元親遂率軍向利光村方向追擊,擊斃了許多薩摩兵。家久見狀,親自率領本軍參加戰鬥,而第二陣的新納大膳正隊在收納了第一陣的殘兵後也主動出擊,長宗我部軍在受到壓制的情況下不得不再次退回脅津留。此時,島津軍第三陣的本莊隊正在鶴賀城東方的高地上待機而動,在聽到第二陣奮戰的吶喊聲之後,立即直撲敵軍的左翼,並突入仙石秀久的本陣!

家久指揮的本陣主力此時正與第二陣協同向山崎的敵軍右翼發動猛攻,而方纔敗退的第一陣也回到了戰場……鶴賀城北方數千米的地方,激烈的戰爭在這裏展開了。

從十二月十二日的晚上一直到十三日的凌晨,戰爭進行的異常慘烈。而這種慘烈,也許就是因爲強悍的薩摩兵,遇上了同樣勇猛的土佐兵的緣故吧。

此時,身爲名鎮九州的戰術天才的島津家久審時度勢,使用出了島津家傳戰法中的得意技--"釣り野伏せ"戰術:他佯裝敗走,把敵軍引入伏兵的包圍再加以殲滅,將豐臣軍分割開來……戰局因此得以逆轉!

此後,在補充了新生力量後,島津軍在夜戰中終於擊敗了四國軍。四國軍在敗退至中津留河原時被追兵趕上,在那裏進行了最後的殊死抵抗之後,終於向府內城潰敗了。

聯軍方面的損失慘不忍睹--長宗我部元親的長子信親戰死,所部700與人戰死。元親帶着殘兵,幾乎是一口氣的從九州的豐後,逃到了四國伊豫的日振島上。

"薩摩勢乘勝包圍了長宗我部元親之子信親的隊伍。即使身陷重圍,信親依然毫不畏懼,手持四尺三寸(1.3m)的大長刀迎擊,一連砍倒八人,其後又拔出三尺五寸(1.06m)的太刀斬翻六人。雖然殺傷了不少,但對敵人大軍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就在信親又一次將刀送入身旁一名敵人的小腹時,四周的敵人一擁而上,終於討取信親。 "(《黑田家譜(孝高記)》)

信親的首級,是由島津家的將領鈴木大膳摘得的。

戶次川合戰的詳細過程,戶次川合戰的結果如何? 第3張

"信親者,身高六尺一寸(一米八一左右),皮膚白嫩,寡言語而重禮數,端莊威嚴而不苟言笑,素爲諸軍士所愛戴"(《土佐物語》)

桑名太郎左衛門、十河存保與其麾下五千士兵一起戰死。

大友方的先鋒戸次統常是大野郡鎧嶽城主,戸次鎮連(戶次鑑連的猶子)之子,因此也算是立花道雪(戸次鑑連)同族的孫輩。在島津軍大舉進攻之際,爲了勸說父親鎮連不要作爲島津軍的內應,他進行了苦諫,但沒有成功。爲了替父親洗脫罪名,他奮勇戰死在島津的二陣新納隊前。

戰役後事

在大友義統戰敗後,吉弘統幸、大津留鎮益宗像鎮継等進入高崎城據守,緊接着又向豐前的龍王城逃走。而立主此次作戰的總指揮仙石秀久先是逃往府內城,後又經過鹿鳴越進入妙見城,再後來索性逃至淡路島的州本城。等待他的,則是豐臣秀吉之怒,以及沒收其領國讃岐的懲罰。

在戶次川擊敗豐臣·大友聯軍的島津家久,很快佔領了府內城。次年二月,又將本陣移至三重鬆尾山,完全確立了在豐前戰場的優勢地位。

島津軍進攻丹生島受阻,卻在戶次川合戰中大獲全勝,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從這一攻一守,兩戰之間,大友宗麟之強悍與其子大友義統之闇弱,高下立現。

島津軍之勝,想天下展示了自己的威力,使得豐州的名門,杏葉大友家幾乎喪失了最後的戰鬥力,也使得豐臣秀吉想依靠四國、中國地方的外樣大名來打敗島津的如意算盤落空。但這也激怒了身在大阪的"天下人"秀吉,促使他下定決心,於第二年領天下之兵親征九州,終於粉碎了島津制霸九州的野望……

因而可見,所謂的"一勝即一敗,有勝必有衰"確有其道理,當島津衆將沉浸在勝利的戰鼓聲之中的時候,有誰聽到其中暗伏的敗戰的挽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