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推翻柏林牆後:東德爲何在一夜之間就被西德消化?

推翻柏林牆後:東德爲何在一夜之間就被西德消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89年12月22日,隨着柏林牆的倒塌,被阻隔數十年之久的德意志民族再度統一,爲何曾經的社會主義窗口在一夜之間消亡呢?

二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公告,戰敗並投降的納粹德國分別由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首都柏林也劃分成四個佔領區。

之後,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東部的蘇佔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爲兩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本文試着從經濟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

建國之初:兩國同時騰飛

從1950年開始,民主德國將330萬公頃土地被沒收,220萬公頃土地分給了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約100萬公頃的土地被用作建立國營農場、林場和拖拉機站等公有制企業,土地改革徹底成功。

1950——1970年的生產性國民收入持續翻兩番,年平均增長7.2%,一度躋身世界十大工業強國,成爲東歐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民衆生活質量最高的國家。一個人口不足1700萬的國家創造瞭如此奇蹟,舉世讚歎。因而曾被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稱爲“社會主義的櫥窗”。前來東德參觀的“兄弟國家”代表團的同志們眼看如此現代化的廠房、壯觀的流水線、高精尖的設備,無不發出由衷的讚歎。如果一箇中國大陸人在20世紀70年代到了東德,一定會驚歎這就是理想中的共產主義了。

推翻柏林牆後:東德爲何在一夜之間就被西德消化?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東德的國民經濟和國民收入雖然開始出現負增長,但世界銀行《1982年度世界發展報告》公佈的結果顯示,民主德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爲1562億美元,人均400美元,居世界第89位,居社會主義國家第1位。

再看看西德。早在1936年,德國西部地區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佔61%。德國分裂後,西德的工業產值佔1944年的63%,因此西德有着良好的工業地理優勢。其次,在 1961年柏林牆建立之前,大約1000萬難民和戰俘來到西部,包括來自東德的300萬人,其中有就業能力的人口約佔60%。其中許多是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術素質以及從事獨立職業的人才,成爲西德經濟騰飛的基礎。其實,東德以巨大代價爲西德培養了建設人才。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西德國民總產值超過英法兩國成爲僅次於美國、蘇聯的世界第三經濟大國。

八十年代:西德繼續騰飛,東德開始沒落

進入八十年代,由於東德沿襲了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偏重重工業、軍工企業和國家面子工程的投入和建設,嚴重忽視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以及與國民衣食住行,國民經濟一直畸形發展。加上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勞動報酬制度,嚴重束縛國民生產積極性和思維創新能力。東德逐漸顯示出沒落的跡象。

再看西德。政府一開始就致力建立一個既能發揮市場競爭活力,又兼顧社會平等和福利保障的“社會市場經濟”和“福利國家”體制。用20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世界上花費最大、設計得很周詳的社會保障體制。既解決國民的後顧之憂,又促進經濟的繁榮穩定發展。

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末,東、西德國的差距越拉越大。東德人均GDP僅爲西德的1/4,勞動生產率僅爲西德的30%,進出口貿易爲西德的1/10,科技水平落後於西德20年。工人的平均月工資收入爲1270東德馬克。

而西德工人的平均月工資爲3850西德馬克,按照1: 1的比率計算,民主德國的平均月工資只及聯邦德國的三分之一。至1989年,東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降爲聯邦德國的33%。並欠下210億美元的外債。(微信號:songshugonghui)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