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英軍曾在緬跟日軍打游擊戰 打破日不可戰勝神話

英軍曾在緬跟日軍打游擊戰 打破日不可戰勝神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國國防部日前決定成立“臉譜士兵隊”,番號確定爲第77旅。他們希望這支負責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心理戰的特殊部隊能和它的前輩一樣,在各種複雜環境下都能如魚得水。成名於二戰的第77旅曾在英軍接連慘敗之際,利用叢林游擊戰破壞了日軍1943年的整個進攻計劃,並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殘酷訓練打造叢林鐵軍

英軍第77旅成立時的正式番號爲“第77印度步兵旅”,又稱“欽迪特部隊”。這支部隊的建立者是英軍名將奧德·溫蓋特,這個英軍中傳奇人物率先提出長途行軍並且進行大規模穿插敵後的作戰理念。他不但敢想,而且敢幹,在1940年-1941年的東非戰役中,溫蓋特組織起一支由當地人組成的聯軍,深入敵後擾亂意大利軍隊的補給線,並向英軍提供情報。後來,溫蓋特隨着老上級阿奇博爾德·韋維爾一起來到印度戰場。剛來不久,恰逢日軍大舉進攻緬甸,英軍無力阻擋節節敗退。而溫蓋特則利用這段時間,深入瞭解了緬甸的地理情況,他發現這裏也是進行長途行軍、大規模穿插敵後作戰的理想場所。

緬甸全境落入日軍之手後,溫蓋特在韋維爾的支持下開始組建“第77印度步兵旅”,後來這支部隊又被稱作“欽迪特部隊”,所謂“欽迪特”是緬甸傳說中的一種獅子。1942年8月,溫蓋特在印度中央邦薩格爾地區附近的達那建立了一座訓練中心,並且將招募到的士兵安排在這裏訓練。“欽迪特部隊”一半的士兵來自英國,但兵員素質不高。而達那訓練中心又是按照緬甸熱帶叢林的環境打造的,許多來自寒冷英國本土的士兵根本無法適應這種環境。加上訓練強度極高,比如每個士兵要自行攜帶33公斤物資,以適應在緬甸叢林中徒步作戰的需要,這更讓英軍士兵苦不堪言。結果有的營甚至出現70%的人因病而缺席訓練。到了9月,溫蓋特又不得不從其他地方的英軍那裏招募了一些人,補充進隊伍。

英軍曾在緬跟日軍打游擊戰 打破日不可戰勝神話

  艱難的叢林血戰

當初韋維爾之所以同意溫蓋特組建“欽迪特部隊”,主要是希望當英國陸軍對緬甸發動大規模反攻之時,該部隊能從敵後進行策應。但後來英軍對緬甸的反攻計劃取消,“欽迪特部隊”的地位立刻有些尷尬了。不過溫蓋特說服了老上級,讓“欽迪特部隊”單獨實施敵後作戰。1943年2月8日,溫蓋特親自率領了3000名“欽迪特部隊”成員,展開了滲透緬甸的“長布行動”。

這支部隊沒有采取傳統的旅-營指揮結構,整個旅3000多人被分成8個縱隊,包括步槍連、重武器支持隊、偵察排以及破襲組等,每個縱隊配備100頭騾子,運送武器和補給。溫蓋特希望這樣的小分隊能在沒有汽車的條件下完成敵後滲透和破壞任務,並依靠密集的叢林作爲掩護,增加日軍追蹤的難度。

2月13日,“欽迪特部隊”渡過欽敦江,並在2天后第一次遭遇日軍。8個縱隊中的2個縱隊負責對日軍實施佯攻,給日軍制造這就是“欽迪特部隊”主力的假象。這兩個縱隊甚至派人假冒溫蓋特,並呼喚英國皇家空軍的空中支援,對當面日軍目標進行轟炸。成功吸引大批日軍的注意後,這兩個縱隊在3月初開始向南行軍,大批日軍尾隨,爲其餘6個縱隊繼續東進創造機會。不過佯攻部隊也蒙受相當大的損失,其中一個縱隊遭到日軍伏擊損失慘重,只有一半人退回印度。

其餘6個縱隊的主力繼續向東進發,目標是縱貫緬甸南北的從曼德勒到密支那的鐵路大動脈。他們在沒有道路的叢林中用砍刀開闢道路,有時甚至驅使大象幫忙開路。兩星期後,“欽迪特部隊”終於接近曼德勒-密支那鐵路。根據溫蓋特的命令,米歇爾·卡爾維特率領的第三縱隊和弗格森率領的第五縱隊配合向鐵路沿線發動攻擊。卡爾維特部隊負責攻擊駐紮在南坎車站的駐軍,弗格森部隊負責搗毀鐵路。部分日本士兵在“欽迪特部隊”的攻擊下被打死,曼德勒-密支那鐵路也遭到嚴重破壞。

隨着“欽迪特部隊”日益向東深入,日軍逐漸發現後方遭受嚴重威脅。爲解除後顧之憂,日軍決心暫時擱置對英軍主力的攻擊計劃,集結重兵圍攻“欽迪特部隊”。叢林中,日軍高呼“湯米,湯米”,試圖將“欽迪特部隊”引出來,並且調動迫擊炮等武器進行叢林圍剿戰。寡不敵衆的“欽迪特部隊”損失慘重,被迫撤退。爲避免拖累主力部隊,溫蓋特下令傷員不得隨部隊行動,必須留在借宿的村莊中,有些士兵不得不含淚將受傷的戰友槍決。

  遭重創後分散撤退

綜合分析手頭情報後,溫蓋特決定率領“欽迪特部隊”渡過伊瓦洛底江,但事實證明這是個錯誤的決定。渡江後,“欽迪特部隊”立刻發現,伊洛瓦底江以東地區乾旱,而且氣候惡劣,日本人的道路四通八達,能夠有效地切斷“欽迪特部隊”的後勤補給線。

3月中旬,日軍調集3個步兵師對“欽迪特部隊”圍追堵截。而隨着英軍的東進,後方空中支援的難度也越來越高。3月22日,已面臨重重險境的“欽迪特部隊”接到命令,要求他們撤回印度。溫蓋特發現,由於沒有其他英軍的策應,日軍集中優勢兵力進行圍剿,迴歸之途十分兇險。此時日軍收走伊洛瓦底江以及附近瑞麗江上的所有船隻,不讓“欽迪特部隊”有逃脫的機會。此外日軍還加強防空力量,不讓英國皇家空軍對“欽迪特部隊”進行空中支援和補給。

“欽迪特部隊”幾乎陷入絕境:日軍三個步兵師將他們逼入瑞麗江的一個河套,前面是沒有船隻的滔滔大河,後面是敵人的重兵。此時“欽迪特部隊”接受的訓練顯出成效,他們在戰鬥中逐漸分成一個個小組,然後分散回國。溫蓋特本人率領的縱隊大部分回到印度,不過也有部隊損失慘重,有的被打散,有的被迫向緬甸東北部的崇山峻嶺轉移。從1943年春到1943年秋,“欽迪特部隊”倖存者陸續回到印度,有的還繞道中國。其中有一支縱隊於絕境中在地面上拼出“飛機快降落”的字樣,居然真有英國空軍的飛機降落,將傷員運走。根據戰後統計,“欽迪特部隊”展開行動的3000人中,最終有818人陣亡、被俘或死於疾病。

客觀來說,“欽迪特部隊”在戰術上並沒有討到多少便宜,但在戰略層面卻異常成功,尤其對當時充滿失敗主義的英軍而言,心理層面的巨大鼓舞難以忽視。這次英軍僅出動一個旅,就完全打亂了日軍在1943年的整個計劃,同時證明日軍並非不可戰勝。英軍原以爲日軍在所有叢林作戰模式中都大大勝過自己,但“欽迪特部隊”顯示英軍完全可以在叢林中與日軍一戰。“欽迪特部隊”的攻擊對穩定印度也起到同樣的作用。當時很多印度人懷疑,在接連遭遇慘敗後,大英帝國在亞洲的統治末日是否已來臨?隨着日軍向印度邊境的逼近,印度是否應當重新選擇效忠對象?而溫蓋特的壯舉讓這些印度人堅定了對英國的信心。爲此丘吉爾還特意向“欽迪特部隊”發電報表彰他們的功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