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以實行軍國主義制度而著名:亞述帝國的興亡史

以實行軍國主義制度而著名:亞述帝國的興亡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亞述,在世界古代史上以全面實行軍國主義制度而著名,其殘暴也備受指責。這個起源於兩河流域的軍事帝國,在世界軍事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首創了騎兵。

亞述帝國的軍事資本

最早的亞述國誕生於兩河流域北部,以現在的伊拉克北部爲中心,國家建立後從公元前2500年起延續了近2000年,一般分爲古亞述、中亞述和亞述帝國三個階段。中亞述時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900年)這個國家首次興盛起來,卻因遭受北面的亞美尼亞人攻擊轉向衰敗。公元前9世紀初,從納西爾帕二世國王開始,亞述才以軍事改革的強國姿態向帝國跨越。

西方有的史學家總結說,“在人類歷史上,亞述人的最大貢獻,就是戰爭的藝術”。從考古成果看,亞述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這個古國留下的浮雕作品幾乎全與軍事有關。公元前950年左右,騎兵首先在亞述帝國內發展起來,從而使人類古代戰爭又有了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自赫梯人在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馬拉戰車後,人類開始有了車兵,這也是古代的快速機動部隊。不過戰車受道路限制,一般在相對平坦的戰場上使用,速度相對較慢。人類馴化馬匹後,也開始騎在馬上代替步行,不過要讓其成爲作戰工具還需要解決馬繮、馬鞍等物件,否則騎在光溜溜的馬背上身體保持不住平衡,也騰不出手拉弓、作戰。古時沒有什麼高科技,不過也要有基本的馬具技術才能建立騎兵。

以實行軍國主義制度而著名:亞述帝國的興亡史

亞述人生活的兩河流域北部,有着廣闊的草原,具有長期飼養和使用馬匹的經驗,再加上積累了千年的戰爭經驗,終於發明了馬繮,後來又發明了馬鞍。雖說這時還沒有發明馬鐙,但有馭馬經驗的人騎到上面還可以騰出手來射箭,並能揮舞兵器拼殺。當然,人想真正有效地使用戰馬,還需要有馬鐙以保持身體平衡,這一點千餘年後纔得到解決。

亞述發明騎兵之前,就從鄰近的赫梯帝國那裏學到了戰車技術,利用本國的草場和大量馬匹,建立了一支當時可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車兵部隊。《聖經·以賽亞書》描繪亞述人,“他們的箭快且利,弓也上了弦,馬蹄硬如堅石,車輪好像旋風”。

亞述戰車的數量有多少,後人有很大爭議,較保守的估計是1.1萬輛,最高的估計是10萬輛。據考古證實,亞述戰車有4輪、6輪和8輪的不同規格,車體均較短,左右卻較寬,車廂內可容3人,至多4人。戰車乘員中一人爲馭手,其他人爲戰士。車廂上放有箭筒,便於弓箭手放箭。戰士還配有短劍和長矛。

亞述當時有領先於各國的冶金技術,打造了大量鐵製兵器並普遍裝備軍隊。亞述的鐵矛、鐵劍在交鋒時遠勝過青銅兵器,能以硬金屬一擊就打斷對手的軟金屬兵器,還未大量裝備鐵製兵器的國家都不是它的對手。

在冶金水平大發展的基礎上,亞述不僅能夠製造大量鐵兵器,也促進了農具的發展。其國內鐵犁、鐵鋤、鐵鍬在農耕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加之完善了水利灌溉技術,農業生產力大大提高,穀物生產和儲存量的增加爲國家設置大量常備軍和長期征戰提供了充裕的給養條件。

但是亞述人生存的環境遠比不上尼羅河流域,對外掠奪獲得財富成爲國家的軍事理念。在他們的立國觀念中,“政府就是武力的別稱”,生產是服務於對外戰爭的需要的。爲此,這個軍事帝國實行嚴刑峻法,同過去兩河流域誕生的《漢謨拉比法典》相比,亞述法律充滿了肉刑,公然鼓勵將俘虜折磨至死,對不服從的奴隸可坑殺剝皮。

由於戰爭需要人口,亞述鼓勵生育,如果女人故意小產還將被處以炮烙之刑。亞述貴族、平民的孩子,都要從小觀看血腥的屠戮場面,增加他們內心的戰鬥性。女人的地位十分低下,男人可以一夫多妻,國王則有無數的妃嬪。這個國家實行極爲殘暴的政策,就是要把國家造就爲一架巨型的戰爭機器。

提格拉·帕拉薩三世任國王的時代(公元前745—公元前727年),亞述進行了專門的軍事改革,靠推行募兵制建立了完全由王室供養的常備軍,變半農半軍武裝爲純軍事化專業武裝。帝國軍隊由多個兵種構成,有原來由貴族組成的戰車兵,還有騎兵、重裝和輕裝步兵、攻城部隊。亞述軍隊裝備精良,兵士都身穿鎧甲,有盾牌和頭盔防護,以弓箭、短劍和長槍爲武器,還配備了專門攻城用的撞城槌。

提格拉·帕拉薩三世除了加強原有的重裝和輕裝步兵、騎兵以及戰車兵的編制以外,還建立工兵和輜重兵。亞述工兵的職能是“在山中開路,修築簡便的橋和浮橋以及軍營”,這使軍隊在開路、搭橋、築壘和建城、修造攻堅器械方面的專業技術得到較大提高。在古代歷史上,亞述第一次把工兵組建成一個獨立的兵種,在世界軍事史上也是一個創舉。

在發展馬匹、戰車、冶金業和工程能力的基礎上,亞述軍隊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它有先進的裝備、編制體制和戰術,諸兵種有機配備,加之兵將兇悍,在整個西亞縱橫馳騁,鐵馬嘯嘯,幾乎無堅不摧,無壘不克。亞述國王是軍隊的統帥,經常親自出徵,乘着戰車指揮作戰。伴隨國王的高官顯宦和將領們一般也乘戰車作戰,而下級官吏或平民充任騎兵和步兵,一些臣服的外族人被徵入軍隊只能擔當最下層的步兵或在工兵中服勞役,軍中還建立了等級制度。

以實行軍國主義制度而著名:亞述帝國的興亡史 第2張

亞述人攻城的圖景,最前者爲國王親臨戰場並參戰,畫面中可看到其軍隊有先進的攻城器械

作爲典型的奴隸制國家,亞述在作戰中俘獲的戰俘一般用來補充國內的奴隸隊伍,從事耕種和手工勞役。如猶太人建立的北以色列國在公元前705年被亞述攻破,2.7萬人當了俘虜,接着就被髮配爲奴,從此消失,這成爲以色列後來講述歷史時刻骨銘心的一頁。

公元前824年—公元前671年是亞述對外大擴張的時期。這一時期共出現過19位國王,大都熱衷於發動對外戰爭。亞述向西徹底滅掉了已經衰落的赫梯國,向東征服了以巴比倫爲中心的埃蘭王國,接着還進入非洲,征服了埃及第25王朝。這時的亞述成爲一個地跨亞洲、非洲,人口近700萬的龐大帝國,估計總人口升至當時的世界第一位。

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8世紀的亞述對外征服進程中,有着2500年曆史的古埃及出現了亡國悲劇。埃及在公元前1269年同赫梯講和後,國勢便日益衰落,沿海地區面臨着南歐海盜不斷的入侵襲擊,本族人不願習武又只好招募外族僱傭兵作爲軍隊主力。此時尼羅河三角洲的優越地理環境和豐富資源,也吸引了外族人紛紛來此生活、定居和當兵。僱外族人當兵也加重了埃及王朝的軍備負擔,而且日益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如利比亞人作爲僱傭兵主力就“反客爲主”地干預朝政,甚至經常發動叛亂。國家統治集團的衰落,又招致外來入侵越來越嚴重,古埃及在亞述人攻入時滅亡。

亞述對外征服時表現得十分殘酷,如公元前689年利用埃蘭國(起源於伊朗高原)內亂攻下巴比倫時,就進行了徹底的屠城,所有神殿化作灰燼。亞述軍殺死埃蘭國王后,將他的頭掛在了高竿上,抓到的將帥則活剝後像宰羊一樣放血,或砍頭分屍後剁成肉醬。據發現的古籍記載,在攻滅埃蘭一役中亞述人掠到7200匹馬、11.1萬頭驢子、8萬頭牛、80萬頭羊以及20.8萬俘虜。這些俘虜被帶回了亞述首都尼尼微後,作爲奴隸投入建造運河、灌溉田地的苦役。

靠軍事征服而不靠凝聚人心造就的龐大帝國,往往都不能長久維持。亞述在靠武力走向擴張的鼎盛期時,就種下了衰敗的種子。同衆多的被征服地區的人口相比,亞述人只居於少數,殘暴的征服政策造就了仇恨和不斷的起義反抗,這迫使亞述帝國只能分兵駐守各地,軍事力量分散,原來的軍制也受到破壞。亞述只講暴力不講仁德的習性,也必然影響到上層,王室和貴族爲了爭奪權力和戰利品,在征服埃及和巴比倫後便出現了尖銳矛盾,後來發展成一系列相互殘殺的流血內訌。

以實行軍國主義制度而著名:亞述帝國的興亡史 第3張

在內亂不已的情況下,亞述王室只好任用一些非本族人組成的部隊駐守邊遠地區。公元前626年,派駐巴比倫的將領率兵反對亞述,並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周邊的一些民族也紛紛響應,亞述王國顧此失彼,無法鎮壓。公元前612年,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被新巴比倫的軍隊攻陷,亞述最後一個君主薩丹納帕路斯讓衛隊殺了心愛的馬匹、姬妾以及僕人後,自殺而亡,這個以武力稱雄的帝國就此滅亡。後人對亞述往往只充滿咒罵,只是研究戰爭史的人還稱道其首創騎兵等軍事成就。

有的史學家推斷,亞述的騎兵技術和一些軍事制度通過中亞傳到歐洲和東亞,不但古希臘人從中受益,匈奴等遊牧民族也是從那裏學到騎術,華夏地區也受益良多。此說法雖不一定準確,亞述在古代戰史上寫下的新篇章卻是始終留於史冊。

亞述滅亡後,本土的埃及人曾經試圖恢復王朝,古埃及輝煌的文明時代卻已經一去不復返。當地的民風柔弱、軍力衰落,使其在公元前6世紀之後又受波斯人統治,接着被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來羅馬人又控制了當地。那位埃及出身的女王克婁奧巴特拉(“埃及豔后”)靠色誘愷撒、安東尼這兩位羅馬統帥以圖保存國家,最終還是難免成爲一個行省的命運。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佔領,隨之開始阿拉伯化,其傳統文化消失,民族血統被同化,到近代已經完全是一個阿拉伯國家。那個有着修築金字塔輝煌的古埃及,只存在於後人考古的鑑賞之中,從歷史傳承性來看已是亡國滅種。

將亞述同埃及對比,可看出在保留着弱肉強食法則的古代社會,喪失尚武精神的民族國家定會衰亡,窮兵黷武的國家雖有一時的軍事輝煌卻也絕不可能持久。埃及留下的教訓,既有爲保持原有農耕地而專守防禦的悲歌(中國古代修長城也體現專守防禦的特點),還有修陵墓、建神廟這種勞民傷財之舉的災禍。對國家而言,長城畢竟還是有用的,金字塔卻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