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西方文學的風格有哪些改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西方文學的風格有哪些改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思想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大戰的殘酷廝殺打破了人們關於工業社會帶來無限光明的想象,發達國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互相殘殺,這一點深深刺傷了許多有良知的人的心靈。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美國文學進入了“第二次繁榮”。1930年,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次授予一位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1885~1951),他的代表作是1920年出版的《大街》。1936年和1938年,劇作家尤金·奧尼爾(1888~1953)和作家賽珍珠(1892~1973)也先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西方文學的風格有哪些改變?

隨“第二次繁榮”而來的是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的產生,即“迷惘的一代”。這是一些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廝殺的文學青年的自稱。他們是抱着拯救民主的理想而參軍走上前線的,但戰爭的殘酷現實使他們對既存的理想和價值觀產生了疑問、反感,乃至蔑視。厄內斯特·海明威是這個流派的主要人物。20世紀20年代他旅居歐洲,與一批年齡和興趣相仿的文學青年經常出入定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的文藝沙龍。斯泰因對海明威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意思是對他們是否能成爲冷峻的人生批判者表示懷疑。海明威很欣賞這個稱呼,1926年他出版《太陽照樣升起》時就以此作爲題句。此後“迷惘的一代”就成爲20年代這批文學青年的統稱。這個文學流派的主要特點是:

作品中普遍充滿幻滅感。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樂觀向上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理想帶來沉重打擊,現代科學技術成了殺人的元兇,這是當時的自由主義者難以想象的,屠殺和死亡的現實使他們感到迷惑,產生了厭戰、反戰和對世界悲觀失望的情緒。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西方文學的風格有哪些改變? 第2張

2.表現手法上廣泛採用這時已在歐洲出現的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等。這些手段成爲這些作家們表達自己幻滅感的最好方法。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現代派文學達到了高峯,而且比一般的現代文學更加時髦。如在表現人與社會脫節的問題上,它更加突出人的異化、異己力量的壓迫,即人與社會關係的扭曲。

除了迷惘的一代,現實主義文學也在發展,代表人物是德萊塞,爲左翼文學開闢了道路。至30年代,受大蕭條的影響,美國文藝界轉爲左傾。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文學思潮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多種因素使人們更加關注現代社會人的異化問題。由於大戰中大規模的屠殺,特別是納粹集中營對猶太人的屠殺,和扔在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都震撼着人類的良知,使人們對現存的社會道德準則和價值觀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從而促進了各種新思潮的產生。

另外,戰後科技的迅猛發展帶來了福利社會,物質上達到異常富裕。但這個社會帶來了新的問題,最主要的是生活相對優越的中產階級成了一些“無根基”的人。他們受僱於人,在大公司裏受冷酷無情的現代科技及其管理系統的支配,無自主權也無信念,是一些新的小人物(new littleman)。由於這個階層人數衆多,在社會上影響很大,所以當代小說描寫的主要是他們及其家庭成員。

60年代開始,一些作家描寫的重點從重大的社會問題和廣闊的社會畫面轉向個人生活,特別是個人精神生活的小天地裏。在描寫手法上,存在主義、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說,馬爾庫塞、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及尼采等的理論對文學的影響很大。總的來看,關於現代社會人的異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在科技革命對整個社會壓倒性的支配下,誰也找不到什麼解決辦法,人們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指出它的各種副作用,特別是它造成的人性扭曲、墮落的情況。

到了20世紀70、80年代,作家們的創作興趣發生了新的變化,以更冷靜的目光來觀察世界,更多地運用了現實主義手法,所謂的新現實主義的創作傾向進一步明顯起來。從70年代中期起,不少作家開始寫家庭“迴歸”的主題,與其前一些作家寫流浪、寫離家出走的題材形成鮮明對比。著名黑人小說家艾麗斯·沃克(1944~)的力作《紫色》(1982)是黑人文學中的一朵奇葩,榮膺1983年普利策小說獎,該書的主題就是“大團圓”。

書中的女主人公西莉亞是一位黑人姑娘,出身貧苦,在豆蔻年華之際先遭繼父姦污,後又受丈夫百般虐待。最後她意識到自由的珍貴,毅然衝出了家庭牢籠。作者頗具匠心地設計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讓大男子主義極爲嚴重的丈夫“屈尊”來到她的縫衣鋪承認錯誤,得到她的諒解和寬恕,從此夫妻言歸於好。

下面,我們介紹美國20世紀幾個最重要的作家。

威廉·福克納(1897~1962),出生於南方密西西比州一個莊園主的家庭,對地主家庭由盛而衰的過程十分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加拿大空軍中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產生了一股以描寫南方的歷史、風俗、人情、社會變遷爲主要題材的文學流派,被稱爲“南方文藝復興”,這個派別被稱爲“南方文學派”,其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福克納。福克納獲194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不過,他的作品在很長時間裏未被美國人認可,他在歐洲的聲望高於在他的祖國。

1946年,把他的作品翻譯成瑞典文的譯者就預言他要得諾貝爾獎。法國的讓·保羅·薩特曾對人說:“在法國青年的心目中,福克納是神。”但在國內,他雖然已出版了許多小說,生活尚覺困難,像一個“蹩腳文人”一樣,靠寫電影劇本得到一點勉強餬口的工資。他的作品發自他的內心,在領取諾貝爾獎時他這樣說道:“沒有愛,沒有榮譽、憐憫、自尊、同情和犧牲,寫出來的東西必然是曇花一現,是註定要失敗的。”

福克納十分熱愛他的家鄉,終生寫他自己的家鄉。這是密西西比州北部兩個相距不遠的小鎮,地勢低窪,河水容易氾濫成災。居民以種植棉花爲主,比較貧困。他的作品描繪了一幅複雜的美國南方社會的圖景,表現了200年來美國南方社會的變遷,並由此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的形象。如代表作《喧譁與騷動》(1929)寫的是南方一個種植園家族的盛衰。

這個叫康普生的家族祖上出過將軍、州議員,擁有大量土地和黑奴。但內戰中南方的失敗和資本主義在南方的發展,造成了這個家族的衰落、金錢關係的惡性發展和道德的墮落。他關心人類的命運和社會重大問題,害怕自己所喜愛的一切毀於愚昧和貪婪。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罪惡與贖罪、金錢對文明的污染、保持自身良心的純潔及人類精神的出路等等,都是他探討的對象。他在作品中表達的對傳統、物質文明的懷疑和否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他在小說寫法上也進行了大膽的試驗與創新,如強調用“意識流”的手法,在人物內心描寫上達到了新的深度。再如“多角度”的敘述方法,“時序顛倒”、“象徵”、“對位”等方法的運用,都使作品帶上了一層撲朔迷離、變幻莫測的神祕色彩。

厄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與福克納一起被稱爲20世紀美國兩位“天才小說家”,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出生於芝加哥附近奧克帕克村的一個醫生家庭,母親是音樂教師。海明威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意大利前線受過重傷。戰後以記者身份住在巴黎,刻苦學習寫作。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後,他兩次去那裏報道戰事,積極參加反法西斯的鬥爭。

珍珠港事變後,海明威把自己的遊艇“拉比號”改裝成武裝偵察船,在加勒比海上搜索德國潛艇,及時將情報報告美國情報機關。據統計,兩年內他與助手共發現過11艘德國潛艇。1944年5月,他又以戰地記者身份前往歐洲採訪。1954年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太陽照樣升起》(1926),該小說使作者成爲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其最有影響的小說應是二戰後寫成的《老人與海》(1952)。

《老人與海》的情節很簡單,老人桑地亞哥一連出海84天,一條魚也沒有打到,但他不死心,第85天又獨自駕舟出海。他終於釣到一條大魚,一條比他的漁船還要大的馬林魚,但魚把他的船拖到了深海。經過兩天兩夜的搏鬥,老船伕才把這條魚制服。他把死魚縛在船旁,口中嚼着切下來的生魚片揚帆返航,但鯊魚接二連三地前來襲擊,他又奮不顧身地與鯊魚搏鬥。最後,他安全返回港口,但那條碩大的馬林魚已被鯊魚們吃得只剩下一付骨架。

老人筋疲力盡,掙扎到家後倒下便睡,第二天就起不來了。但他在夢中,又夢見了獅子。通過這個故事,他想告訴人們:人在與外界勢力的鬥爭中逃避不了失敗的命運;但他又強調人要勇敢地面對失敗,與自然搏鬥到底。拿書中的一句話來講便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老人與魚的搏鬥,不單是爲了養活自己,而且是爲了漁夫的“光榮”,因爲戰勝魚是漁夫的天職。魚雖然被制服了,但最後漁夫也失敗了,不過在風度上,在英雄的氣概上他沒有失敗。

海明威的出名,還得益於他簡潔的文風。他的作品句子都不長,很簡單;使用最普通的語言,但刻畫細緻入微,十分含蓄、傳神,有人譽之爲“開一代新風的語言藝術大師”。

西奧多·德萊塞(1871~1945),是一個寫大城市生活的作家,通常把他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作家之列來介紹,但他有些重要作品是在那以後發表的。他的父親原是德國的紡織工人,1846年爲逃避兵役移居美國。德萊塞兄弟姐妹12人,家庭經濟十分拮据,12歲起他就開始做呢絨綢緞店的店員和報童,此後在小飯館裏洗過碟子,在鐵器店做過夥計。

18歲時得到一個女教師的資助,進入印第安納大學學習了一年。此後做過房地產公司的推銷員、洗衣店的送貨員、記者、編輯。1900年他完成了第一部小說《嘉莉妹妹》,模仿巴爾扎克的筆法講述農村姑娘嘉莉的故事:她在大城市生活的腐蝕下墮落了,與有婦之夫私奔;但後來她發現了自己的歌舞才能,成爲明星。德萊塞以自然主義的手法來處理道德問題,比如,小說中讓爲嘉莉盜款潛逃的酒吧經理赫斯特伍德一直逍遙法外。

這種寫法與當時美國的道德觀念相牴觸,該小說也因被認爲有傷風化而一直未能出版。後來先在英國出版,再於1907年在美國出版。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珍妮姑娘》(1911)、《慾望三部曲》(1912~1947)。

使德萊塞獲得世界聲譽的是《美國的悲劇》(1925)。該書的主人公格里菲斯是堪薩斯城一個野心勃勃的青年,一心想往上爬。他的叔父很賞識他,把他安排到他在紐約開的一家工廠做職員。格里菲斯先與女工洛蓓塔相戀,使她懷孕,而後又想高攀一個大工廠主的女兒。爲此,他把洛蓓塔騙到一個荒涼的湖區,想把她除掉,但一時難以下手。就在這時,風起船翻,他自己游上了岸,而洛蓓塔卻溺水身亡。格里菲斯最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通過這部小說,德萊塞想告訴我們的是:美國的社會和文明腐蝕毒害了意志薄弱的人,他們爲了滿足虛榮心和對財富與情慾的渴望,不擇手段,毫無顧忌。

德萊塞在1927年訪問了蘇聯。1945年,即其去世的那一年,他加入了美國共產黨。

20世紀裏,美國文學藝術界人才輩出。比如,二戰後,黑人作家異軍突起。1976年,亞歷克斯·哈利(1921~1992)發表編年史小說《根》,轟動美國文壇,成爲許多大學歷史課的必讀書。以上介紹的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限於篇幅,一些很有才華的作家、詩人及其作品都未進入我們的視野,但上面介紹的無疑是這個世紀里美國文學所取得的成就中的重要部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